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新編歷史劇《戚繼光》創作談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8月05日10:21 來源:光明日報 姜朝皋

      

      今年7月7日,是日本侵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78周年的紀念日,在全國人民沉痛回眸那場歷史硝煙的時刻,浙江臺州亂彈劇團在椒江劇院隆重首演新編歷史劇《戚繼光》,顯示出其特殊意義。

      戚 繼光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一代杰出的抗倭名將,為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和人民生命財產,建下了曠世奇功,為國家民族建立了一座鋼鐵長城。兩年前,我接 到創編這部舞臺劇的邀請時,對方向我介紹:臺州是戚繼光抗擊倭寇的主戰場,四百年來,臺州人民一直深情緬懷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把戚繼光的形象搬上舞臺是 臺州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市領導的要求。于是,我便安排日程去到臺州實地采訪,并千方百計地搜集到數百萬字文字音像資料。

      此 前,我對戚繼光這一題材的創作并不認為有多大障礙,一位蓋棺定論的歷史人物,一個真正意義上抗擊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并不比寫岳飛、文天祥難到哪里去。然 而當我認真研讀了所收集到的三百余萬字的素材后,我傻眼了,竟然無從下手,這才意識到原先的想法太簡單,是“無知無畏”。

      戚 繼光17歲開始軍旅生涯,28歲去往東南浙江抗倭,40歲調往北地薊州御虜,一生都是在戰場硝煙中度過,正如他自己詩中所言:“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 馬上行!庇绕涫菛|南抗倭的十二年,是一仗接一仗,從浙江打到福建,從福建再打到廣東、江西。真可謂身經百戰,所向披靡,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軍事史上的奇 跡。以臺州大捷為例,九戰九捷(有史料稱十三戰十三捷),擊斃倭寇五千五百人,救出難民數以萬計,而自己僅付出二十人陣亡的代價。有幾場惡戰斃敵數百上 千,自己竟是零傷亡。他自己曾回憶:“三十年間,先后南北水陸大小百余戰,未曾一劫!彼暑I親手創建的“戚家軍”橫掃東南十二載,北鎮薊州十六年,徹底 平息了為禍近二百年的倭患,安定了北方的邊疆,如此豐功偉績,就是在世界軍事史上也絕對卓爾不群。然而,把這些戰績放到戲劇舞臺上,又如何去表現?一場接 一場的戰爭開打?一場接一場的排兵布陣?一場接一場地去論述高明巧妙的戰略戰術?顯然不行。而離開了這些又怎么表現其抗倭的豐功偉績呢?這時我才明白,為 什么同樣是民族英雄,表現岳飛、文天祥的藝術作品屢見不鮮,而真正算得上抗擊外族入侵的一代戰神戚繼光,盡管緬懷紀念他的場所遍布南北各地,但藝術作品卻 寥若晨星。其中主要緣故,也許就是因為寫岳飛可以緊扣他的精忠報國思想,描寫他直搗黃龍迎還二圣的意志為皇帝趙構所忌,最終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構陷而 死,以此作為情節鏈貫穿。寫文天祥則可以著力表現其君降臣不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種民族氣節,二者都有戲可寫。獨戚繼光不然,他一生 都在戍邊練兵,備戰作戰。最輝煌的人生業績是剿滅倭寇。不斷地抗倭打仗構不成戲,而離開了抗倭打仗又不是戚繼光,這一題材就成了一個巨大的悖論擺在我面 前。

