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李學謙:四輪驅動中少“提質增效”路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6年01月11日10:34 來源: 中華讀書報 陳香

      棋至中盤。今年,是李學謙在中少總社迎來的第十個寒暑。濃重的理想主義色彩和家國情懷是李學謙這一代人永遠也無法抹去的印記,十年光陰,身兼中國版協少讀工委主任和中少總社社長的李學謙,亦在中國少兒出版和中少總社踐行“出版報國”之夢想。

      十 年間,他將中少總社一手帶到12億發貨碼洋——中國少兒出版此前從未到達的高位,為中國少兒出版發展之途提供了一個標桿;他率領少讀工委的兄弟們出征博洛 尼亞,并在歐美大社強社林立的26號館與他們同臺競技,中國紅絢爛盛放,中國聲音在世界主流少兒出版圈不斷響起,中國少兒出版更是不斷融入世界主流出版圈 并逐步掌握規則;在中國少兒出版的十年征程中,他更是以他絕佳的判斷力和長遠眼光,在每個關鍵階段以重要思想和言論助推中國少兒出版的發展與升級。早在 2006年,他就意識到原創對中國少兒出版的重要性,號召中國少兒出版從“賣產品”到“賣產權”,“由傳統出版商向內容供應商轉變”;2011年,他將中 國少兒出版的發展之途歸納為從傳統出版商,到“少兒傳媒集團和少兒閱讀服務供應商”的躍升,并在內容運營的基礎上,升級為“少兒文化產業集團”。

      “出 版是個小行業,文化是個大產業,出版如果真正想要做強、做大,就必須跟整個文化產業聯系起來。在文化產業中,一方面,出版行業擁有獨立的形態和價值,另一 方面,可以為整個文化產業提供品牌、內容和創意的基礎。”言猶在耳,他的少兒出版兄弟已經紛紛易幟為少兒出版集團,極大提升了中國少兒出版的品牌溢價和運 營疆界。

      2014年,在審慎觀察中國少兒出版的發展模式,意識到粗放式的規模增長不可持續,要素投入、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負面效應高企之際,李學謙提出少兒出版的“提質增效”路,并成為少兒出版界的共識。而現在,他將給出這條道路的“四維”驅動力。

      “未來五年,將是中少社發展的關鍵時刻。能不能由量的增加,到質的飛躍,未來五年是關鍵節點。”躍升的基礎之一,是完成出版業態的轉變,由單一紙質讀物出版,向以紙質讀物為基礎的全媒體復合出版轉變,并通過這樣的轉變,滿足讀者分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李學謙給出的第二個驅動力,是要完成由閱讀產品供應商向閱讀服務供應商的轉變。“現在,少兒出版的品種已經不缺了,以后,在相同性價比的情況下,可能讀者會更在乎誰能夠提供更好的產品售后服務,能否獲得更多的互動、體驗,和表達。”

      第 三,由單一經營國內市場,到經營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轉變。李學謙的判斷是,現在,中國少兒出版的國際市場已在形成過程中。要實實在在完成此一轉變,李學謙 要求,國際業務收入應該在中少總社的營收中占到相當比重。所以,中少總社已然重建對國際部的考核標準,不僅僅要考核版權輸出的品種,還有收入。

      盡管早就具備了海外影響力和原創能力、企業實力,但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上,中少依然謀定而后動。“應該真正進入到別人的閱讀視野當中去,機構必須要融入當地的文化生活。十三五期間,我們會走這一步。”

      其四,則是要完成由少兒出版傳媒集團向以內容生產為核心的少兒文化產業集團轉變。十三五期間,李學謙要求,品牌授權、形象授權,包括產業升級和跨界生產,要有實實在在的動作,實實在在的收入。

      “在中少的十三五期間,所有的四個轉變都必須完成。完成的重要標志就是,實實在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李學謙如是說。

      他注意到最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的“供給策略”的問題。如何通過創新供給,去激活更多需求,也讓生產者獲得更大的收入,中少早在前幾年就已布局。如由產品供應者向閱讀服務者的轉變,中少大世界就是著眼于此。

      當然,傳統少兒出版業務還會實現可持續的增長,而且是創新供給的基石。

      李學謙對少兒出版一直有這樣的認識,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出版大國。從品種和規模來看,中國的少兒出版可以以“大國”呼之;然而,經濟工作中存在的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少兒出版中同樣存在。

      “少 兒出版同樣是一個二元結構的市場,城鄉壁壘、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之間的壁壘還沒有完全打破。雖然在北上廣深已經出現了閱讀的選擇困難,品種過剩,同時也 出現了個性化的需求,比如,在怎樣的場景下選擇怎樣的讀物,如睡前讀物等,但是,在一些不發達地區,包括不算太落后的地方,少兒閱讀的基本需求還未滿 足。”李學謙記得一次調研,到四川一個市級圖書館去參觀,少兒館架上還擺著教輔書,而且還是幾年前的。

      此次,中央提出的“十三五”的建議當中,就有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聯系到中國少年兒童閱讀不平衡的問題還很突出,則中國少兒出版的市場還很大,且任重而道遠。

      當 然,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工作安排應與十三五規劃銜接,并打下基礎。總體而言,李學謙要求全社達到10%的遞增速度。傳統出版定的目標稍 低,8%的增長;而在閱讀服務,李學謙提出的目標是30%以上的增長,“因為市場正在打開”;國際貿易、數字出版,均要求高于10%。

      現在,中少總社數字出版基礎設施的工作都已經做完,接下來就是如何實踐數字產品的市場化、商品化。比如紅袋鼠語音智能玩具、點讀筆等,是針對個人市場的;針對公共機構、團體用戶的數據庫銷售也在飛速啟動,如中少數字圖書館、中少視頻庫等。

      融合發展背景下,紙質讀物的生命力還會很強,但需要創新思維做傳統出版。“過去,傳統出版思維一直簡單認為,少兒出版是大眾出版的一部分,目標是大眾閱讀,把書印出來扔給市場就行,檢驗書在市場走得好還是不好,主要看實體店、電商、排行榜。但是,實際情況呢?”

      去 年,李學謙看到北京市一家重點小學的課程表,讓他大吃一驚。這張課程表上,首先是課堂教學,如語數外英體美等基礎課程;第二個層次是拓展課堂,包括融入學 科的閱讀與欣賞,如音樂閱讀與欣賞、體育閱讀與欣賞、數學閱讀與欣賞等,接下來,包括各種講座和社團活動;第三部分是實踐課程,考察各學科的知識在實踐中 的運用;第四部分是創新課程,如繪本劇、微電影等;第五部分是展示課程。

      由此,李學謙判斷,少兒出版還有更大的需求,重心在教育。而現在,我們的少兒出版與學校的基礎教育基本上是脫節的。“要通過創新供給來滿足這些需求。也許今后,我們會有針對學校和不同機構用戶的定制出版。”

      所 以,2015年,最讓李學謙欣慰的是,大世界實現盈虧平衡。盈虧平衡意味著,它為機構用戶提供的閱讀服務已被認可,原來設計的大世界的閱讀服務的商業模式 已走入正軌。“幫助學校建立書香校園,從閱讀環境測評、到圖書館建設,到校本圖書的配備,閱讀課程的開發、師資培訓,到閱讀效果評估,我們已有一整套工具 來幫助實現。”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