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中國兒藝原創兒童劇《我想對你說》創作背后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5月23日10:37 來源:中國藝術報 喬燕冰

      傾聽孩子的心聲

      ——中國兒藝原創兒童劇《我想對你說》創作背后

    兒童劇《我想對你說》劇照 兒童劇《我想對你說》劇照

      從舞臺到講臺,從演員到教員,學生也是演員,演員也有老師,專業導演和學校老師共同編創,小學生與國家劇院演員同臺表演……日前,由中國兒藝、北京市東城區分司廳小學聯合排演的少兒版原創兒童劇《我想對你說》在中國兒童劇場精彩上演。作為中國兒藝院慶60周年展演季給小朋友的特別禮物,同時作為中國兒藝深入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活動,幫扶學校開展美育特色教育的又一次成功實踐,作品無論內容還是完成方式,都凸顯戲劇教育的種種匠心所在。

      依托多年在孩子堆里積累的突出家庭問題,遴選出四個具有代表性家庭,設置四組人物形象和人物關系支撐起全劇的主題情節架構,這對于多年來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傳統的分司廳金帆話劇團副團長、指導教師邵明和編劇崔晴來說駕輕就熟。但如何引入四個家庭的核心矛盾沖突,并將四個家庭有機串聯在一臺戲中,主創們成功找到了“家長會”這個被他們稱為家庭矛盾“導火索” 、社會問題“萬花筒”以及家庭化學反應“泡騰片”的事件,來體現城市留守兒童情感缺失,競爭環境下信任危機,教育理念價值錯位,重組家庭親子關系,作為全劇規定情境的先行線索,來引發戲劇矛盾,折射現實生活。

      該劇總導演、中國兒藝青年導演、國家一級演員馬彥偉介紹,在幾次老師、家長和學生的座談中,老師和家長從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層面就孩子的成長面臨的問題各抒己見!鞍蚊缰L”“興趣班”“急功近利”“小升初”“應試教育”“高分低能”“有教育沒教養”等諸多社會熱點話題被深層解剖。孩子們針對“家長會”以及“和父母之間的溝通”等問題敞開心扉,吐露出真實的感受和困惑,這些都為完善戲劇創作提供了最鮮活的素材。

      “ ‘每一次家長會后,我爸都能把老師說的話夸張十倍后轉述給我! ’這句臺詞就是說臺詞的那個孩子在座談會上說的原話,我們用到了劇中,類似這樣的話保留了很多,換掉了我們原來寫出來覺得不錯的臺詞,因為孩子的話更加真切、質樸、生動、充滿童趣。 ”邵明感嘆。真實存在于校園中的“知心信箱”也被位移到了劇中,成為孩子們盡情吐露心聲,訴說煩惱之所在,也成了學校、孩子、家庭之間情感紐結的一個重要依托。

      “有一天,我到學校給同學們排練時,在教學樓二樓拐角處發現了一個‘知心信箱’ 。后來得知,這是分司廳小學排解和疏導學生內心困惑、矛盾和壓力的一種方式。學校有專人負責定期查看并以‘知心姐姐’的名義給同學們回信。當我看到兩大本孩子們寫給‘知心姐姐’的來信時,非常震驚和感動。認真品讀每一封來信,看到在孩子內心深處,藏著多少父母離異、早戀、友誼、考試、評優等問題帶來的痛苦、疑惑及不解,那么豐富、真實、生動。 ”馬彥偉坦言,由此,不僅關注人物內心成為創作的沖動和課題,劇本初稿原來的名字《家長會后》也換成了《我想對你說》 。

      除了劇情內容緊貼孩子內心,讓兒童演兒童,成年人演成年人這樣的戲劇形式也成全了孩子們真正的戲劇狂歡。為了讓更多的孩子登臺表演,馬彥偉特意在創作中引入歌隊的表現形式,巧妙運用布萊希特間離效果,適時改變劇中觀演關系,讓孩子在劇中的角色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爸袊壳皟和瘎⊙莩鍪袌鲋, 90 %創作都是,無論成人還是孩子,無論花草魚蟲還是妖魔鬼怪,全由成年演員來扮演,但還有很大一部分校園兒童劇則正好相反,所有的角色都由少年兒童扮演,但當我們看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都由孩子來扮演時,會有種特別大的不滿足感,未來可否多些這樣的可能,讓兒童演兒童,成年演成年,形成一個人物形象系統整合,不僅鍛煉了孩子,也會帶給觀眾更直接、更清新、更親切的藝術形象。 ”馬彥偉一番話,讓人感受到這個從事兒童劇創作17年的戲劇人對于戲劇教育一種深切期愿和有益探索。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