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各地文訊 >> 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正文

    陳晉:把毛澤東詩詞研究好闡釋好宣傳好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11月11日07:53 來源:中國作家網 陳 晉

      一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公開發表。這是我國思想文化建設中的一件大事。這個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創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豐富發展了毛澤東文藝思想,是指導新的歷史時期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自1994年成立以來,凝聚力量、培養隊伍,已經成為研究宣傳毛澤東和老一輩革命家詩詞文化和毛澤東文藝思想的重要陣地。我們要以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為指導,深入開展毛澤東詩詞的研究宣傳工作。

      比如,文藝創作和發展“為了誰”這個核心的老話題,實際上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聯系毛澤東70多年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馬克思主義者在這個根本問題上一以貫之的鮮明態度和與時俱進的發展脈象。毛澤東詩詞,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典范。毛澤東是偉大的詩人,首先因為他是人民的詩人。在他的詩作中,“人民”的形象,得到前所未有的張揚與提升。他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熱情謳歌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進步的磅礴力量和精神氣象。

      再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的重要論斷。中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統一。弘揚中國精神,就是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增強人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毛澤東詩詞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典范,是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的典范。他的創作從1915年第一首留下手稿的作品《吊易昌陶》起,始終跳蕩著兩個主題,一是救國興國,改變中國的夢想,一是昂揚進取,永遠奮斗的筋骨。關于毛澤東與中華美學精神的關系,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對這個問題我就不展開論述了。總之,毛澤東是時代的歌手。他的詩詞高揚民族精神的旗幟,把舍我其誰的歷史責任感,勇于犧牲、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奮發圖強的民族自信心,都體現得淋漓盡致。毛澤東利用古典詩詞的形式,賦予民族精神新的時代內容和獨創的意象,成為民族精神最璀璨的時代展現。

      毛澤東詩詞以其特有的藝術品格和藝術魅力,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發揮了影響深遠的“詩教”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先后20多次在講話中引用毛澤東的詩句,表達闡發重要思想觀點。這充分說明,毛澤東詩詞所蘊含的藝術追求與時代精神相通,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再如,中央政治局委員馬凱同志,詩詞寫得很好,他在2013年的一個講話中就說:毛澤東在中華詩詞發展史上創造了一個新的高峰,對現當代詩詞發展起了關鍵性作用,他還說,我深受唐詩宋詞影響,也受毛澤東詩詞的影響。總之,毛澤東詩詞,作為一種文化創造和文化現象,是我們今天推動文化發展的一種重要資源,要認清毛澤東詩詞特殊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影響,要樹立自信,真正把毛澤東詩詞和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研究好、闡釋好、宣傳好。

      二

      不斷增強政治自覺,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思想理論界的頭等大事,也是我們學會的頭等大事。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研究會工作有直接的指導作用,為我們在新形勢下開展毛澤東詩詞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并向全黨公開發布了《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央宣傳部還組織編寫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學習讀本》,對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指導思想、方向原則、目標任務,都作出了明確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學習貫徹這些文件、讀本,既是研究會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又是一項重要的業務工作。

      服務大局,把毛澤東詩詞研究宣傳工作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文章合為時而著”,學術研究只有胸懷天下,自覺反映時代要求,呼應社會需要,把政治性和科學性辯證統一起來,才能產生經得起歷史和現實考驗的學術成果。在這方面,我們要有充分的自覺意識。毛澤東詩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詩意表達,展現了崇高的革命精神與豪邁的民族氣魄,蘊涵著巨大的精神力量。深入挖掘毛澤東詩詞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汲取其中所蘊涵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推動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研究會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這次年會以“毛澤東詩詞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主題,就體現了站在時代的新高度,把握毛澤東詩詞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的努力方向。作為一個社會團體,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也是黨在文化領域、意識形態領域里的一個陣地,擔負著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職責,發揮著“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弘揚中國精神。我們要從服務這個大局出發,做毛澤東詩詞的研究宣傳工作,充分發揮毛澤東詩詞在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項靈魂工程中的作用。

