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申城春節檔話劇特“有戲”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2月10日00:05 來源:文匯報 童薇菁

      逾10部佳作輪番上演,劇院票房飄紅人氣旺

      申城春節檔話劇特“有戲”

      對很多申城白領而言,春節假期特別適合去感受文化與藝術帶來的“小確幸(流行語:小小的確定的幸福)”。但是,想到要看戲了才去買票那就晚了!今年話劇春節檔尤其如此,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常演的經典劇目《糊涂戲班》、《白蛇傳》和賴聲川的《如夢之夢》提前一個月票已售罄。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申城將有超過10部話劇輪番登臺。各路自發的“觀劇團”早就聞風而動,在一些通過微信集結起來的民間話劇愛好者團體,群主一發信息,群內成員便根據自己需求迅速組團、買票。上海“春節檔”話劇舞臺成了年輕人新的文藝享受平臺。

      話劇票激起“買買買”熱情

      多媒體話劇《白蛇傳》在即將啟程前往美國洛杉磯參加“百慕大戲劇節”演出前,選擇了在大年初四首先與本土觀眾見面,主演楊子奕、郭彤彤等人的春節幾乎是在排練場度過的。這已經是該劇在上海的第3輪演出了,開票前不少老觀眾為該劇自發宣傳———“這是上話小劇場戲史上值得一看的作品”。4日至14日的演出票在開票后迅速被搶購一空。

      另一部撐起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話劇熱”的作品是《糊涂戲班》,這部戲歷演10年之久依然火爆。《糊涂戲班》已成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培養青年演員的“課堂”,寓意著對舞臺藝術的傳承與接力。

      《糊涂戲班》和《白蛇傳》,一部是西方經典“引進來”,一部是東方審美“走出去”。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在春節檔推出的這兩部作品,明顯帶有實驗與創新的意義。

      “對于我們這些從小看《新白娘子傳奇》的人來說,意大利編劇創作的《白蛇傳》有什么新鮮之處?”2009年首演時,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制作人李雷心頭。杰寇默·拉維爾根據中國民間家喻戶曉的白蛇傳說,重新撰寫了一個關于情感羈絆的故事,試圖映射出現代男女情感的誤區。濃厚的東方美學被運用在舞臺效果上,首演3周的票房售票率卻只有五成。觀眾在觀劇過程中不時會發出爆笑,“一方面是因為舞臺與現實心理情感的不對位,另一方面是東西方文化在審美理解上的關照不同。”劉雷說。

      但令制作人沒有想到的是,主打海外市場的《白蛇傳》有一天卻獲得國內市場的認可。五六年間,團隊在韓國、土耳其等地的巡演中得到磨練,而復排導演也在表演與臺本上不斷調適柔順。2014年,在上海的第2輪演出時,售票率上升至七成。觀眾看懂了這個關于愛的故事,也發現了民間傳說的新意。

      劇場體驗比看電影更文藝

      “如今在上海看話劇,幾乎和看電影一樣成了日常‘享受,。”家住南京西路的金融工作者陳其,即使工作繁忙,也一定會擠出時間去看話劇。猴年春節假期,他提前購買了3場話劇票,準備和女友一起過個“文藝新年”。雖然《糊涂戲班》和《兩只狗的生活意見》 他已經看過“N遍”,但正因為對文本不再陌生,他漸漸地看出了劇情以外的一些門道。陳其告訴記者,自己的眼睛好像變得越來越敏銳和挑剔了,“接下來想嘗試自己寫寫劇評,在自媒體上推送一下,記錄心得,或許還能結交更多同好。”

      在物理空間中,話劇也慢慢與人們生活融為一體。對話劇迷來說,無論是前往安福路上的話劇藝術中心,還是去美羅城上劇場,都很便捷。目前,市中心的地理優勢甚至周邊的郊區。幾站地鐵便可到達一個劇場、劇場與劇場之間已形成文化聯動和地理位置上的呼應、整個城市成為一個“劇場群”“劇場空間”,這些城市的設想已實現或即將要實現。

      去年,新落戶徐家匯美羅城的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以連續推出新創劇目在上海話劇迷的心中贏得重要位置。2月 14日“情人節”演出表上,經典喜劇《一夫二主》出票紅火,據悉劇場還將為前來觀劇的情侶們準備特殊“驚喜”,讓劇場成為一種比看電影更文藝的“體驗”。2月18日,話劇《如夢之夢》將登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此版《如夢之夢》依舊由胡歌、許晴、金士杰等實力派明星加盟,離正式開演還有一個月,已一票難求。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