作家莫言授權女兒代理自己作品的版權和其他合作事宜,使得作家經紀人這個話題再次為世人所關注。對于經紀人這個行當,各路作家和出版人一直眾說紛紜,這場“辯論賽”的結果是:一方面,就出版界而言,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經紀人;而另一方面,作家和經紀人還在相互等待之中,如同兩條平行流淌的河流。最終,作家和經紀人這兩條河是否能交匯在一起,這是一個需要破解的謎。
關于經紀人,作家心態很復雜
“鑒于本人事務繁忙,特委托女兒管笑笑對外代表本人洽商版權和其他各種合作事宜,其對外所作承諾和簽署的文件本人均予以認可。”莫言的這條微博,立刻引發了媒體的追逐。就在作家們紛紛就經紀人話題各抒己見的時候,被視為莫言經紀人的管笑笑卻一直保持低調,對其“經紀人”的最新身份不愿更多談及。她通過短信回復本報記者說:“這個問題我還在思考,現在這個階段不方便接受采訪。”
盡管經紀人話題被炒得很熱,但實際上,對于經紀人這個角色,不少作家的心態其實很復雜。
對他們而言,經紀人或者很陌生,或者不相干。作家蔣子丹在電話中表示了疑問:“作家還有經紀人,我沒聽說過。”正在湖南忙著錄制節目的網絡作家唐家三少也說:“我不用請作家經紀人,我自己能打理得很好。”還有媒體報道,作家王安憶曾經表示,國內很多月刊、期刊和文學雜志的編輯會主動幫助作家發表處女作和最新作品,她不認為中國需要作家經紀人制度。閻連科也曾通過媒體表達觀點,他的稿費養不起經紀人。
不過,也有作家因為經紀人的缺位已經遭遇了尷尬。聽說要聊經紀人這個話題,上海作家孫未調皮地開著玩笑說:“你認識經紀人嗎?有合適的幫我找一個。”
這些年,孫未和國外文學圈打交道很多,在她結識的美國同行中,不管有名還是沒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商業伙伴——經紀人,唯有她是個例外。孫未發現,在歐美國家,對于新出道的作者來說,他們不會將作品直接投給出版社,而是投給職業經紀人。孫未說:“經紀人不僅提出寫作建議,書稿完成后還會尋找合適的出版社出書,并進行市場推廣,當然,前提是他們不會改變作品的本質。”孫未還了解到,國外經紀人一般會從作者的版稅收入中抽取大約10%至15%的傭金。
孫未告訴國外同行,她已出過十幾本書,每本書都要自己上門找出版方,有時甚至會自己聯系書評人或者媒體,為新書做宣傳。國外同行們發出了驚呼:“這簡直是個奇跡。”但是當一位教授朋友獲悉,孫未的書將要出英文版,竟然還沒有經紀人時,更是拋出了“這事不可理喻”的說法。最終,這位朋友看不下去了,一定要為孫未聯系紐約的一位作家經紀人,這位專門做中國作家的經紀人,有著相當成熟的經驗,與歐洲、美國的多家出版機構保持著多年的人脈關系。“目前,我的英文材料和作品情況已經發給對方了。”孫未說。
不過,也有極個別作家其實已開始尋找經紀人。作家蔡駿甚至早在2006年就有了請經紀人的想法,但時至今日他不得不說:“不可能找到,因為連候選人都沒有。”
蔡駿與10年前剛出道時有了很大不同,如今他不僅有自己的助手,還成立了一家公司。但他表示,自己出書和公司的事情完全是分開的。“我目前正在寫《生死河》,快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和出版社談合作。”
蔡駿不像早些年那樣擔心出版合同中的種種陷阱,但他認為每次出書選擇出版社還是一樁困難的事情。“有時不是單純選一家的問題,而是要選有誠信、有品牌的那家,更要選最能理解作品的那家。”為此,蔡駿要和不同出版機構的責任編輯一點點地辛苦溝通,最后才能做出決定,并簽下需要仔細甄別的合同。
在蔡駿看來,不僅尋找合適的出版機構、簽合同需要經紀人,在很多時候他都需要經紀人幫忙。“經紀人更多是從戰略上對作家進行全面規劃,很多時候甚至是經紀人管理作家。在我眼中,優秀的經紀人應該特別全面,既懂出版又懂影視,甚至包括動漫、游戲、互聯網,還有法律知識等。”蔡駿表示,他會繼續等待優秀經紀人的出現。
經紀人其實已有“雛形”
關于經紀人,作家們的心態雖然復雜,卻也有一致的地方,他們都還沒有見過真正意義上的經紀人。而這一點,恰恰與出版界的資深出版人達成了共識。
