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融琴曲分版本,為“知音”覓知音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4月15日10:24 來源:中國藝術報 張悅

    武漢歌舞劇院大型原創歌劇《高山流水》國家大劇院上演——

    融琴曲分版本,為“知音”覓知音

    歌劇《高山流水》劇照

      回到2600年前春秋時期的楚國,雖然難逃戰馬嘶鳴,卻充盈人文精神,最令人動容而唏噓的故事當屬“高山流水”了。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善于奏琴,鐘子期明辨意趣,兩人遂成知音。即便到了現代,人們依然可以從古人純真的心靈告白和啟示中,得到難言的感動。

      4月12日至13日,繼西方經典《唐豪瑟》拉開2016國家大劇院歌劇節大幕后,以“探索·經典”為主題的歌劇節迎來了第一部中國原創歌劇—— 由武漢市文化局、蔡甸區人民政府聯合出品,武漢歌舞劇院、武漢愛樂樂團聯合演出的大型歌劇《高山流水》 。這部取材于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的大型原創歌劇《高山流水》以其“中國式正歌劇”的“范兒”曾在第二屆中國歌劇節上一舉榮獲歌劇節最高獎—— 優秀劇目獎以及多項單項獎。

      為了確保歌劇《高山流水》的藝術水準和品質,武漢歌舞劇院一開始就把目光聚焦在了“學院派”主創群體,作曲莫凡多年來致力于嚴肅音樂創作;編劇 黃維若是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導演曹其敬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教授,從事戲劇導演及導演教學工作已40年;指揮兼執行導演王燕是上海音樂學院指揮 系副主任,曾任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近年來更是指揮了多部中國原創歌劇的首演。

      在導演曹其敬看來,知音的動人之處就在于這是一種非物質的、純精神上的追求。“ 《高山流水》的傳說帶有典型的知識分子化,它離社會很遠,卻讓人對世事產生許多思緒。 ”編劇黃維若說。作為一出戲的材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遠遠不夠,作為編劇他面臨兩難境地,黃維若談到,“要加人物加情節,就會改變原作原史料提供 的那樣一種極有氣質極有思辨色彩又極有文化品質的東西。但如果不加人物和情節,一方面無法滿足歌劇這個劇種的要求,同時也無法構成一出大歌劇的演出。 ”面對這樣的“兩難” ,編劇選擇了不破壞作品的原有品質,并在文學形態上確定了用楚辭的語境與語法進行創作。尤其在情節處理上,不生搬硬套,但為了使歌劇具有歌唱性和浪漫性, 把楚辭中那種天地神靈山川萬物作為人的情感與內心交流對象的特點繼承,并用楚辭中神秘而又美麗奇特的情境來寫人物的內心,來建立起一種特殊的人物關系。于 是歌劇《高山流水》中增添了天河中專司音樂的玉衡仙子,同時將古琴曲高山、流水擬人化,以音樂塑造人物形象、營造抒情場面、推進戲劇糾葛,使得整部歌劇的 總體氣質是典雅與高貴的。

      作曲家莫凡給這部歌劇設定了一個“古典美”的標準,在創作中注入了自己豐沛的情感。他說: “ ‘知音’講的是音樂家的故事,表現音樂家的心路歷程,伯牙的困惑、狂喜,失去知音的無奈和悲憤,前后情緒富于變化,非常適合用音樂來表現。 ”在莫凡看來,伯牙的遭遇,讓他們這些做嚴肅音樂的人在今天這個社會里特別有共鳴,“可以說,這部歌劇里,我是帶入了自己的情感的。因此,寫這部歌劇是挑 戰,更是一種享受。 ”歌劇作為一種西方藝術,有自己固有的形式與傳統。 “我認為中國原創歌劇不僅要有自己的故事,也要遵循西洋歌劇的創作規律,大段直接運用民族音樂素材,并不是高明的做法。 ”莫凡強調。因此,歌劇《高山流水》里的音樂雖然大量采用了古琴曲為創作素材,但都是經過了巧妙的再創作,讓古琴的韻味自然地流淌,而不是硬性植入。比如 莫凡在音樂創作中吸收了《高山流水》 《漁舟唱晚》 《梅花三弄》 《廣陵散》《普庵咒》等很多琴曲的素材,以及湖北、湖南一帶的民歌,將這些聲音有機融合在一起,流暢抒情的音樂既充分彰顯了民族文化特色,觀眾接受起來也 完全沒有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為適應演出市場對演出版本進行的創新嘗試——劃分為原版(如武漢琴臺大劇院,適應大劇場演出) 、中型劇場版(如武漢劇院、中南劇場等全國中型劇場) 、音樂會版(如琴臺音樂廳等) 、小劇場鋼琴版(如武漢歌舞劇院小劇場等) ,這種多版本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最大程度的使得這部作品經過多場次演出進行充分打磨,并不受任何場地的限制。據演出方介紹,就目前演出現狀來看,歌 劇在中型劇場演出的比例占絕大多數,而這些劇場大多建于上世紀50年代,劇場條件有限。為了讓歌劇能夠在這些劇場演出,一方面將舞美按照中型劇場的尺寸進 行重新制作,另一方面,對交響樂進行錄音,避免了劇場沒有樂池不能演出的尷尬。此外, 《高山流水》還走進各大專院校、社區、地鐵文化角等基層演出,目的就是要擴大歌劇在二三線城市的影響,讓更多當地的市民了解歌劇、喜歡歌劇。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