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緊緊抓住“一劇之本”這個中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2月03日09:23 來源:中國作家網 徐 健

      《新劇本》創刊30周年,發表劇本600余部,在話劇、戲曲、曲藝、影視等領域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緊緊抓住“一劇之本”這個中心

      孟京輝的《思凡》、過士行的《鳥人》《魚人》《棋人》《壞話一條街》、田沁鑫的《生死場》《趙氏孤兒》、劉恒的《窩頭會館》……這些曾經在新時 期中國戲劇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作品,都與一個刊物有著密切的關聯,它就是《新劇本》。作為國內最具專業性的戲劇雜志之一,《新劇本》自創刊以來,30年 間,立足中國戲劇的發展,為中國原創戲劇作品提供發表平臺,為全國各地的戲劇文化交流搭建橋梁,已經成為觀察中國戲劇的一面鏡子。在專業性戲劇雜志普遍式 微、傳統媒體遭遇新媒體挑戰的今天,《新劇本》是如何在堅守中前行的,它的“堅持”對專業刊物的發展具有哪些啟示?日前,由北京劇協和《新劇本》雜志共同 舉辦的“《新劇本》三十周年紀念活動北京站暨雜志未來發展方向”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戲劇界的20余位專家學者結合30年來《新劇本》伴隨改革開放共同成 長的歷程,對雜志在全媒體時代下未來的發展、走向進行了深度研討。

      一部鮮活的新時期戲劇史

      《新劇本》誕生的1985年,是一個困守與探索交織的年代。戲劇危機的聲音不絕于耳、戲劇觀爭鳴漸趨深入、探索戲劇實踐此起彼伏,《新劇本》從 創刊之日起,就確立了自己的刊物“底色”:為中國原創戲劇助力。30年來,該刊共推出192期,發表劇本600余部,3000余萬字,在話劇、戲曲、曲 藝、影視和藝術評論等領域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與會者認為,是時代造就了《新劇本》,《新劇本》也記錄了時代,這個時代就是中國戲劇不斷前進的“劇時 代”,這也是它30年來活力不斷的奧秘所在�?梢哉f,《新劇本》用30年積累出一部鮮活的新時期戲劇史。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宋寶珍認為,《新劇本》的魅力在于它的文化、在于它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從創刊之日,《新劇本》就緊緊抓住了“劇本,一劇之 本”這個中心,這是它的定位和特色,也是它的風格和標識。我們總是說培養劇作家,評論家大概可以培養得起來,但是劇作家怎么培養?劇作家有時確實是需要天 賦的,但如果這些天賦不經栽培、不經培育可能很快就磨滅掉了�!缎聞”尽窞槟切┯刑熨x的青年人提供了其新作甚至處女作發表的園地,這是很有遠見的工作。戲 劇評論家林克歡特別提到,《新劇本》在推薦原創劇本、介紹西方優秀劇本、劇場發展上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接下來應該在此基礎上,把國外的優秀劇作資源和 國內新劇作家培養機制結合起來,將國外的創作經驗轉化為本土戲劇發展的養料。只有完成這些工作,我們才能發展出真正的本土原創戲劇作品,中國戲劇才有可能 跟世界對話。

      “《新劇本》就是我的中戲”

      “我從創刊一直讀到現在,整整30年了,前幾天我把收集的雜志全都找出來,一本都不缺,有好幾尺高。”談及與《新劇本》的淵源、感情,文藝評論 家解璽璋說,“《新劇本》就是我的中戲,因為我不是學戲劇出身的,現在稍微有一點戲劇的知識,能夠寫一寫戲劇評論文章,首先要感激《新劇本》對我的指 點�!倍谥醒霊騽W院教授彭濤的閱讀體驗中,《新劇本》非常的“親切和貼心”,它以自己獨立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品格,吸引著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和觀眾。

