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恨無閑暇讀閑書——歲末讀書浮記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2年12月27日09:31 來源:中華讀書報 曹明倫(翻譯家,四川大學教授)
    曹明倫(翻譯家,四川大學教授曹明倫(翻譯家,四川大學教授

      偶爾翻看到自家舊書頁邊或長或短的批注,不禁懷念少時讀書如撫琴聽雨的那份閑情。今甭說早年那種登東皋臨清流之恬、頌明月歌窈窕之悠,就連上世紀末讀叔本華和弗洛姆時所感悟的那縷禪心、讀林語堂和沈復時所體味的那絲快意,都被當下中國高校盛行的學術量化指標給量化掉了。該量化指標重肥料配額(項目資助),輕耕耘收獲(實際成果),致使當今讀書人爭肥料者眾,種莊稼者寡。黌門內有暇讀閑書者,少矣!

      知讀書之大用乃難以量化的誠意正心,修身養性,常叮囑學生厭讀時不妨讀點閑書,可自己近年卻連文友所賜大作也無暇拜讀,往往是閱畢序跋目次就束之高閣。伏案讀書也每每是臨時抱佛腳,或為著書撰文而覓句尋章,或為備課審稿而開卷涉典,頗似又在遵循半個世紀前那位副統帥倡導的讀書之法:帶著問題讀,活讀活用,讀用結合,急用先讀,立竿見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今年所讀之書多是這般帶著問題“急用先讀”的。為指導學生論文,讀(含重讀)了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陳垣著《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呂澂著《中國佛學源流略講》、梁啟超著《佛學研究十八篇》、胡適著《白話文學史》、孔慧怡著《重寫翻譯史》,同時還查閱過《高僧傳》、《續高僧傳》、《宋高僧傳》和《出三藏記集》等書;為博士生開設“當代譯論研究”課,陪學生讀了Michael Cronin于2006年出版的Translation and Identity(《翻譯與身份認同》)、Edwin Gentzler于2008年出版的Translation and Identity in the Americas: New Directions in Translation Theory(《美洲國家的翻譯與身份認同:翻譯理論的若干新趨勢》),以及Anthony Pym于2010年出版的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考察幾種翻譯理論》);為提供“第三屆英語世界杯翻譯大賽”參考譯文,讀了E. B. 懷特的隨筆集《這就是紐約》和《重游緬湖》,并延伸閱讀了The Elements of Style(《文體要素》);為撰紀念弗羅斯特逝世50周年的文章,查閱了民國時期的一些舊刊,瀏覽了上世紀80至90年代出版的幾個弗羅斯特詩歌中文譯本,讀了施蟄存著《閑寂日記》、Elizabeth S. Sergeant于1960年出版的Robert Frost: The Trial by Existence(《弗羅斯特:生存考驗》)、Louis Untermeyer于1964年出版的Robert Frost: A Backward Look(《弗羅斯特:一段回顧》),以及Peter J. Stanlis于2007年出版的Robert Frost: The Poet as Philosopher(《弗羅斯特:作為哲學家的詩人》)等。當然,一年365天,為各種急用而翻過的書遠不止于此。