      也許有人會說,除了抗倭打仗,戚繼光的家庭故事、民間傳說不是也有不少嗎?這話確實不錯,但這些內容構不成戲的 主線,支撐不起這一人物的形象。而且大多數此類故事傳說都不適宜放入本劇的情節之中。比如關于戚繼光的家庭,他原配王氏,后來又娶了三個小妾,其五個兒子 均系小妾所生,為此他與原配王氏之間曾因娶妾事有過矛盾。有的記載說戚繼光瞞妻娶妾,其妻大為光火,后經戚繼光跪泣訴說為傳宗接代不得已而為之,其妻才作 罷。又有記載說其妻始終隔閡難消,晚年戚繼光罷官歸里后,其妻卻將家中財產盡數帶回娘家,老死不來相見。這樣的妻妾關系在今天這個時代寫出來不是毫無積極 意義嗎?另外關于戚繼光斬子的故事也頗為流傳,描述他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將犯了軍令的兒子斬首。史實中,戚繼光36歲以前尚未生子,也就是說他在整整十二年 抗倭戰爭中,并無有參軍的兒子可斬,此故事純屬子虛烏有。況且斬子的戲劇已有楊延昭轅門斬子廣為流傳上演,今天還寫這個故事也無新意。再者,還有后來他因 為與首輔張居正的關系,致使晚景凄涼。這方面內容倒是有戲可寫,但畢竟不發生在他一生中輝煌的抗倭年間,脫離抗倭來寫其命運未免本末倒置,姑且不談這種報 國無門、抱憾終老的人物情節當下有多少積極意義,起碼是這種藝術表現舞臺上見得太多了。

      幾條路都走不通,怎么辦?我 在困惑中將幾百萬字的素材再從頭研讀了一遍,同時又觀看了一些戲說的音像作品,終于下決心徹底放棄了從真人真事中找出路的想法,要把戚繼光搬上舞臺,必須 從單純的戰爭硝煙中走出來,走進當時的社會,走進主人公的精神世界。這樣我便放棄描述事件而進入著力體現人物精神的層面,從而從敘述戰爭過程中解脫出來。 主要寫他抵御外侮、守護海疆、保境安民的一腔赤誠之志,即他自己詩中所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比欢幱诋敃r的政治生態中,要實現自己的抱負卻與 社會、官場無可避免地產生抵牾。因而我力求在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同時,把人物命運背后那種歷史文化的背景、社會制約的因素、人物心路歷程等種種豐富的意蘊 涵蓋進來。這樣,戲的主人公戚繼光一方面是要抗擊倭寇,另一方面更要跟阻撓、破壞抗擊倭寇的政治勢力做斗爭。根據虛實相生的創作原則,除了戚繼光、胡宗 憲、譚綸、陳大成、王如龍等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以外,我虛構了沈海平這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她不僅是戚繼光抗擊倭寇的堅決支持者,而且是心心相印的紅 顏知己,設計了三場跟戚繼光較為精彩的對手戲。這樣這臺戲就有兩條線,一條圍繞抗倭斗爭展開,另一條圍繞男女主人公關系展開。雙線并行不悖,相輔相成。這 不僅有利于豐富戲的色彩,使剛性較強的故事有了柔性的情節,剛柔相濟加強故事性和觀賞性,而且更有利于增強人物情感的抒發,而這種情感抒發又絕不是背離主 線去表現男女之情,而是緊緊為體現人物精神塑造人物形象服務的。至于實的方面,我從戚繼光一生諸多史料中,截取了“臺州大捷”這一橫斷面來集中描寫,從中 選取和設置了“三箭射三酋”、上《練兵議》、招義烏兵、與總督胡宗憲交鋒、嚴訓部隊、杖責親侄(也是虛構人物)以及研制鴛鴦陣、戚家餅、狼筅等事例,最后 以大戰花街結尾。在戚繼光揮劍號令下,英勇的戚家軍高喊著“殺盡倭寇,保衛海疆”的誓言,斗志昂揚地迎接新的戰斗。這樣的結尾我以為不僅有令人振奮的藝術 效果,而且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臺州亂彈劇團適時打造 《戚繼光》這臺戲,不僅讓我們更好地領悟、繼承和弘揚戚繼光留給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對那些曾經犯下侵略戰爭罪行,至今仍不思悔改的頑固派,無疑是一 記重錘敲打,敦促其警醒;而對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則是一曲和平的頌歌,對人類和平友好發出的深切呼喚。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