      對于未來的雜志建設,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陶慶梅認為,《新劇本》應該在當代中國戲劇理論的構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出更多更好的解讀戲劇劇本的 文章�!爸袊鴳騽〉膶嵺`現在正慢慢地展開,而這一過程中,批評是非常稀缺的�!苯Y合自己的批評實踐,陶慶梅認為戲劇批評中的困惑無處不在�!爱斣u論一部作 品的時候,你自己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如今我們面臨著以往的理論假設在慢慢失效的狀況,對于如何評價新的作品、新的戲劇現象,我經常發現自己處于‘失語’的 狀態,找不到適合的標準和語言�!碧諔c梅建議,《新劇本》如果能夠承擔一個理論建設的工作,并將其持續下去,隨著中國戲劇的變化、發展,它的積極作用必將 逐漸顯現。對此,解璽璋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希望專業刊物的編輯首先要有理論的敏感度,你要知道現在的戲劇理論和批評理論的前沿在什么地方�,F在沒有人 愿意踏踏實實地做建構理論的工作,以至于時下戲劇批評的出發點是什么、評判標準是什么,都是混亂的;而在文風上,一些評論文章,缺乏批評的銳氣,文字繞來 繞去,就是說不到點子上,讓讀者看不出寫作者的觀點到底是什么。解璽璋希望,《新劇本》能夠提倡一種新的批評文風,真正在專業性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在全媒體時代“轉型升級”

      風風雨雨三十年,曾經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很多戲劇刊物都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新劇本》堅持下來了。“質量和獨創,對一個專業刊物來說至關重 要�!敝袊鴩以拕≡簩а輩菚越f。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新媒體的沖擊,對于《新劇本》這樣一個戲劇專業刊物而言,吳曉江認為,機遇大于挑戰,這個機遇就 是,盡量向精致和專業化的方向走。未來如果把這個刊物有限的讀者抓住,如果在技術上做到更加的精致和準確,從藝術上來說,吸引住戲劇行業中高精尖的讀者和 觀眾,那么這個刊物不光是有生命的,而且它也是獨創的。

      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如何轉型升級,特別是像《新劇本》這樣的專業媒體,如何在堅守中走出自己的特色?《新劇本》雜志的創建者、前主編徐恒進認 為,既要守住傳統,又要有所創新。而創新是一把利劍,要揮劍向前,堅持走下去,才能走出一條生存之路。面對新的辦刊環境,《新劇本》主編王玨表示,《新劇 本》的版面和欄目設置將會進行全新的改變,在保留經典欄目的基礎上,開辟了關注當下國內外戲劇動態、具備深度和國際視野的新欄目,使得《新劇本》在激烈的 市場競爭之下,既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能與社會潮流相契合。

      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新劇本》目前正在進行建設劇本庫、新劇本互惠聯盟和國家藝術基金青年編劇人才培養計劃等項目,這些項目“代表著《新劇 本》在全媒體時代轉型的開始,體現了《新劇本》的血脈傳承以及為中國戲劇事業作更多貢獻的社會責任”�!缎聞”尽穲绦兄骶幜治等徽f。面向未來,《新劇本》 將堅持以專業化為中心,堅持發表關注現實的原創作品,積極為全國的戲劇事業打造更寬廣的展示平臺。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浣瑰婵犲﹤鍟粈鍌炴⒑閹绘帞啸闁炬柨顑夊褰掑垂椤斿墽鐛ч柣鐘辫閸垳鈧潧鏈敍鎰潨閳ь剟宕抽悧鍫Ч閹兼番鍨洪妵鐔兼煕閺冩挻瀚�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 婵炲瓨绮庨崕銈夋儍椤栫偛妫橀柛銉戝苯濡�
    • <闁荤姴娲﹂〃鍛村垂閿燂拷
    • 濠殿喗蓱閸ㄨ泛螞瀹€鍕闁搞儜灞藉Τ
    •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浣瑰婵犲﹤鍠氶崯鈧�
    • 闁诲繐绻愮换妤咁敋閳哄懏鐒诲璺猴工閻忥拷
    • 闂傚倵鍋撻悹鎭掑妿濡叉牠鎮樿箛鎾剁妞ゆ洍鏅犻弻鍛緞婵犲倻浜�
    • 婵炶揪绲剧划宀勵敊瀹ュ妫橀柛銉e妽閸犲懘鏌熺拋瑙勫
    • 婵炴垶鎼╅崢鐓幟瑰Δ鍛唨闁炽儴娅曢悿顕€鏌¢崒姘悙妞ゆ帪鎷�
    • 婵炶揪绲剧划宀勵敊瀹ュ绀勯柧蹇曟嚀椤h偐绱掗埀顒勬晸閿燂拷
    • 婵炶揪绲剧划宀勵敊瀹ュ鐒绘慨妯诲墯閸烇拷

    博 客

    缂傚倷绶¢崰妤呭磿閹惰棄纾介柣銏⑶圭涵鈧┑顔斤供閸樹粙鎮楅敓锟�

    網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