      以上羅列的書中有兩冊值得一說,此二書即《文體要素》和《弗羅斯特:作為哲學家的詩人》,因得此二書和讀此二書都有一段故事。

      先說《文體要素》。今夏,上述翻譯大賽組委會邀我提供參考譯文。這次大賽的參賽英文片斷摘自美國作家E. B. 懷特于1957年在《紐約客》上發表的一篇隨筆,隨筆寫的是懷特的大學老師威廉·斯特倫克及其代表作《文體要素》。讀參賽原文時發現,文中不少只言片語都涉及到作者的生平往事,于是停下譯筆,讀了作者頗具自傳色彩的兩本隨筆集。讀畢《威爾·斯特倫克》一文,方知《文體要素》原本是斯特倫克教授于1918自費出版的一冊僅有43頁的小書,懷特在隨筆中寫了這冊當時已無人問津的小書后,出版商立即找上門請他修訂并擴充該書,所以今天作為美國文科生必讀書的《文體要素》由懷特和他老師共同署名。懷特在該書擴充版中多次強調行文必須簡潔,說:“文章簡潔方有活力。句應無冗詞,段應無贅句。” 似乎是為了證明簡潔的價值,這冊擴充后也只有105頁的小書標價竟為7.95美元。為響應懷特“去讀讀那冊小書!去讀讀那冊小書!”的號召,我讀完《威爾·斯特倫克》即從妻子書房取來該書并一氣讀完。此書能應我之急用,還得感謝我妻子。2007年,妻在美國完成Ph.D學業,回國前將多年讀過的書塞成5箱,為省美金而交付海運。人回書卻久久不歸,妻終日憂心忡忡,若有所失,悔當初不該為省錢全部海運。兩月后托運交貨單終于送達,可到郵局一看,即刻傻眼,編號5–3的那箱書未隨隊而至,后查遍相關郵局亦不見蹤影。安慰妻說,應慶幸沒給你全都裝上泰坦尼克號。又過兩月,某生物研究所一女士輾轉來電,說她收到一箱從美國寄來的“不明之物”,旋即陪妻驅車前往,驗人驗貨,皆大歡喜,千恩萬謝后攜書回家,《文體要素》即在那箱失而復得的書中。此箱為何落單,迄今仍是個謎。讀畢《文體要素》,感喟油然而生,這冊來之不易的小書離我僅幾步之遙,卻一直被置諸高閣,蒙塵數載。惜哉!愧哉!惜愧之余我也要向想寫好英文的學子呼吁:去讀讀那冊小書!去讀讀那冊小書!

      再說《弗羅斯特:作為哲學家的詩人》。4年前,為證明弗羅斯特不曾寫過或說過“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這句話,或至少證明這句話的意思并非中國學界所認為的“詩乃翻譯中失去的東西”(參見《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所載拙文《翻譯中失去的到底是什么?——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之出處考辨及其語境分析》),我曾求助過幾位稱得上朋友的英美學者,而他們當時的反饋也早已融進我的論證之中。不料數月前突然收到美國友人Betsy寄來的一個包裹,其中除這本書外,還有4年前她與兩位美國弗羅斯特專家的通信原件,一封落款為Dr. Peter J. Stanlis(斯坦利斯博士)的信還是用舊式打字機打的。原來Betsy偶然從網絡上獲知,生于1919年的斯坦利斯博士已于2011年7月18日去世,于是她想到了4年前因我之故與斯坦利斯博士的通信,想到了當時斯坦利斯博士簽名贈送給她的這本書,并覺得此書對我更有用,應該由我收藏。我不知她決定把書轉贈我時心里還想到了什么,但我想到斯坦利斯博士曾是弗羅斯特的學生和保持了23年友誼的忘年交,想到我是在寫紀念弗羅斯特逝世50周年的文章時拜讀此書,想到讀這本有作者親筆簽名的書時作者已與世長辭,想到轉贈我此書的Betsy已年逾古稀,想到自己偶爾也隱隱察覺老之將至,倍感人生苦短,更思撫琴聽雨之悠悠然、把酒臨風之飄飄乎。

      但憶及這兩段讀書往事,又恍然覺得“急用先讀”也不失為一種讀書之法,如Betsy信中除說轉贈此書之緣由外,還言及她與家人的近況,說近來“在教堂據《歷代志下》第7章第14節祈禱,因顯而易見的原因為美國祈禱”(prayer at church based on 2 Chronicles 7:14, prayer for our country for obvious reasons),不直言美國當下的衰退,委而婉之為“顯而易見的原因”,這我能讀懂,可為何要據《歷代志下》第7章第14節祈禱呢?伸手取下《圣經》讀該章該節:“(當旱災、蝗災、瘟疫降臨時)凡稱我名下的子民,若自謙自卑,誠心祈禱,慕我威嚴,棄惡從善,我必在天垂聽,并赦其罪,瘉其土。”讀畢釋然,真可謂“立竿見影”。“急用先讀”雖少了撫琴聽雨之閑情,卻增了幾分探密獵奇的樂趣,添了幾分解碼消疑的欣喜。由是觀之,即便無暇讀閑書也不應有恨,可標題“恨無閑暇讀閑書”乃撰此文之初衷,何況不應有恨,那何故常思少時閑?既如此,恨與不恨,就隨心吧。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电影免费动漫|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2022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3atv国产精品视频|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国产91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