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阿迪力:傳承民族絕技的“高空王子”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1月26日09:51 來源:光明日報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藝名家講故事

      阿迪力:傳承民族絕技的“高空王子”

       人物簡介
    阿迪力·吾休爾,1971年出生于新疆喀什英吉沙縣,國家一級演員、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新疆達瓦孜藝術的第六代傳人。
     阿迪力·吾休爾在鳥巢上空行走。資料圖片

      中國文明網 賈玉韜 光明網 于超然

      他來自一個古老技藝的傳承世家;他曾多次成功打破高空行走世界紀錄,被譽為“中國高空王子”;他是維吾爾族的英雄,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子。“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本期《文藝名家講故事》欄目對話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新疆達瓦孜藝術的第六代傳人阿迪力·吾休爾。

      對父輩的崇敬促使我刻苦研習古老技藝

      “達瓦孜”是維吾爾族一種古老的傳統雜技表演藝術。“達”在維吾爾語中是“懸空”的意思,“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達瓦孜最厲害的地方在于高空走繩索,不采取任何的保護措施,這項古老的技藝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我的家族傳承這項技藝已有450多年,祖上沿著絲綢之路到歐洲演出,回來后還給乾隆皇帝演出過,這在北京的博物館還能查到相關記載,到我這一代是第六代。

      我出生在新疆喀什地區的英吉沙縣。5歲那年,父親去世了。父親是新疆有名的達瓦孜表演藝人,是達瓦孜隊隊長。他留下遺囑——不許孩子學習達瓦孜!我追問母親原因,母親突然開始痛哭,但沒有解釋。從那以后,達瓦孜在我幼小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平時自己常在木頭上走走,練習平衡感。后來,我到了當年父親所在的英吉沙縣雜技團,每天在鋼絲上練習。一次偶然的機會,母親看到我走鋼絲,她很欣慰,并對我說:“達瓦孜技藝終于后繼有人了!

      從此,我開始了更專業、更辛苦的訓練。1982年,我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聽母親說,1953年第一屆運動會在天津舉辦時,父親在那兒進行了達瓦孜表演。到第二屆時,父親已經不在了。我的表演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這讓我更加堅定了練好達瓦孜的決心。1986年,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在烏魯木齊舉辦,我為3萬多名觀眾進行了現場表演并獲得一等獎,這讓我倍感榮幸。當我把獎金和金牌拿回家送給母親時,她抱著我痛哭,并告誡我一定要將達瓦孜技藝發揚光大。

      1987年,母親因病去世了,當時的我16歲,一時找不到未來的方向。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我逐漸走出了陰霾,并告訴自己哪怕有一秒鐘的時間,也不要忘記訓練,不要忘記將這項傳統技藝發揚光大。

      人民給了我勇氣和力量

      1991年,我到上海進行達瓦孜演出,原定一個月的表演,因觀眾反響很好,延長至兩個月,共演出120場。最后一場表演時,由于主繩霉爛突然斷裂,我從十幾米的高處摔下,當場失去了知覺。這次事故造成我身體17處骨折,醫生說有可能永遠無法站立。躺在病床上,我才痛苦地領會到父親之所以不讓孩子們學習達瓦孜,也許是因為太危險了。

      當時,很多觀眾到醫院來看望我、鼓勵我,讓我重新燃起了希望。住院后的45天里,我在床上一動不能動,到第60天時,我慢慢地起床,慢慢地走到過道。醫生們認為這是個奇跡。3個月以后,我回到新疆的家中休養。

      一年后,我重新回到雜技團,但是手腳的力量還是不行。又恢復半年以后,我終于又踩上了鋼絲,嘗試著走。與原來不同的是,我有了恐懼感,同樣是21米高,我上去后一步都走不了,在上面坐了近兩個小時。后來,我為自己打氣,作為一個男子漢,如果不繼續練習達瓦孜,就對不起這門悠久的技藝。于是,我站起身,毅然向終點走去。3年后,也就是1995年,我參加了中國雜技藝術節,拿到了全國金獎。

      為破世界紀錄敢于“玩命”

