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原標題:專訪郎朗(上):同時演奏《黃河》和《國歌》倍感榮光
作為享譽世界的青年鋼琴家,郎朗受邀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并承擔了鋼琴獨奏《黃河》和《國歌》的表演任務。在他慷慨激昂的彈奏中,每一個重音都似乎讓人感受到保家衛國的激昂,悲愴的旋律帶來一幕幕戰爭年代的畫面。演出前郎朗接受了人民網娛樂頻道獨家專訪,他激動地表示,從十二三歲首次在電視上彈奏《保衛黃河》算起,至今他演奏了不下200次。盡管如此,能在如此重要的紀念晚會上再次彈奏,仍然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又體會到了心抖的感覺,能參與到如此高規格的紀念活動中,是我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的驕傲,感到無限榮光!”
人民網娛樂:談談這次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的感受?
郎朗:這次真的是非常非常榮幸,我還非常清楚地記得“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的時候,1995年,那一年對我來講很重要,因為我那時候正在準備比賽,要為國爭光。當時作為一個初中生,就有這種勁頭。比賽得第一名,而且還在日本比的。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時候,能夠參與到這樣有意義的晚會中,非常激動。作為一個中國人,向世界傳達了我們對和平的愛,對于全世界,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這是一個最大的紀念。
在這個紀念日里面,能作為一個中國人來演奏兩首非常著名的,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的,而且引以為傲的作品,一個是《黃河大合唱》,這回真是大合唱,還不是協奏曲那種形式。還有《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我們的國歌。我能把這兩個曲子穿插在一起,傳達我們民眾的心情,對世界和平的一種向往。
人民網娛樂:說到大型慶典,像美國獨立日、英國女王鉆禧慶典、法國國慶日都會邀請郎朗表演,作為中國人參加歐美國家的重要活動和這次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會有什么樣不同的感覺?
郎朗:今年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每個國家都很重視,包括法國、美國都很重視。但是在自己的國家紀念,這個感覺非常不同,讓我深刻成長。沒有70年前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覺得,不僅僅是去紀念,更要不斷地去通過這樣一個事件來學習領悟,這樣才能更好地看待未來,非常重要的。
人民網娛樂:作為一個世界級的鋼琴家,有很多音樂會要邀請你很忙碌,包括中國國慶60周年慶祝晚會,和這次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晚會,你都積極參與,是如何看待平衡時間問題?
郎朗:畢竟很多時候音樂會都安排了,但是這次大家都很給力,包括我本來有些音樂會,比如在9月份,因為這個事情,我們就都做好了調整。國家榮譽高于一切,我還是這樣想。雖然這話聽著有點大,但確實是這樣。
人民網娛樂:越多走在國際舞臺的人,對“國家”、對“中國”這兩個詞,像在身上的烙印一樣,他的敏感度、清晰度會比普通人體會更深刻。
郎朗:走在外國的大街上,看到華人面孔,大家還是完全把你當中國人看待。你就是這個民族的。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發揚中國文化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而且你會覺得,當你做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生活很有意義,因為你讓世界更多的認識到,中國和中國人到底是什么樣。聽別人說的和他真正接觸你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十幾年前,很多外國人認為中國人只會開餐館和功夫,但是現在看中國人,就完全不是以前的認識和眼光了,這就是變化,中國人多面的形象出現。
人民網娛樂:有沒有外國人特別驚訝,原來中國也有這么棒的鋼琴演奏家?
郎朗:我剛開始在國外比賽演出的時候,驚訝是肯定的,當然現在習慣了。我認為這種習慣是好事。我在網絡上會教大家說中文,我前兩天剛教了東北話。我每次去演出,去世界任何地方都有人跟我說,你教我說那個中文挺好玩的,就真成了一個窗口了。
人民網娛樂:提到抗戰歌曲,對哪一首抗戰歌曲是你自己印象比較深或者最喜歡的呢?
郎朗:《黃河協奏曲》,它誕生于抗戰時期,但它的藝術性已超越了這個范圍,音樂希望傳達的東西不是戰爭,音樂上面傳達的是和平,實際上貝多芬的交響樂是全世界都在聽,但是現在人再聽貝多芬《命運》交響樂是和自己內心的斗爭,而不是和別人在作斗爭,所以我覺得他已經超越了這個氛圍。
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祖賓·梅塔大師,是世界上最好的指揮之一。有一次我在廣州彈《黃河協奏曲》,他也在廣州做個歌劇。他說我一直想聽《黃河協奏曲》,知道這么一首曲子,不知道什么味的,今天就要聽聽。我說你覺得怎么樣,他說這曲子這么難,比柴可夫斯基協奏曲難。我說你說對了,我們是按照那個技術來的,中國的音樂家們寫的時候就是想把西方最有難度的技術融入到這里面。所以我說你真是看出來了,這個曲子真不簡單。
人民網娛樂:我們聽說你參加了舞臺藝術片《黃河》的創作,9月份的時候要上映?
郎朗:這是做了一個音樂電影。合成以后我還沒看,應該效果會很好。我也挺期待的,我想先看一下是什么樣。
人民網娛樂:如果來拍一部你的自傳電影,這個男主角怎么樣設想,由誰來演?
