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火箭軍剛剛成立之時,火箭軍文工團演出了一臺《光榮的火箭軍》專題文藝晚會,令人心潮澎湃、豪情萬丈,為之喝彩叫絕!當大幕在激昂的軍樂聲中拉開,當鮮艷的八一軍旗在舞臺中央升起,當整齊的墨綠色方陣傲然挺立時,我的思緒仿佛又回到了今年1月1日的新聞聯播:火箭軍首長從習主席手中接過“沉甸甸”的軍旗,這支神秘的部隊從此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火箭軍!他們是東風浩蕩,他們是長劍在手,他們是核心威懾,他們是國家與民族的脊梁,他們是光榮的火箭軍!
晚會主要由序、神圣時刻、歲月如歌、強軍戰歌、邁向新征程、尾聲6個部分13個節目組成,從更名邁上新征程引入,回顧火箭軍50年的歷史,從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到火箭軍的新征程,演員們從不同角度向觀眾講述了這支部隊,使觀眾更深層地了解、認識、體悟到火箭軍的強大與忠誠。
最難忘的莫過于習主席授予軍旗的一剎那,主席的諄諄囑托與殷切期望是火箭軍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獲得喜訊的戰士們身披紅綢、舉起燈籠,載歌載舞慶祝這一好消息。他們或扭動腰肢,或騰空躍起,或笑容洋溢,或喜笑顏開,純真可愛的他們如孩童一般活躍在聚光燈下,質樸善良的笑臉點亮了舞臺,但這都無法表達心中難以掩飾的熱情。戰士們的高漲心緒在舞臺上彰顯十足,文工團團長周煒也當仁不讓,與高昆、吳東亮搭檔演的相聲《喜氣洋洋》,讓我們更加體會到這支隊伍的更名對老戰士們、新戰士們的重大意義。“火箭”二字凸顯了這支軍隊的戰略地位,新目標、新使命體現了新軍種的模樣,胸前高聳入云的火箭標識更是導彈威懾的象征。這一刻,他們已不再是神秘隱蔽的第二炮兵了;這一刻,他們是光榮的火箭軍;這一刻,歷史的轉折點悄然而至;這一刻,泱泱大國的烈焰雄風毅然筑起;這一刻是期待已久的一刻;這一刻是豪邁情懷的一刻;這一刻灑下了多少汗水;這一刻重新書寫強軍功勛!陳思思高昂激揚的歌聲扣緊了觀眾的心弦,從柔情似水到浩然正氣,這一刻,終于來了!
掀開歷史長河的卷軸,回首往日崢嶸歲月,火箭軍的成長確乎是一部講不完的史詩。一路走來,從50年前蘑菇云騰空而起的成功中走來,第二炮兵這顆新星冉冉升起;從改革開放到春天的故事走來,到威震東南的演習;從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中走來,在一代代領導人的英明指揮與帶領下,火箭軍在現代化建設的征程中闊步向前,朝著新的目標奮勇前進。勝利的果實同樣凝聚著一代代官兵的智慧汗水,在夢鄉中,在心靈最深處,滿是發射場的點點滴滴,導彈點火、噴吐烈焰、扶搖直上、翱翔太空、擊中目標,一夜的發射夢是他們內心的憧憬,是對部隊深沉的愛。夢醒了,天亮了,官兵整裝待發,向著發射場挺進。黨的十八大后,火箭軍的發展建設更是蒸蒸日上。強軍夢的號角已吹響,官兵們士氣昂揚。你看,昂首挺立的軍姿颯爽帥氣,稚氣黝黑的臉龐堅毅傲然,漆黑明亮的雙眼流露出赤誠熱血;你聽,整齊劃一的口號沖破云霄,強軍戰歌的旋律響徹耳畔,導彈立起的聲音仿佛就在眼前。旭日高升,江河澎湃,長劍豎起,烈焰騰空,英雄的導彈方陣已經出發,昂首闊步行進在強軍的大道上。李丹陽用悠揚大氣的歌聲,豪邁地表現對火箭軍的禮贊。
東風浩蕩、雷霆萬鈞,大國長劍、威震蒼穹,英雄的火箭軍向著新征程出發。從官兵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種深銳的目光,那是一種自信,那是一種睿智,那是一種豪邁;從他們的士氣中,我感受到了一種不屈的精神,那是一種桀驁,那是一種擔當,那是一種忠誠。我相信,這支戰略軍種將以全新的姿態挺立在世界的舞臺,代表著中國的戰略威懾力量,詮釋大國氣派、民族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