幾年前,北京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楊文軒根據國外運作多年的成熟模式,將經紀人大致分成三種類型。他解釋說,所謂保姆型經紀人,主要負責打理作家的日常生活等事務安排,法律經紀人負責幫助作家處理版權事宜,策劃型經紀人則幫助作家進行寫作策劃和對外推廣。但現如今楊文軒不得不承認:“出版產業格局沒有大的變化,不論哪一類,在中國都沒有專業意義上的經紀人。”
盡管如此,這兩年還是出現了經紀人的雛形——個別作家請了助理,一些資深的責任編輯和出版公司,還有一些文學網站也已悄悄開始發揮“經紀”功能。
作家麥家再也不必像過去那樣操勞,現在的他一般不會直接面對媒體的采訪,因為已有專人替他打理日常事務。他的助手說:“麥家老師從元宵節后就開始閉門寫作了,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而南派三叔的對外事務也有人專門掌控,“關于經紀人這個話題,他不接受采訪。”這位更是簡單明了,直接替作家做了決定。
但活躍在作家身邊的他們,大多很難介入作家經紀人的核心業務,即版權代理或者寫作規劃等等。麥家的助手實言以告:“關于版權事務都是麥家老師和出版方直接商談,由他自己親自做決定,并沒有旁人幫助。”
人民文學出版社責任編輯孔令燕也在這兩年發現了自己的某些變化:“作家和編輯的關系,就像演員和經紀人。隨著出版業逐步市場化,編輯的經紀人色彩會越來越濃,這和以前的純文字編輯是完全不同的。”
孔令燕認識作家賈平凹已有14年,相互之間建立起很深的信任感。“我發賈老師的第一篇稿子是2002年,是在《當代》發的中篇小說《藝術家韓起祥》,后來賈老師寫的《高興》、《古爐》、《定西筆記》、《帶燈》,我都是責編。”
“賈老師的創作,我們不會過多參與,但是,隨著交往的加深,會有更多交流。”孔令燕說,賈平凹的新作《帶燈》創作緣起是一位鄉鎮干部不斷給他發短信,而賈平凹接到有意思的短信,常常會與孔令燕分享。“在寫作過程中,賈老師凡是到北京開會,都會帶著稿子來,讓我提意見。”
和以往完全不同,作家作品完成之后,責編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各個部門進行協調,為作品制定市場推廣方案。“稿件排校、封面設計、圖書印刷、宣傳策劃、發行策略,都要進行全程參與。”孔令燕說。
更為關鍵的是,孔令燕還接受賈平凹委托,對其新作的電子版權和影視版權進行對外洽談。“關于《帶燈》這本書,我認為紙質書和電子書應同時發售,有人擔心電子書會影響紙質書的銷量,但我想,對于賈平凹這樣的作家,應該相信他的市場號召力。”最終,人文社和網站合作,首次同步推出了電子書、紙質書。
而《帶燈》的影視版權,多家影視公司已找到孔令燕進行洽談。孔令燕說:“直接和影視公司面談,對賈老師是個難題,他希望更安靜地寫作。”而賈平凹也很信任孔令燕幫他選擇,并給他提供一些建議。
實際上,不僅責編的角色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一些出版公司也在努力扮演著經紀人的角色。
楊文軒說:“去年我們推出了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迄今銷量已達150萬冊。”他認為,以 “經紀人”的方式對白落梅進行運作,是該書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
幾年前,楊文軒偶然從網上發現了默默無聞的白落梅,憑著對文字的敏感,他意識到這是一位有才華、有潛力的作者,于是決定對白落梅進行整體寫作規劃和營銷策劃。“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不會去干預她的寫作,但關于寫作方向,會和她一起討論。”
破天荒,華文天下和白落梅簽下了七年經紀合約,在此期間,她的所有作品全部為華文天下買斷,所有版權也由華文天下全部代理。“我們吸取了當年與安意如合作的教訓,不再一本一本書地簽,以免辛苦培養出來的作家很快轉投其他出版社。”楊文軒如此說。
