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中華民族共同的訴求——評教學歌劇《文成公主》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0月30日09:57 來源:中國藝術報 杜毅
    歌劇《文成公主》劇照歌劇《文成公主》劇照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歌劇演出,它的主演并不是蜚聲海內外的大家,卻同樣令觀眾印象深刻。全體演員是一所大學的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東鄉族、裕固族、侗族、苗族、壯族……各族教師和學生。10月20日至21日,西北民族大學創作的教學歌劇《文成公主》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給了人們一次清新舒暢的藝術享受。

      1300年來,文成公主的故事真實而又非常詩化地存在于史書和民間。一個生長于皇室宮廷養尊處優的漢家公主,一個率領鐵騎勇猛作戰于雪域高原的吐蕃贊普,一個在長安,一個在西藏,相隔千萬里,習俗殊不同,但他們卻最終結合了。這是一個近乎神話、卻又實實在在發生于歷史當中的故事。在教學歌劇《文成公主》的演出中,我們看到這個故事是如此清晰美麗地與我們近在咫尺,我們仿佛能呼吸到那遙遠歷史的氣息。

      大幕開啟,序曲的“無詞歌”將一種神奇而又親切的音樂灌入人們耳中,一下子將觀眾帶到了原本早已遠去的那段歷史、那片高原、那廝殺的戰場、那巍峨的宮殿,一直到那位美麗公主的深閨心田。如果說這只是藝術家用音樂為我們勾抹出了歌劇的第一道線條,那么歌劇的四幕“華麗的熱情”“復雜的深情”“難舍的鄉情”“偉大的愛情”則將全劇緊緊連接成一條情感的脈絡。所有的音樂、歌唱、舞蹈和場面鋪排,無論是纏綿的心語還是激昂的熱情,無論是悠長的藏族民歌還是莊重的唐宮雅樂,一切都圍繞著這個“情”字。這樣的創作思維顯然是在原有歷史傳說基礎之上實現了新的升華。今天的觀眾將從詩意浪漫中感受到這部歌劇堅守的主流價值,漢藏團結的主題從來不會過時,這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訴求。

      文成公主這樣一個歷史素材此前曾由蘭州軍區戰斗文工團以舞劇形式、拉薩市委市政府與山水文化機構聯合以大型史詩音樂劇形式搬上舞臺。西北民族大學在其后將同一題材創作為歌劇,的確是向自己發出挑戰的知難而進。而目前壯麗恢弘的舞臺呈現、流暢完整的藝術傳達,使我們感到全劇的舞臺立意是準確的,藝術審美流程是令人愉悅而信服的。“華美的熱情”體現了盛唐時

      期中華民族敞開胸懷迎接八方來賓的宏大氣勢;“復雜的深情”真實細膩地表現出唐宮女子們即將隨公主遠行吐蕃時的心靈波動;“難舍的鄉情”描述了文成公主和所有進藏的大唐臣民對生長于斯的故鄉那難以割舍的依戀,這樣的設計沒有刻意拔高那個歷史時期人們的內心情感,沒有牽強地加進政治說教,這就使劇情的遞進非常合理。加之音樂與歌唱的設置層次鮮明,將古代漢藏民族血液中蘊含的藝術因子巧妙地融在一起,織成了一張無形中籠罩人們心頭的藝術之網,男女主人公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詠嘆調與二重唱,劇中其他人物的多重唱特別是六重唱及合唱都非常豐滿,在聽覺上給人以極大的震撼。于是我們在藝術欣賞中不知不覺地與藝術家一起完成了歌劇的最后環節——觀看與傾聽。“偉大的愛情”將全劇提升到高潮,也讓澎湃的激情最終匯合一處,是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愛情,也是漢藏兩個偉大民族的真情。

      歌劇因其創作的特殊要求而具有相當難度,所以世界上許多國家將能否創作與欣賞歌劇藝術看做是衡量文明素質的一個標準。西北民族大學勇敢而富有藝術見地的創作出歌劇《文成公主》 ,既體現了這所大學具有較高層面的教學理念和宏觀藝術把握能力,也對外展示了學校音樂學院與舞蹈學院目前達到的藝術水準與實力。一屆屆學生都會畢業離校走上他們的人生道路,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卻會歷經時光的洗禮而日臻完善、長久流傳。今天,我們為教學歌劇《文成公主》點贊,將來,它應當成為西北民族大學的保留經典劇目,我對此充滿信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