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文學機構訪談 >> 正文

    訪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首任主席汪涌豪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2月26日14:49 來源:文匯報 李婷

      文藝評論應該擔負起社會的責任

      ——訪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首任主席汪涌豪

      “感謝大家給予我的信任,我深感責任重大和使命光榮。”昨天下午,新成立的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首任主席汪涌豪,用這樣的話表達當選后的感受。他說,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的成立,是本市文藝評論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繼往開來、開拓進取,切實加強上海文藝評論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本市文藝評論工作者齊心協力、共同推動上海文藝進一步繁榮發展、打造當代中國文藝評論高地的實際行動。

      汪涌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文化藝術的需求越來越大。文藝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載體和建構力量,而優秀的文藝批評也絕不應缺席。在整體的文藝事業中,文藝評論是與文藝創作同等重要的一翼。只有文藝創作和文藝評論兩者緊密銜接和良性互動,才能促使文藝事業健康而和諧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既高度重視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性,又特別強調文藝評論功能的綜合性,還特別指出文藝批評要有批評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一面鏡子、一劑良藥,是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這些重要論述切近文藝批評的實際,體現了對文藝批評的新要求與新期望。

      汪涌豪說,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的成立,是本市文藝評論工作繼往開來、健康持續發展的需要。上海歷來是文藝評論的重鎮,擁有自覺的評論意識和深厚的評論氛圍。幾乎每個時代、每個文藝領域,都不乏優秀的評論家及其群體,他們以時代精神為底色,以城市精神為特色,以文化個性為亮色,努力探索,銳意創新,形成了上海文藝評論的優良傳統,對推動上海乃至全國的文藝創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贏得成績的同時,上海的文藝評論也存在相對薄弱和有待改進之處。比如評論“發聲”的渠道和手段還不夠豐富多樣,人才的分布和培育還不盡合理。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期待,上海需要搭建優質高效的評論平臺。

      汪涌豪透露,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后,希望團結廣大的文藝評論工作者,以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為指導,以切實有力的文藝批評,對文藝作品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文藝評論之中,幫助公眾提升文藝欣賞水準。集合專家資源,加強不同藝術門類藝術評論家以及藝術家與評論家之間的交流。

      “有時文藝評論缺乏公信力,還有一個原因是評論者素養不夠,話沒有說到位。”汪涌豪說,文藝評論需要評論者對評論對象有深刻、全面、精準的認識。而眼下的不少藝術作品是跨界的,甚至加入了高科技等非藝術元素,這對文藝評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將擔負起文藝評論的社會責任,舉辦相關培訓活動,促進藝術跨界交流,鼓勵本市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寫出更多契合時代精神、直抵大眾內心的優秀文藝評論。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