      1995年10月,我在電視上看到,美籍加拿大人科克倫準備高空走索橫跨長江三峽,并準備沖擊世界紀錄?吹较⑽倚睦锾貏e難過,我們中國有13億人,長江三峽是中國的三峽,讓外國人打破紀錄,我心里特不是滋味,我要向他挑戰。因為當時在國內還沒有人能進行如此高難度的挑戰,大家都不相信我可以。出于安全考慮,科克倫也沒有答應我的要求。一位新華社女記者了解我的情況后,對我有了信心。于是,一則《“達瓦孜”傳人欲向空中王子挑戰》的消息傳開了,在國內外產生很大的反響。也因此,挑戰跨越長江三峽的門被打開了,我開始了緊張的籌備。

      因為拉一條鋼絲花費很大,科克倫花了200多萬元。為籌措費用,我一邊登臺演出積攢資金,一邊向群眾宣傳跨越三峽計劃發動捐款。同時,在重慶、奉節等地的大力支持下,籌措到一部分資金。

      1997年6月22日,我終于正式挑戰跨越三峽,并以13分48秒的成績刷新了科克倫53分10秒的紀錄。同樣的距離,我比科克倫少用了39分鐘。這是我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挑戰成功后,家人希望我平安,勸我不要再繼續走,但我覺得還沒有到停下來的年齡,我希望再走5到10年來實現更多的目標。我走完長江三峽以后,又走了長城。2010年我在鳥巢上面拉鋼絲生活了60天,每天走20公里。

      還有一次難忘的經歷是2001年跨越南岳衡山1399米長的鋼絲。表演當天霧很大,又下雨,人們在下面看不到鋼絲,22個機位都找不到我,只能聽見我從麥克風里傳出的聲音。我在出發點,我的愛人在終點,她看不到我就開始哭。原定中午12點開始的表演,到下午2點還沒有開始。我女兒給我電話說:“爸爸,你不要走,萬一你出事,我們沒有了爸爸該怎么辦?”接完電話,我拿著的平衡杠又放下了,開始猶豫。最終,為了對得起這門悠久的技藝,我決定要走。下過雨的鋼絲特別滑,走到中間,鋼絲擺動幅度很大,我凝神定氣慢慢地走完,又創造了一個紀錄!現在想來真像做夢一樣,這是我最難的一次走鋼絲,用了52分鐘。

      我的夢想是讓達瓦孜后繼有人

      20世紀80年代,國內表演達瓦孜的人很少,現在人數略有增加。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多培養幾個徒弟,不讓這項文化遺產絕跡。2013年,我在老家福利院收養了22名孤兒,我幼年失怙,更能理解他們的處境。我投資建起了達瓦孜藝術傳承中心,專門教孩子們高空走繩,希望能培養高水平的達瓦孜演員。從2013年開始,我減少了去外地演出的機會,一年中有6個月待在英吉沙指導孩子們訓練。

      我也常帶著徒弟一起表演。2009年,我帶著徒弟在新疆喀納斯景區月亮灣和臥龍灣之間走鋼絲,創造了兩個世界紀錄:一是海拔最高,在喀納斯海拔達1670米;其次是表演時有兩人從兩端開始行走,并在中間交叉。2012年,我和兩名徒弟在湖南湘西完成三人同走一條鋼絲的達瓦孜表演,并創造了無保險高空走鋼絲世界最長紀錄,以及女達瓦孜藝人完成此表演的世界紀錄。

      我下一個挑戰目標是在廈門和小金門之間表演走鋼絲,橫跨臺灣海峽,這將是世界上首個在海上進行高空走鋼絲的表演。海峽兩岸是一家人,我希望達瓦孜的鋼絲成為聯系骨肉同胞的一個“紐帶”。

      藝術家就是要給人民好作品

      國家和人民給了我很高的榮譽,29歲時我就當選為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作為一個普通家庭出生、自幼孤苦的孩子,能夠成為人民喜歡的藝術家,這都得益于很多人對我的無私幫助。達瓦孜不是我個人的,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藝,我有責任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這門藝術,我要擔當起這份責任。

      去年,我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文藝工作座談會。習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們少數民族文藝工作者備受鼓舞,也讓我們看到了繁榮民族民間文藝的最好機遇。今年,為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我們到南疆、下基層,先后演出60多場,面向30多萬群眾進行表演。在廣大農村地區,群眾大部分時間都在農田里辛苦勞作。我們把達瓦孜表演送到田間地頭,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演出,他們特別高興,我也特別開心。我們文藝工作者,就是要將最好的作品獻給廣大的基層群眾。

      (中國文明網賈玉韜、光明網于超然根據訪談整理)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