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錯過的因緣——青蒿素與話劇《丹心譜》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0月16日09:35 來源:光明日報 蘇叔陽

      屠呦呦女士因青蒿素而榮獲諾貝爾獎的消息,令我淚花點點,勾起了心底的一段回憶。

      1974年,我在北京中醫學院教書,因為一部電影劇本《戰馬馳騁》,而借調入北京電影制片廠。在到騎兵部隊體驗生活時,我又寫了電影劇本《火熱的心》的初稿(即《丹心譜》),然后回到中醫學院。就在這時,我聽到了一個好消息:中醫研究院發現、提純了青蒿素,它治療瘧疾療效極高,且無毒、無副作用,價格便宜,它可以把奎寧等治療瘧疾的藥物從王座上擠下來。這是多么令人興奮的消息,多么為中醫藥鼓氣!

      于是,我以修改電影劇本的名義,向單位的上級部門提出采訪青蒿素科研組的請求,不想遭到了拒絕。我有些莫名其妙,學兄和知心朋友悄悄告訴我,此事犯忌,有些領導正批評他們的“名利思想”。我大惑不解,細細打問,學兄告訴我,瘧疾是極易流傳的疾病,二戰中,死于戰場和死于瘧疾者,人數幾乎相等,美軍在越戰中死于瘧疾者甚至多于戰死者,所以研究無毒無副作用的有效藥品,是極其重要的科研項目,可見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意義多么重大。有些人得了瘧疾到中國來治,還把我們的針劑偷偷帶回去研究。咱們的科研組發現國際雜志上有篇文章,說提煉了一種東西,其分子結構近似青蒿素,但他們不知道這再進一步就是青蒿素。我們提出來向世界宣傳關于青蒿素的消息,但誰知道,上級批評這是知識分子資產階級名利思想的典型表現。總之,你別摻和,小心倒霉。

      這已經是1976年春天的事了,之后我又被打發到農場種藥材。不久,“十月里響春雷”,“四人幫”倒臺,我被正式調入北影,重拾《火熱的心》,再次想在劇中加入研制青蒿素的內容。誰知從中醫界領導處傳來消息,說要審查我的背景,怎么會從中醫學院調到北影的。朋友勸我這個時候別再寫青蒿素了,令我十分緊張。在萬般無奈之下,有人出主意將劇中關于研制青蒿素的內容改為周總理關心心肺病的研究,這才出現了今天的《丹心譜》。這部作品說出了中國知識分子壓抑了多年的心里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是這部作品,讓我真正走上了文藝之路。

      盡管和青蒿素擦肩而過,然而我始終關注著它。后來我寫了一部電影劇本《消逝的夢》,以中醫學院的學生在廣西收割青蒿的愛情故事,表達了我對青蒿素的念念不忘?上н@戲沒拍成,劇本發表在北影的《電影創作》上,但隨著北影的消失,這本雜志如今大概也只能從舊書攤上尋得了。

      我也到處宣傳馬海德先生為中醫藥所發出的呼聲:西方對中醫藥的輕視是極不公正的。幾乎每半個世紀,中醫藥就會提供一種服務于全人類的好藥,如麻黃素、黃連素等。曾經的北京電影制片廠的這位洋女婿,以一名正直的、醫術高超的醫學家的身份,公平地道出了他對中醫藥的科學評價。我在內心虔誠地祝賀屠呦呦女士和青蒿素科研組,同時向馬海德先生高貴的靈魂致敬!

      (作者為劇作家、詩人,代表作有話劇《丹心譜》,電影《夕照街》等)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