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醋韻醇香“紅高粱”——看晉劇《紅高粱》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1月25日09:28 來源:中國作家網 康式昭

      以莫言小說《紅高粱》為藍本改編而唱響神州大地的,首先是同名電影。“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頭……”姜文那一聲吼,田野里那一片被滾倒的紅高粱,深深印入人們腦際。作為舞臺劇出現,則首推2014年十藝節上榮登金牌榜的同名舞劇。今年初,天津評劇院創排了賈璐捉刀、張曼君執導、曾昭娟主演的評劇版《紅高粱》。日前,我們又在首都長安大戲院看到了龔孝雄改編、石玉昆執導的同名大型晉劇。

      看罷歸來,耳繞余韻,齒留余香,不禁喜從中來。腦子里自自然然地涌出了本文的標題:醋韻醇香“紅高粱”。

      我試著比了比兩本戲曲本,感覺是各有優長,各具特色。可以并列于戲曲藝術之林,而無從取代,也毋須取代,就讓它們去滿足不同愛好、不同情趣觀眾的需求吧。百花齊放,共茂共榮。

      就文學本說,兩者都忠于原著蘊涵的愛情和抗日兩大主題。評劇本前后兩大塊,界限分明;晉劇本似乎結合更自然,兩個主題交叉推進。個中的關結點是:故事伊始,九兒出嫁的路上,就遭遇了在高密地區修公路的日本軍曹。鬼子要強暴九兒,被趕來的心上人余占鰲,用她防身的剪刀捅死,進而埋下了此后日寇追查、活剝劉羅漢、亂槍打死她的因子。抗日主題由此自戲開場引入,貫串于全劇,渾然一體。這自然有賴于編劇龔孝雄的匠心獨運。

      說人物。兩個本子的九兒都性格鮮活,潑辣狂放,敢作敢為,野性十足。在敢愛敢野這一點上,晉版九兒似乎更鮮明。編導夸張地展示了她和余占鰲在紅高粱地里野合的情節,借鑒和汲納了電影原著的野趣,編織了一套盡情揮灑卻又不事色情的舞蹈動作,發揮了戲曲寫意的藝術特質,既給人以震撼,又給人以藝術的浸潤。

      九兒對愛的執著和堅貞,一條紅線貫串始終。第四場痛飲新出高粱酒后,在和劉羅漢的對手戲中,有極精彩的演繹。九兒高聲宣告:“高粱為媒我已經嫁給了他”,“我在心里只種一顆豆,我的愛情只結這一個瓜!”這一份“愛到永遠”的誓言,讓我們聯想起了兩千年前的一首情歌:“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不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愛到地老天荒,愛到天崩地裂;愛到呼天搶地,愛到口發毒誓。可憐的九兒,不也正是這樣的嗎?癡情的女人啊,愛得野,愛得傻;愛得深沉,愛得瘋狂。這是超凡入圣的愛,這是震破世人眼球的愛。舞臺上的九兒,讓我們不禁頓生敬意,唏噓不已。

      就表演說。晉劇版九兒,顯然難以匹敵評劇舞臺上二度梅得主曾昭娟。曾昭娟的唱念做舞功夫,幾近爐火純青,已經領軍評劇劇壇;晉劇版九兒則略感稚嫩。不過,晉劇新秀師學麗,卻也有她獨到之處:扮演小腳女人九兒,運用了傳統戲曲技巧:蹺功。

      正像劇中“旁白”所說:“我奶奶有一雙精致的小腳,走起路來,雙臂揮舞,好似風中的楊柳。”師學麗以“小腳”——蹺功跑圓場,果然是如風擺柳;特別是“小腳”登高凳,更顯蹺功的險而奇、巧而美。按規定場景:“洞房”之夜,為躲避麻風病老男人的威逼,她縱身跳上高凳,又跨登椅背,單腳站立,還在兩旁扶手上交叉跳躍,功夫了得。我依稀記得,當年任跟心爭一度梅時,表演傳統折子戲《掛畫》,便是讓耶律含嫣小姐登上高凳的椅背,左顧右盼,左移右跳,表現小女兒心態,展示了高難技巧,令人欽佩。不過,穿的是平底鞋。而用蹺功應工的,當數川劇《劉氏四娘》里劉蕓的表演。演的是頭七“回煞”,劉氏鬼魂飄飄忽忽返家探視,劉蕓便巧妙地用了蹺功,跑圓場,登高凳,上椅背,顧盼跳躍,藝驚四座。劉蕓也以此劇勇奪首屆“二度梅”。

      巧用傳統功夫,用得好,用得活,一“蹺”到底,師學麗是有心人。當然,動作更熟練些,更穩重些,更自如些,更精巧些,不讓人絲毫擔驚揪心,就更好了。

      踩蹺,原本是為表現小腳女人而獨創的舞臺技巧。婷婷裊裊,取悅男人……先天性地帶有對女性的歧視和侮辱成分。作為前輩藝人創造的藝術手段,我一向認為,只要不是以陰暗心理、淫褻眼光處置,完全可以運用。前述《劉氏四娘》就是成功例證。川劇《都督夫人董竹君》寫女主人公回老家被一群小腳妯娌嘲笑,也用得好。晉劇《紅高粱》里,角色明明白白是小腳,自然屬于用得巧的范疇。我點之贊之,為演員的努力喝彩。

      晉劇版《紅高粱》,音樂唱腔設計也很有特點,充分發揮了劇種特色,既有高亢豪放,又有婉轉低回。醋韻醇香云云,多半置根于此。又,舞臺上的種種民風展示,如迎親路上的“顛轎舞”、九兒回門的“跑旱船”、酒坊燒鍋出新酒的“祭神舞”等,都有聲有色,形象鮮活,風情獨具。這一切,自然也都歸于導演的精心安排和調度。

      縱觀全劇,在劇組各方共同努力下,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較好地結合起來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相信經過加工打磨,將會長期存留在戲劇舞臺上。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