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京劇、中國歌劇和西洋歌劇在表演風格以及形式上都有較大的差別。它們各自屬于不同的“象牙之塔”,也有著不同的觀眾群體。今年初夏,一場名為《劇薈·最美時光》的音樂會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這場音樂會將京劇、中國歌劇和西洋歌劇薈聚在一個舞臺之上,演繹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歌唱盛宴。
擔任這場音樂盛會的三位女主角也是享譽中國戲劇舞臺的藝術家,她們是韓延文、李勝素、么紅。整場晚會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在每個部分中,三位歌者各自演唱自己的經(jīng)典曲目和唱段。
么紅以嘹亮的《夜鶯》拉開晚會的序幕。韓延文以《根》的深沉和厚重將觀眾帶入一個不一樣的音樂世界,在《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的余音中讓觀眾感受著《那就是我》的魅力。李勝素開場的劇目是京劇《太真外傳》的選段,她甫一亮嗓,就把觀眾引入國粹的殿堂,有時空變幻之感。
音樂會下半場更是精彩紛呈,驚喜不斷。韓延文以其歷年來多次獲獎的《白毛女》片段《北風吹 扎紅頭繩》拉開下半場的音樂序幕,以新編歌劇《天鵝》片段《美麗人間》《幸福之神向我微笑》將截然不同的三個舞臺形象完美地呈現(xiàn)給觀眾。李勝素則以京劇《杜鵑山》選段“家住安源”開場,以《貴妃醉酒》選段“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壓軸,最后與于魁智合唱《蝶戀》將演唱推向高潮。么紅以輕歌劇《蝙蝠》片段《笑之歌》啟程,以《茶花女》片段《為什么他的話使我激蕩》將觀眾帶入西洋歌劇世界,又以《圖蘭朵》選段《今夜無人入睡》將觀眾帶入“無人入睡”的狀態(tài)。在《我的祖國》的歌聲中,三位藝術家以自己的風格和唱腔將音樂會帶入尾聲。
雖然音樂會由三位不同藝術風格的藝術家擔綱主演,但整臺節(jié)目渾然一體,上下連貫,一氣呵成。
本場音樂會由中央電視臺知名導演王冼平執(zhí)導,張崢指揮,韓延文策劃,瞿弦和主持和朗誦,京劇名家于魁智、青年歌唱家張英席等參與助演。音樂會名家薈萃,觀眾在欣賞歌唱藝術的同時,也感受到藝術家的個人魅力。
這場風格獨特,讓觀眾耳目一新的音樂會是一次大膽的藝術探索和嘗試,也是藝術家充滿自信的體現(xiàn)。音樂會策劃韓延文是本場音樂會的主角之一。她1994年即成為國家文化部最年輕的一級演員。她長期在中國歌劇舞劇院擔任首席演員,曾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曾主演歌劇《白毛女》《原野》《江姐》《天鵝》等,現(xiàn)任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長期積淀的藝術修養(yǎng)和豐富的舞臺實踐使她的視野更加廣闊,對中西歌唱藝術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這場音樂盛宴的推出就是她的一次積極探索和嘗試。這次別具新意的“劇薈”最終演變成一次美麗的綻放。
李勝素也是此次演唱會的主角之一。她是當代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曾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她是當今京劇“梅派”的領軍人物,表演極具感染力。她的代表作《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白蛇傳》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音樂會主角之一的么紅是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劇院一級演員,也曾獲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并榮獲文化部文華獎。么紅的表演生動活潑,她的代表作《弄臣》《茶花女》《圖蘭朵》《卡門》《蝴蝶夫人》《蝙蝠》《西施》等都曾經(jīng)在國內(nèi)外隆重上演,深受好評。
“梅花香從苦寒來”。三位擁有“梅花獎”桂冠的女藝術家以嶄新的姿態(tài)和耳目一新的方式在美好的夏日夜晚呈現(xiàn)給觀眾一臺無與倫比的精神大餐,其影響是深遠的,也極具紀念意義。三位優(yōu)秀的藝術家都是國內(nèi)戲劇界頗具影響的領軍人物,她們的舞臺形象生動鮮明并富有個性,舞臺魅力和藝術感染力交織在一起,成就了完美的舞臺形象。我與韓延文是熟悉的,對李勝素、么紅的了解僅僅來自于舞臺和熒屏。生活中的韓延文熱情、安靜、簡單、極富性情。她對歌唱藝術充滿了激情和熱愛,也充滿了好奇,她的眼睛在關注生活的同時也關注著藝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韓延文有許多文學和藝術界的朋友,她從他們的身上汲取著營養(yǎng)和力量,她以她的歌唱、熱情和陽光的內(nèi)心為紐帶和朋友們保持著溝通和交流。
這場名為《劇薈·最美時光》的音樂會無疑是成功的。三位美麗的藝術家在“象牙之塔”的頂部共同攜手,一次最美麗的藝術綻放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完美呈現(xiàn)。在《劇薈·最美時光》中,我也感受到了“劇薈”的魅力。藝術家們在“劇薈”中超越了自我,走進了更加絢爛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