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進入“微博時代”,至少我本人已進入一個多月——此前不懂微博,也不玩微博,可是一旦進入了這個領域(注:只能當潛水員),才發現信息的稠密度和廣闊度非常驚人,譬如今天看到載于《法制晚報》的一條消息:題目是《6歲女孩10天寫200頁寒假作業感嘆人生沒意思》,正文不長,但十分搶眼:
這個寒假,語數外三科,老師共布置了作業200多頁。鑫鑫每天都要寫20多頁,除了寫作業以外,她的娛樂就是看電視、玩手機。寒假過得開不開心?鑫鑫不假思索地回答:“不開心,還不如上學呢,天天就知道讓我寫作業。”語出驚人:“我的人生太沒意思了。”
如此的童言無忌,6歲孩子談人生,本身就很酷,不光談,而且還判斷“沒意思”,好笑中讓人反思,不明白學校為什么要留這么多的作業?減負減負,越減越富。當然是作業富!
由此我想到兒童文學的作用、使命與功能,如果我們的作品能讓一個孩子從6歲起發現世界豐富而有趣,自然美麗而可愛,動物植物是朋友也是伙伴,長輩們果敢堅毅值得信任和倚重,伙伴們相互關愛共同走過童年……他的人生初始肯定饒有意思,從興致勃勃的開始,到微笑著離開。當然,也許我的設想脫離實際,留作業的老師大半是出于無奈,因為“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因為“嚴師門下出高徒”,因為……也許什么都不因為,只是老師心情不好,故意拿作業折磨孩子,發泄不滿情緒。
歲月如歌,也如水,轉眼間龍年飛逝,蛇年來臨,今年我給朋友們寄的賀卡上,寫下了四句小詩:“歲月如輪每循環,朝陽逐日送妍鮮。金龍銜去舊光景,銀蛇盤來又一年。”蛇年初始,萬象更新,今年是兒童文學的大年,因為面臨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獎,伴隨著這個獎項的當有創作研討會和喜氣洋洋的頒獎典禮,這將是一項重要而有意義的文學活動。
龍年的中國文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莫言獲諾獎。由此引發了廣大讀者的閱讀熱情,激發了諸多出版社的出版豪情,莫言獲獎是改革開放的中國重要的文化成果。中國的兒童文學,歷經30多年的發展,我認為無論在作家的才情與童心上,亦無論在出版物的數量與質量上,均已步入少兒讀物的出版大國行列,所以我對中國兒童文學信心滿滿,蛇年的中國兒童文學,相信會有沉甸甸的收獲與巨大的喜悅。
至少,如果6歲的鑫鑫在玩手機與看電視之外走進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的“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去體驗一下色香味俱全的閱讀樂園,我相信她一定會收回自己的話,認真地告訴大人們:“我愿意在這里長大。”
在這里,我給所有為孩子寫作的同行們拜年!正是因為你們的存在,初始的人生才如此豐富多彩,或者說讓一個人從童年時代就體會到人生的生動有趣,對未來充滿憧憬與期盼,這是我們兒童文學作家的使命與光榮。
每一個兒童文學作家都是孩子們天生的節日!
節日與節日相逢,想不開心都不成。為蛇年的中國祝福,也為中國的孩子們祝福,尤其是本文開頭的6歲小鑫鑫:你的人生注定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