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工業4.0銳不可當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1月15日10:45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趙新樂

      嘉 賓:安徽出版集團總經理 田海明

      主持人:中央電視臺《商界傳奇》主持人 溫夢欣

      “工業4.0時代”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里與“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列被稱為年度熱門話題。那么,在出版人的眼中,置身于工業4.0時代,對于出版行業、對于全民閱讀來說又有著哪些變與不變?1月7日上午,安徽出版集團總經理田海明做客“紅沙發”系列訪談,共同探討了在工業4.0時代的出版形態以及創新。

      轉型不忘出版初心

      “我想,從工業2.0到工業4.0這樣一個進步,應該是從自動化到信息化再到網絡化三者的高度融合與聚集。這種變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種趨勢和發展也是銳不可當。”這是田海明所理解和認識的工業4.0。在他看來,與工業改革一樣,出版業同樣進入了4.0時代。

      用田海明的話說,出版業的1.0時代是鉛與火的時代,出版業的2.0時代是光與電的時代,出版業的3.0時代是速與網的時代,而出版業的4.0時代就是云與端的時代。

      “我看到一些書刊和報紙對出版4.0的解釋,基本意思大致相同。”田海明表示,簡單來說,工業4.0時代的出版就是以出版的數字轉型為基礎,不斷融入一些新技術的發明和新的創造,以此更好地提升我們的閱讀水平、閱讀質量、閱讀范圍以及閱讀方式等。

      對于很多人提到的因時代改變而逐漸被人們所習慣的“淺閱讀”一說,田海明表示,盡管現在很多的閱讀被稱為浮躁的淺閱讀,甚至有人認為PC端、移動終端等沒有大塊時間的閱讀稱不上閱讀,“這種爭論沒有意義”。在他看來,只要是閱讀,只要閱讀者用心觀察、用心體會、用心感受,哪怕是零碎的時間一樣可以用來閱讀。“如果移動端用好了,這種移動的方式、這種體驗性的互動,也許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無論怎樣,我認為閱讀4.0時代只會給所有的閱讀者帶來更方便、更快捷、更快樂的閱讀生活。”田海明說道,這就是工業4.0時代在閱讀方式上的創新——不論用什么樣的方式,只要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樂趣、獲得知識、獲得智慧就是閱讀最大的成功。

      創作精品是不變的選擇

      新年伊始的圖書訂貨會上,安徽出版集團帶來了1500多套新書與大家見面,而原創圖書則成為集團出品圖書的亮點。在田海明看來,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對于出版人來說,提供更多更好的精品為讀者服務是不變的準則。

      作為出版人、讀者,田海明對于精品的認識有自己的看法。“從一個出版者來說,我覺得一本精品首先是它的內容,這其中還包括與時代共進的問題。其次是要選擇非常好的作者,從他的筆墨中、從他的字里行間、從他的內容表達上,給讀者帶來愉悅、帶來思考、帶來科學的認知。再次就是在傳承、裝幀等方面也要完美無缺。因為閱讀不僅僅是閱讀,還有交流與展示、享受與傳承。”

      2015年,田海明曾到紐約參加一些活動,他了解到很多人對中國的歷史、對中國現當代的經濟發展都有濃厚的興趣。在參加多個國際書展以及多種國際交流上,當地人對中國出版取得的成就表現出的震驚,使田海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出版內容也好、出版載體也罷,出版的方方面面就是中國科技進步等多方面的體現。

      出版的縮影表達了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因此國家對于文化、對于出版應該有更多方面的推進和引導。而對于出版人來說,推出精品是不變的選擇。

      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民間自發到政府倡導立法,全民閱讀工作近些年在我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田海明認為:“出版人首先應該是全民閱讀的倡導者,因為這是我們的使命所在、責任所在、擔當所在。”除此之外,也應該是引領者。

      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職業崗位不同、所閱讀的書、所體會到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出生于軍人家庭的田海明受家庭及閱歷影響,在過去的一年中讀了不少抗日戰爭的書籍,一本《朝鮮戰爭》他看了好幾遍。除此之外,關于中國的歷史文化、美術通史類的書籍他都有涉獵和閱讀。

      談及讀書的體會,田海明說:“最近看的一本書的作者認為閱讀有3種境界:讀書不懂、即讀即懂、讀懂書之外的東西。”在田海明看來,這3種狀態更能夠體現一個讀者包括作者的精神內涵。他認為,讀書就要倡導第三種狀態,不僅能讀懂,而且要讀出書之外的感悟。

      作為閱讀引領者,田海明一直身體力行。即便工作忙碌,他也會見縫插針、忙里偷閑地讀書。比如,早上起床之后看看簡短的文章,然后寫15分鐘毛筆字,回憶剛才看過的東西。用相對寬裕的時間重點解決自己迫切想知道或者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在書籍的選擇上,他建議大家盡量兩三本書交叉著看,一本書看累了換另一本書,這樣使自己的思維有所跳躍有所交叉。在讀的過程中,遇到好的文章好的片段要及時做好筆記,這種習慣他已經堅持了幾十年,筆記也做了十幾本。

      不僅如此,他還給自己定了閱讀目標:每年訂閱十幾本雜志刊物,每年要看十幾本書,每天都要翻閱報紙……“可能這是我自己職業、經歷以及愛好所需,每個人都可以結合自己的工作、學習,特別是年輕人要結合自己的奮斗目標設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在田海明看來,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什么、體悟什么、學習什么、獲得什么因人而異。但是,他還認為,真正的閱讀就是從書中的字里行間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幸福,而那些所謂閱讀的方式,也就不必太過計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