不僅如此,以楊文軒為首的經紀人團隊還很注重對白落梅的形象定位。“白落梅的作品都是偏古典的、唯美的,于是,我們讓白落梅盡量保持一種神秘感,從不讓她過分曝光,這也符合她自身的性格特點。”
精心運作的結果是,白落梅撰寫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在市場上一炮走紅。在其經紀人團隊的操作下,白落梅的其他新書也陸續出版,《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等也取得不俗的銷量。白落梅從無名之輩一躍成為暢銷書作家。
楊文軒說,目前,華文天下已經與十幾位有潛質的年輕作者簽了類似的經紀合約。
作家與經紀人還在相互等待
盡管作家經紀人似乎已有某種雛形,但事實是,作家和經紀人依然還在各忙各的。楊文軒笑稱:“作家和經紀人是你等我,我等你,可能還會一直等下去。這兩條河一直都是并行的,而沒有交匯。”
究其原因,雙方應該都有“責任”。從作家的角度來說,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經紀人的重要性。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曹元勇認為,真正的經紀人對作家的產品運作,應有很多合理的建議,會為作家爭取最大的利益,當作家作品出現盜版時,還要替作家維權,而這一切都是在符合著作權、知識產權保護法的范圍內運作,這對作家的成功運作都是極大的幫助。楊文軒則分析說:“如今作家作品已成為內容產業,一部作品的價值實現渠道至少有20種,像數字版權、影視作品、舞臺劇、話劇改編權、雜志連載選編權等等。但目前,大部分作家還只限于出紙書的概念。”
正因為作家沒有經紀人,作品的附加價值和延伸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也直接導致作家收入不高,而正因為作家收入不高,所以請不起經紀人。楊文軒分析道:“其實,現有的一本書,賣兩三萬冊,確實養不起一個經紀人,但是,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可能有幾十萬元的收入,好的經紀人,可以將作品入到股份中,數字版權如果運作得好,同樣收入可觀。”
即便有的作家作品并不適合走市場,也可以將其作品交給經紀公司,讓其幫助打理。楊文軒說:“很多作家只看到眼前的東西,往往忽略了以前沉淀下來的作品,像閻連科這樣的作家,到目前為止已創作了許多作品,他的許多舊作都值得開發。”他認為,閻連科即便是出版紙書,好的經紀人也可以幫助他策劃推出全集、精選集、精裝本、平裝本等不同形式,以滿足不同目標讀者。
此外,在經紀人的運作下,優秀作家不僅可以憑作品掙錢,還可以憑影響力掙錢。曹元勇說:“在美國,優秀作家常常會到社區、學校、電視臺進行演講、講座,而這更是值得開拓的空間。”
從經紀人這個角度而言,最大的障礙并非人才儲備不足。楊文軒說:“真正意義上的經紀人還沒有出現,是因為大家都有這種心態,作家不掙錢,經紀人自然也掙不了錢,優秀人才不愿意往這個方向走。”
楊文軒舉例說,互聯網是最沒有商業模式的,但是因為有大量資金進入,就會吸引一大批優秀人才的到來,沒有商業模式也有商業模式了。“作家經紀人之所以沒有產生,還是跟出版產業本身的影響力有關系。因為,出版產業從未將作家作品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因此優秀人才還未完全進來。”
無論怎樣,撬動經紀人行業其實正當其時。楊文軒說:“出版業面臨轉型,但大家還按照慣性往一個方向走,現在需要一個人、需要有影響力的機構,哪怕是突發奇想,推出經紀人機構、推出職業經紀人。這樣,作者過來了,經紀人也過來了。”當然,經紀人以及經紀人行業需要的未必是制度,而要靠真正的自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