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感動于“和自己過不去”——觀話劇《冬之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8月05日10:30 來源:中國藝術報  阿達
    《冬之旅》劇照《冬之旅》劇照

      由曹禺女兒萬方編劇、臺灣名導賴聲川執導、兩岸老戲骨藍天野、李立群主演的話劇《冬之旅》開始了全國巡演,該劇日前組織了一場“學術專場” ,專門邀請文藝界和學術界的知識分子前去觀賞。這是一個富有深意的安排,像這類拷問靈魂的話劇,無疑對善于反思的知識階層最易引發共鳴。果不其然,至少于我,在那天觀劇時,我是一直被沉重的劇情和對白撩撥得浮想聯翩。

      《冬之旅》落幕時,藍天野、李立群和賴聲川攜手謝幕,鞠躬如儀,全場鼓掌,鼓掌,再鼓掌。謝到不能再謝,觀眾不得不離席,可是大伙仿佛被一雙無形的手拽住,遲遲離不了席,沉浸一會,再沉浸一會……這是太過久違的場景,話劇終于顯示出迷人的魅力。我在之后召開的研討會上對編劇萬方和導演賴聲川說,這是對你們的最高獎賞和致敬!他們欣然同意和接受。

      這不是一個劇情戲,而是重在情感與思想的表達,兩個老頭的無盡對話甚至讓人感到略略沉悶。但這部戲能夠讓人觀賞得不愿離席,一定是深刻觸動了觀眾的心懷。研討會上,戲劇評論者們對話劇的解讀,以賞析為主,偶有對細節的商榷。我不想加入大合唱,而是突然就不能自已地莫名感動:在這個被揶揄為“老人變壞壞人變老”的時代,居然有一個叫陳其驤的老人,生生和自己過不去,沒人強迫他,是他強迫自己,他要用懺悔獲得原諒,平復靈魂。面對那段歷史,無數人都過得去,很過得去,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偏偏這位陳其驤,一定要直面被加害者老金,表達他的懺悔。

      陳其驤反復嘗試讓老金接受他的懺悔,而我也反復走神,走神到一些響當當的著名人物身上:在歷史的某個時刻,他們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可謂罪證昭昭?墒撬麄儚牟粦曰,甚至刻意涂抹。然而又怎么樣呢?鮮有人認真譴責或反思,也沒有譴責反思的氛圍,歷史的責任由歷史負責,個人微不足道——這樣的思維邏輯已然成為集體無意識?墒牵锖厶菀妆荒ㄈ,對一個民族而言,是一件幸事么?

      我不太相信和看好所謂的“遺忘” 。一個民族走向怎樣的未來,繞不開其對歷史的態度。遺忘的另一個說法,就是無視或忽視。對一段至關重要的歷史,可以無視或忽視么?它的存在,其實是在考量未來的方向。即便那是一段悲劇,一個智慧的民族也會提煉其價值,挖掘和善用這筆財富。如果大家都裝聾作啞,不敢觸碰痛點,最終重演“被遺忘的歷史”的幾率會加大。 《冬之旅》觸碰了那個“痛點” ,雖然不很使力,但已足夠。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角,提供給人們聯想空間。

      老金正氣凜然,陳其驤惶恐謙卑。形象反差,一硬一軟。但漸漸地,我更被陳其驤感染:他有合理的理由為自己開脫,他可以把小罪惡推給大罪惡,他還可以選擇逃避面對,他已知老金來日無多豈不正中下懷?對于一個現世功利的族群而言,“自取其辱”絕對是最傻的選擇。而陳其驤似乎深植宗教情懷,他的原罪意識讓自己過不去,他的靈魂折磨他,他怕失去當面懺悔的機會,他怕進不了天堂……

      正是在這一點上,我看到了靈魂的高貴。我的走神,均系于此。一個民族,如果有無數自覺懺悔的高貴靈魂存焉,就有希望。人,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假如我們身處的族群渾渾噩噩行尸走肉,一派無望的前景,你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戲劇真的具有教化功能,它以藝術的魅力教而化之。尤其當下,我們這個民族太需要啟蒙和教化了。當功利主義浸淫大部分人的骨血,當現世的安穩遠勝于靈魂的安妥,有這樣一些人,執著地“和自己過不去” ,和自己別扭,和自己清算,只為虛幻的“靈魂寧靜” ——如此,我們有望詩意的活著。

      不想評說形而下的陳其驤有多高貴,但他“和自己過不去”的形象,給了我形而上的高貴走神。在寂靜的劇場上空,我分明看到有一顆形而上的高貴靈魂在游蕩。感謝《冬之旅》呈現了高貴的靈魂,彰顯了它的崇高價值。我想說,在我們的舞臺上,此類供我“靈魂走神”的戲劇太少了。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