郎朗:那就選吧,選小孩。因為現在我們也正在籌劃這個事情,有一個歐洲的公司正在寫劇本,但是畢竟我還挺年輕,什么時候比較合適了,而且用哪段故事,這也是需要探討。但是如果小孩,肯定還得選。
人民網娛樂:小朋友這一段,因為太小,角色擔當的傳情達意的部分可能是比較輕的。重要的這一部分比如說青年的時候,少年青年的時候,這時候在你的腦海當中構思出來的人物,哪個人物比較貼近?
郎朗:最重要的彈琴彈得好,這個很重要。最好是專業的。畢竟彈得成份太大。所以這一部分不能做出來,做出來以后表情沒有做出來,動作很多人模仿也挺像的。但是彈還是得需要這個,不太容易的事。
人民網娛樂:田徑世錦賽、新加坡國慶50周年的慶典彩排、南昌音樂會、慕尼黑足球俱樂部……這是你過去十天的行程表,怎么樣能夠一直保持在非常積極的演出狀態中?
郎朗:首先如果每天都做同樣的事情,可能我的精神會有一些力不從心的感覺,但是每天都是新的東西,每天都穿梭不同的城市,挺好玩的。對我來講,我只要睡好了就沒有問題。我在什么地方都能睡,比如在鋼琴下面,桌子上面,沙發上,我在哪都能睡著。我能夠在音樂會之前五分鐘還在睡,一睜眼,上臺了。
人民網娛樂:你的好朋友博爾特奪得百米金牌,賽后你們還一起合影,那天是不是特難忘?
郎朗:我覺得很榮幸,首先我是他的粉絲,另外,我覺得音樂和體育總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說這么多年的練習,每個小時、每個小時拼下來的這種精神,很多東西是很相似的。
郎朗:音樂里面競技精神不會那么重,但是練習的過程很像。偉大的運動員也是一個藝術家,就像喬丹,打籃球的時候都是非常藝術的打法,包括梅西踢足球,看起來僅僅是踢足球嗎?這次世錦賽,我想可不可以創造新的想法,博爾特的世界紀錄是9秒58,幾乎是人類極限,鋼琴彈到9秒58是什么樣的,平時肯定不會這么練的。但是,就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玩的想法。世錦賽的時候,主辦方說這個主意很好,干脆這樣,看看你的9秒58能彈成什么樣,給他們鼓鼓勁,我說那太榮幸了。最重要的對我來講,我就在終點站著,看他們跑過來……這真是太有意義了。還有我們中國的蘇炳添,這是百米呀,作為亞洲人能跑到決賽,他是中國人的驕傲,那天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個晚上。
人民網娛樂:從這樣十秒當中,完成他所有的努力、付出,你從中又讀到了哪些?
郎朗:也像音樂一樣,是一個人生的縮寫,當然在十秒鐘之內完成,他們在跑的時候在想節奏、步伐,開始是什么樣的節奏,中間是用什么樣的戰術,這個就是你只要犯一點小失誤,你還可以往前跑,但你不會拿冠軍了。越失誤少,要求的太高。競技體育沒有保底。
人民網娛樂:跨界還不僅僅是這些,你和韓國鳥叔合作的歌曲《爸爸》也是傳播很廣的作品,你在各個領域推廣鋼琴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其他一些聲音出現?
郎朗:我從來走的是不尋常的路。從來沒把自己做個定位,但成為一個偉大的鋼琴大師,這是我的目標。不同聲音肯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每個人對待所謂的音樂是不一樣的想法,對我來講,我做事不玩虛的,因為我覺得一定要讓很多沒有機會聽音樂的人,一定也讓他們知道什么是鋼琴音樂。不光我們中國,全世界有很多人,他不聽古典音樂,這是事實,他不知道我們在彈什么,甚至他可能輕音樂和古典音樂分不清,這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我還是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大家更了解一些,希望是這樣。
人民網娛樂:9月份要發新唱片了,對新唱片有什么樣的期待?
郎朗:這張新的專輯是我在巴黎錄的,就叫《郎朗在巴黎》,曲目是肖邦的四首諧趣曲,去年錄的四首敘事曲,諧趣曲等于是后續的,還會有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從一月份到十二月份,一共十二個月。這次特意還做了一個視頻的DVD,是在美麗的凡爾賽宮鏡廊錄的,希望大家能體驗到這種現場的感覺。現場觀眾只有300人,因為那個廳不大,但是這種意境很好,因為我上一張錄的是七千人的音樂廳,這一次做另外一種感覺的,很有詩情畫意的,很有藝術感的地方,把藝術雕刻和音樂完全融合在一起了。這次用了16個機位,所以會看到我的手不停地飛。能看到上面的壁畫,花園,還有陽光,還有下雨的時候,做得挺漂亮的。
人民網娛樂:說得我們迫不及待了。我們知道剛剛獲得了德國回聲大獎,這是第幾次拿這個獎?
郎朗:德國回聲大獎作為古典音樂在歐洲是最高獎項,這是我第十次了。今年拿了兩個,一個是莫扎特的那張專輯,還有我的基金會獲獎,所以是兩個獎。希望能繼續保持,德國回聲獎對我一直是一個幸運的獎,所以希望以后還能每年都能拿到這個獎。(記者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