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家動態 >> 抗戰勝利70周年 >> 正文

    柳建偉:抗戰文學創作亟需整裝再出發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9月09日07:41 來源:中國作家網 柳建偉

      9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舉行了一次舉世矚目的大閱兵,二十多個中外軍隊的徒步方隊,二三十個中國軍隊的裝備方隊,沿著長安街自東向西,接受中國領導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10個空中機群也沿著長安街上空飛過,接受檢閱。這次閱兵被稱作勝利日閱兵。這個勝利日,是紀念中國軍民70年前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可以說中國這次閱兵的規模空前、影響力空前,彰顯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形象。

      今日的中國與70多年前被彈丸小國任意欺辱的中國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今日的中國應該也必須受到全世界的尊重。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明白,這種尊重的第一塊基石就是70年前中國軍民以傷亡3500萬人的代價,換來抗日戰爭的偉大的、徹底的勝利。

      中國從70年前抗日戰爭的勝利,發展到了今天,已經贏得了全世界絕大多數人的點贊。可是,中國的抗戰文學呢?在當今的世界,會有多少人由衷地為她點贊?

      70年來,中國的作家、藝術家不是沒有把筆伸向偉大的抗日戰爭,他們創作出的關于抗日戰爭的作品恐怕早能塞滿一個中型圖書館了,但這些作品幾乎都無法匹配抗日戰爭的偉大,這應該是個不爭的事實。

      偉大的中國抗日戰爭真的不能孕育出偉大的戰爭文學作品嗎?顯然不是,可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首先出在作家對抗日戰爭還沒有一個全面客觀、科學理性的認識。這種認識上的缺失,自然會導致作品缺筋骨、沒溫度。1936年,日本年產鋼鐵580萬噸,年財政收入30億美元,中國年產鋼鐵4萬噸,年財政收入4億美元。同年,美國年產鋼鐵8000萬噸,年財政收入1080億美元。日本比中國強大許多,美國比日本又強大許多,這是基本事實。戰后,美國單獨控制日本,1951年在舊金山與日本簽戰后和約,中國都沒受邀參加。1970年,美國向日本交還沖繩也就是古琉球王國時,順手把隸屬中國的釣魚島也交給日本管理了。

      粗粗列舉一些抗日戰爭與戰后的這些基本事實,便可知道中國打贏這場戰爭何等不易,便可清楚今日臺灣孤懸、釣魚島被日占領,是強食弱肉規則所決定的。中國作家對抗日戰爭的全面認識,目前已經具備基本條件了。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作家在長時間里,對中國人國民性在戰爭進程中呈現出的復雜性認識不足,表現手段膚淺單一。縱觀抗日戰爭的整個進程,確實能發現中國國民性令人扼腕的丑陋。戰爭進行的十多年中,國民黨軍隊投敵數50余萬,遠遠超過殺敵數40余萬,叛逃為漢奸的將領多達69個,連國民黨的副總裁汪精衛都投敵當了漢奸。全面戰爭爆發后幾年,國民政府還在支付給日本幾十年前的庚子賠款,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天才跟著美英對日宣戰。同時,在整個戰爭進程中,又到處可見偉大民族精神的閃光。淞滬戰場上八百壯士、華北戰場上狼牙山五壯士、東北抗聯的八女投江和楊靖宇戰死、長江邊上的石牌保衛戰、湖湘大地上的常德保衛戰,是這場戰爭中民族偉力奏出的不朽華彩樂章。這種復雜的戰爭狀態,在我們此前的抗戰文學中,是沒有好好表達的。

      偉大的抗日戰爭,已經勝利70年了。抗戰文學創作,亟需整裝再出發,亟需找到突破口,亟需創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否則,既對不起幾千萬軍民70多年前的流血犧牲,也對不起當下這個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