      研究和宣傳并重,使研究更深入、更開闊,宣傳更多樣化,更具有針對性。我們的老會長賀敬之同志曾說過,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及會員應當是“毛澤東詩詞的研究者,毛澤東詩詞的傳播者,毛澤東詩詞研究和傳播的組織者、引領者”,這是對研究會工作的精準定位。我們要按照這樣的定位,來安排研究會今后各項工作。我們既要抓研究和提高,也要抓宣傳和普及。毛澤東詩詞和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是中國20世紀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文化創造和文化現象。這些詩詞是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的生動反映,同時又有豐富的美學和文藝學內涵。做到深入研究,就要以20世紀中國歷史和黨史為厚重背景,要有對客觀歷史發展規律的清醒認知,還要有對文藝理論的大體掌握,要有對文化發展大勢的準確認知。有了這些基礎,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堅持歷史分析和美學分析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不斷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為弘揚毛澤東詩詞文化提供穩固的學術支撐。我們要通過不定期召開專題學術研討會,嚴把年會論文質量關等措施,充分發揮會刊、通訊、征文評獎的引導和激勵作用,更好地承擔起組織、團結會員,引領研究方向的職責,引導和推動毛澤東詩詞研究不斷深化和拓展。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搞好、搞活毛澤東詩詞宣傳普及工作。在方式上,通過拍攝紀錄片、編寫教材及普及性讀物等方式,加強同詩書畫展覽、歌舞朗誦、影視傳媒、紅色旅游等領域的結合,擴大毛澤東詩詞的受眾范圍。在風格上,要力求準確、生動、通俗、活潑,使毛澤東詩詞宣傳普及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做到潤物無聲、春風化雨,讓大家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愿意接受、樂于接受。在渠道上,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主動占領互聯網等新媒體陣地,擴大毛澤東詩詞的社會影響。所謂針對性,一是要解疑釋惑,一是要對一些攻擊、貶損毛澤東詩詞的言論作出有理有力的回應。特別是要在互聯網上維護好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文化。

      三

      凝聚各方力量,進一步加強聯系與合作。注重與相關部門、相關機構的聯系與合作,是這些年毛澤東詩詞研究宣傳工作不斷推進,研究會影響不斷擴大的重要經驗。今后,我們要繼續堅持這個好的做法,努力做到內外聯動,形成合力,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進一步加強同兄弟學會、同相關文藝組織和學術團體的聯系與合作。如中華詩詞學會、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中華詩詞研究院等,在毛澤東詩詞、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領域都有廣泛影響力;各地方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是研究宣傳毛澤東詩詞的骨干力量;各高校的相關院所,則是我們毛澤東詩詞研究隊伍的重要人才庫。加強與這些學術組織、學術機構的廣泛合作交流,可以擴大研究會的群眾基礎和組織基礎,吸納更多優秀人才從事毛澤東詩詞研究,拓展理論視野,開辟研究領域,不斷擴大毛澤東詩詞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此外,我們還應當把眼光放得更遠,探索同書法界、繪畫界、影視界等文藝方面的學術組織的多方合作,創新“走出去”的有效途徑,使研究會工作的舞臺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好。

      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推進會員年輕化工作。近年來,隨著工作范圍不斷拓展,毛詩會的會員人數增加較快。但總體而言,會員的年齡結構并不均衡,60歲以上,甚至70歲以上的高齡會員比例較大。這些老同志是我們毛詩會的寶貴財富。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做好與他們的聯系溝通工作,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尊重和運用他們的研究成果。同時,我們還要著力加強在中青年學者中培養積極分子、發展會員的工作,吸收新鮮血液,補充新生力量,使毛澤東詩詞研究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研究會要利用各種方式調動、發揮中青年學者的學術積極性,把他們吸引、團結、組織到我們的隊伍中來。我們這屆理事會的構成,包括論文評選,就體現了這方面的考慮。今后要始終把這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爭取隊伍建設有明顯推進。在今后的學會年會論文評獎、學術討論發言等方面,都要向年輕人傾斜,多為他們創造機會,多為他們的脫穎而出補臺鋪路,搭建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要求文藝工作者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我們要以此為目標,繼往開來,不斷進取,更好地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成果、精神風范,在弘揚中國精神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