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文學機構訪談 >> 正文

    挖掘海南特色 打造文藝精品——訪海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王艷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4月20日14:18 來源:海南日報 張成林

      日前,我省出臺的關于推動全省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全省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作了具體部署。就如何貫徹落實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我省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等問題,本報記者與海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王艷梅進行了對話。

      文藝工作重要且緊迫

      海南日報記者: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日前,省委辦公廳結合我省實際印發了《中共海南省委關于推動全省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您認為當前文藝工作為何得到如此重視?

      王艷梅:省委印發的《中共海南省委關于推動全省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很及時,海南省文聯組織文藝界做了深入學習,積極推動落實。《意見》內容具體、周密、翔實,肯定了近年來海南文藝事業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明確了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對繁榮我省文藝事業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中華民族之所以在歷史進程中挺過一次次的艱難險阻,靠的就是這種堅韌不屈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民族前進的力量。而這種精神的來源,正是一代代中華兒女創造的中華文化。要實現民族夢想、民族復興,必須繼續發揮文化的支撐作用。

      文藝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與文化傳播的最有力媒介。習總書記指出,文藝不是風花雪月的事,而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文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藝創作要接地氣

      海南日報記者:此次《意見》再次強調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對此您是怎么理解的?這一導向落實到海南,該如何踐行?

      王艷梅:文藝作品的生命力取決于作品是否接地氣、是否反映出人的真實生活與情感、是否為大眾所接受。

      海南地處祖國邊陲,是祖國南海的前哨,是黎族苗族同胞的聚居地。我們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南洋文化、黎族苗族文化,國際旅游島建設成果頻出,發展飛速,這些都是我們文藝工作者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在這片土地上,文藝創作有著豐厚的土壤,海南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當前,我們需要做的是,克服浮躁的心態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把追求社會效益、社會價值放在創作的首位,沉下心來,深入基層,扎根人民,把海南的人民,海南的天海、山水、土地間發生的感人故事,通過我們的文藝作品表現出來。書寫和記錄海南人民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光輝歷程和豐富的生活實踐,呈現海南本土特色民族文化、民俗風情,謳歌身邊涌現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海南好人等先進典型,讓普通百姓成為文藝作品的主要表現對象。深入到生產實踐、基層群眾中,以生動筆觸抒寫海南人民,以優美旋律歌唱基層群眾,運用和提煉群眾喜歡的語言、風格、樣式,創作出更多體現海南人民幸福生活、表達海南人民情感的精品佳作。

      文藝精品重在海南特色

      海南日報記者:《意見》提出,“要創作富有海南特色的文藝精品”。您覺得這里說的“海南特色”該如何理解,創作“海南特色”的文藝精品,應該向何處著力?

      王艷梅:剛才我談到,海南的獨特地緣、人文歷史資源、民族文化資源、自然資源等,都是我們的海南特色,而海南特色的文藝精品就是要反映上述海南獨有的、特有的東西。“創作富有海南特色的文藝精品”是海南文藝工作者重要的責任和使命,這個需要文藝界領導干部,主動去考慮,去設計,去找到合適的抓手,需要智慧,需要清醒的頭腦。這幾年海南文藝成果頻出,一些優秀作品得以在全國舞臺甚至走出國門展示,瓊劇《海瑞》、歌舞詩《黎族故事》等,在國家級評選中獲得很好的評價。緊扣海南特色,這是海南文藝創作一直以來遵循的一個方向。

      三年前,省文聯通過調研、篩選,確定打造六個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民族、歷史和紅色經典題材的文藝作品,經過三年多的創作打磨,目前都已全部完成。這“六個一”文藝精品工程是:一本書《光輝歲月——海南文學藝術大事記(1950——2013)》,該書共31萬字、近700張珍貴的老照片,歷時三年編撰,采用依時紀事的體裁,圖文并茂地記錄了海南島解放63年來文學藝術所走過的艱辛而輝煌的路程,該書在文藝界引起強烈反響;二是一部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從策劃到創作,歷經三年時間完成,該劇主創團隊集結了海南本土與國內優秀藝術家,由張萍擔任總策劃,王艷梅、王持久、陳道斌編劇,朱嘉禾、王艷梅作曲,王湖泉執導,2016年1月20日在海口首演,反響熱烈;三是海南歷史文化題材的美術創作工程,從選題、論證、研討到小樣設計、草圖觀摩以至到專家評審,經過兩年多努力,目前已經完成全部創作,并將在近期展出。四是一部30回長篇評書《瓊崖女子特務連》,從紀實的角度,真實地反映瓊崖婦女的感人革命故事,中國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中國文聯副主席劉蘭芳老師親臨海口錄制,已在海南廣播電臺全線播出;五是一部反映“中國夢”主題和海南三農題材的電影《愛在北緯18度》,目前已完成后期制作進入審查階段;六是一部由著名作曲家、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原作曲之一王燕樵,以海南民族民間音樂為素材編創的《椰島神韻——海南民歌合唱組曲》,也已在第四屆中國南方(海口)國際合唱藝術周亮相。

      文藝不是風花雪月的事,文藝精品的產生,得益于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文藝家嘔心瀝血全身心的投入。唯有真正去展示時代、探索靈魂,才能達到文藝作品的標高。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文藝創作良性發展。

      挖掘省外資源壯大文藝力量

      海南日報記者:您覺得當前我省在文藝隊伍的建設上還有哪些需要加強的?在體制機制上,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

      王艷梅:海南文聯下轄11個文藝家協會、64個掛靠社團,在這個隊伍中,有我們本土的文藝家,也有不同時期從內地到海南闖海的藝術家。由于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近幾年,藝術家“候鳥”人群源源不斷到來,不少名家、大家旅居海島,省文聯為此成立了旅居海南文藝家聯誼會。眾多的文藝工作者、文藝名家為海南文藝繁榮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近幾年,我們也在做激勵文藝創作的努力。在省文聯的推動下,2014年,海南設立了涵蓋文學在內的、幾乎囊括所有藝術門類的“南海文藝獎”。除此之外,我認為應當建立一個文藝創作基金,針對文藝創作項目和創作人才進行申報評估,給予創作前期的支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