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現實主義的邊界可以繼續(xù)擴展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4月08日08:43 來源:中國作家網 周大新

      現實主義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世界各國的作家依據自己的理解,已進行了廣泛的實驗和探索,批判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心理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等等流派的出現,就是這種試驗和探索的成果。但現實主義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有著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前輩作家并沒有窮盡一切可能,我們這些后輩作家依然可以在其中有新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依然可以大有作為。

      我覺得,當我們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使用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時,可以與我們中國歷史上民間智者渴望超脫世俗的玄想傳統相結合,寫出充滿靈性的現實主義作品。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民間智者,都有一些渴望超脫世俗的玄想,這些玄想產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不能解釋且太令人苦惱。這些玄想有些變成神話被記載,有些變成傳說在流傳,有些變成宗教教義和信仰的內容在傳承,有些變成警語在世代傳遞,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當我們去寫當下的現實生活和現實人物時,不能不想到歷史文化的流動,因為任何現實在你要表現的那一刻,其實都已進入歷史,任何當代人物都不能不浸潤在歷史文化中,當我們把歷史上人們對于創(chuàng)世、對于日月星辰、對于風霜雨雪、對于土地、對于動植物起源、對于天宮、對于仙界、對于靈魂等等的玄想與現實人物的人生際遇結合起來寫時,可能會產生一種別樣的效果,可能會使我們的人物從現實中超脫、超拔出來,在讀者心中產生一種特別靈動的感覺。

      我還覺得,當我們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使用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時,可以借鑒西方知識界喜歡科學幻想的做法,把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與科學幻想相結合,寫出帶有未來眼光和科幻味道的現實主義作品。應該承認,我們當代普通中國人關注當下的生活較多,對人類的未來和地球、宇宙的未來關注思索較少,知識界也少有科學幻想的傳統。這與我們近代以來社會經濟發(fā)展落后有一定關系,大家在吃飽穿暖問題都還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不可能去想那些大問題。今天,我們作家應該借鑒西方知識界的科學幻想之法,在寫現實主義作品時,想到人類的未來,想到地球和宇宙的未來,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種未來眼光,使自己的作品帶有一點科幻味道。我想,這樣的作品,可能更為早已不為衣食問題操心的年輕讀者所喜歡。

      我也覺得,當我們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使用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時,可以與中國百姓喜歡對人生進行預測、預想和預言的傳統相結合,寫出具有神秘色彩的現實主義作品。我們都知道,中國的老百姓特別喜歡算命,盡管我們政府反復說明,算命是迷信,但在中國的鄉(xiāng)村和城市,算命的和愿意被算命的人,從來都沒有絕跡。人們之所以喜歡算命,是因為人生前路的確是不可測的,人的未來的不可把握性,令人們太想了解自己的未來了。算命這種屢禁不止的現象,不管科學界怎樣去評價,可它表明的是中國百姓對自己人生命運的關注和關心。與算命這種對人生前路的預測、預想和預言相聯系,中國民間產生了很多風水大師和相面大師,產生了不少預言家,他們認為住宅、墳地的朝向會影響家族的命運,認為室內家具擺設的位置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認為辦喜事、喪事的日子、時辰的選擇會有吉兇之別,他們卜卦、看相、定方位、擇日子,努力想把握人的未來命運。我們作家在寫現實生活和現實生活中的人時,常會觸及到這些東西,如果我們有意識地與其結合,就可能寫出具有神秘色彩的現實主義作品,從而使作品更有可讀性。

      我們中國當下的社會生活太豐富了,但把豐富的現時生活轉化成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不容易。我們一方面要冷靜觀察和體察社會生活的現實、人們的心理現實、自然環(huán)境的演化現實,另一方面要潛心思索怎么去呈現和表現這些現實。一種工具有好多種用法,同樣一把刀,有人用它去切,有人用它去砍,有人用它去剁,有人用它去剜,有人用它去劈,有人用它去削,有人用它去割。同樣一種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因使用者的用法不同,會出現千奇百怪的效果,我們應該去爭取最新和最好的效果!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