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蔣小涵
白色T恤衫,帶破洞的牛仔褲,平底鞋,波波頭,生活中的蔣小涵,依然像一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大學生。或許正是由于這樣的氣質,她近年來不斷有機 會在舞臺劇中飾演積極樂觀的主人公,比如幾年前的韓梅梅,以及7月底8月初先后登陸上海和北京的《滾蛋吧!腫瘤君》中的熊頓。她說,一旦有機會站在話劇舞 臺上就會很興奮,“我對舞臺的迷戀,要比影視大得多,即便排練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可能耽誤更重要的事情,我也愿意參與” 。
“我跟熊頓一樣大大咧咧”
舞臺劇《滾蛋吧!腫瘤君》根據熱銷的同名繪本改編,由已故女漫畫家熊頓在自己患癌癥時創作,作者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講述了自己的治療經歷,以及和 家人朋友之間溫暖的親情友情,傳達了“用微笑趕走人生的陰霾”的正能量。當初這部戲的制作人汪鵬飛邀請蔣小涵來演熊頓時,她第一時間就答應了。“只要有好 的舞臺劇,我都很愿意演,再加上又是這樣的題材。 ”她對記者說,熊頓這個角色很有吸引力,對自己也是個挑戰。
進組排練前,她開始為這個角色做準備。再讀《滾蛋吧!腫瘤君》的繪本,找來熊頓生前參加電視訪談節目的視頻來看。“熊頓生來就是那種大大咧咧的 性格,樂天派,有一種很可愛的二。 ”在這部劇中,她看到了熊頓這個角色的成長,也感受到了其身上的魅力:“最開始她得病時,沒有很害怕,因為聽說這個病的治愈率很高,對康復很有信心,中途 她出過院,還立志減肥,但后來再次住進醫院,病情變得很嚴重。即便這樣,她始終是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
在蔣小涵看來,這正是舞臺劇《滾蛋吧!腫瘤君》想告訴大家的道理:很多事情你沒有辦法左右,比如生病這件事,你是畏懼它,自己嚇自己,還是天天 以淚洗面,或者是以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我覺得人的生命質量,不是靠境遇決定的,而是取決于你有什么樣的人生態度。 ”她說,對這個問題的探討,也是這部戲的價值所在。
整部劇中,熊頓這個核心人物基本不下舞臺。蔣小涵是有壓力的:“這個角色太重要了,如果完成得不好,整部劇會很受影響。 ”因為之前忙著各種主持的工作,她進組排練時覺得時間有點緊,但排了十幾天后,這個人物形象在她心中建立起來了,“她和劇中的其他人物一樣,立體、鮮活, 讓人信服” 。當初汪鵬飛邀請她出演,就是覺得她和熊頓的性格有相似性,她自己也覺得如此:“我本身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一般遇到什么事情還是很樂觀的,有挺強大的心 理調適機能。我周圍的朋友遇到煩心事兒或者過不去的坎兒時,我是個特別好的聊天對象,可以幫他們轉換一種思維方式。基本上跟我聊過天后,很多看不開的也就 看開了。 ”
蔣小涵(右)在舞臺劇《滾蛋吧!腫瘤君》中飾演熊頓
“舞臺的魅力太大了”
2010年,蔣小涵在舞臺劇《李雷和韓梅梅》中出演韓梅梅,在臺上穿著紅色校服跟李雷和JIM等人演繹了讓“80后”們懷念的中學時光。劇中韓梅梅是班長,不但成績好,還要和調皮的
男生們斗智斗勇。這是蔣小涵和制作人汪鵬飛的第一次合作,汪鵬飛覺得她是最理想的人選:是“80后” ,看著就是一個好學生的樣子,連發型也跟初中英語課文里的韓梅梅一樣。
蔣小涵能夠出演韓梅梅,也像是命中注定的。最初汪鵬飛打電話問她能否參演時,因為和一部電影的檔期撞車了,她不得不拒絕。“當時覺得特別遺憾, 因為很想排這個話劇,這個題材對我們‘80后’來說多懷舊啊,是我們的記憶符號。 ”她對記者說。但巧的是,一周后因為南方刮臺風,那部電影的拍攝延期了。平常別人打過來電話,如果沒有機會合作,她是不會存對方的電話的,但因為李雷和韓 梅梅這個題材很吸引她,她之前就存下了汪鵬飛的手機號。她回憶:“我打過去問有沒有找到新的演員時,還沒找到合適的演員的他特別高興。 ”
事實上,除《滾蛋吧!腫瘤君》和《李雷和韓梅梅》之外,近些年來,蔣小涵也陸續出演過其他話劇,比如《仲夏夜之夢》 《獨生女》 《夜鶯之愛》等。她用“癡迷”形容自己對話劇舞臺的感情。“舞臺的魅力太大了,你直接面對觀眾,在舞臺上的每一個動作,說的每一句話,都在觀眾的注視下。 而且,他們給你的反饋是最直接的,比如他們笑,笑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大笑,有會心的笑。如果是悲情戲,可能現場你不一定能聽到哭聲,但是那種靜謐的氣氛, 觀眾呼吸的節奏,你都能夠在舞臺上感受得到。 ”她說,這種一氣呵成的表演方式,跟影視劇也不一樣,“影視劇是一場一場拍,你的表演是被打斷的,在舞臺上的表演更加暢快淋漓” 。作為舞臺劇演員,她并非科班出身,“合作的演員們大都在中戲受過專業訓練,我可能沒有太多表演的方法,更多的是用真情投入去演” 。
做主持人就是做你自己
雖然出演影視劇和舞臺劇,但蔣小涵給自己的定位,更偏向于是一個主持人。“這是我的主業,是這么多年努力的方向,我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的主 持人。 ”她對記者說。2005年,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畢業回國后,她就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在電影頻道主持《佳片有約》 《世界電影之旅》 《愛電影》等節目,在一些大型的電影活動上,也經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如今,在央視3套播出的《說劇實話》欄目中,她每期和兩位嘉賓聊熱播電視劇。在吉林衛 視的文
化情感類欄目《家事》中,作為主持人,她為觀眾現場講述不同名人的故事。
“主持不同的節目,你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她自己最喜歡主持的是談話類節目,“跟嘉賓聊天,自己的狀態最舒服、最放松” 。剛回國的時候,她給自己設定了一個主持形象:像楊瀾那樣,要知性、要端莊。“那時候我是在演一個主持人,后來發現,其實不能這樣,就是做你自己。你本身 是什么樣的人,給大家看到的就是什么樣的狀態。你積累了多少,你就能夠呈現出多少。如果是去演,早晚會在節目里露餡的。 ”
在她看來,大型的直播活動很鍛煉人。今年6月,她主持了電影頻道的2015中國電影新力量推介盛典, 20個國產電影的劇組先后上臺推介電影、接受采訪。“這個活動規模很大,因為前期要考慮的細節太多了,到了主持人這里只能倉促上陣,但因為是直播,錯了就 錯了,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補救。那一天整個弦兒繃得挺緊的。 ”
兒時的蔣小涵和她的歌聲是“80后”們的童年記憶。她童年時演唱《媽媽懷里的歌》 《布娃娃》等歌曲的視頻,至今能在網絡上被輕易找到。視頻里那個聲音清脆響亮、在臺上放松歌唱的蔣小涵,當年作為童星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再說起年少成名, 蔣小涵很平靜:“我對名利沒有什么概念,把這些東西看得非常淡。小的時候我就挺喜歡唱唱歌、演小品、主持節目,這些是我特別喜歡的事情。只要做的是自己喜 歡的,享受這個過程,那就是太幸運的人了。因為很多人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只是謀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