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家動態 >> 抗戰勝利70周年 >> 正文
我一直想找一篇我最早發表的文章,名字叫《鬼子投降了》,找了我所有的書和資料,都沒有收入。我只記得內容是這樣的,70年前這一天的下午,我在首長那里當通訊員,首長叫我去領老百姓給我們做的布鞋,他一雙我一雙。路程大概有十來里地,我走著去的。去的時候天還是比較亮的,回來的時候路過幾個村,村子里突然熱鬧起來,敲鑼打鼓扭秧歌。我說這是怎么回事?那時候還沒有電話,是騎兵送消息,老百姓說鬼子投降了。我說,啊,鬼子投降了。老百姓說,是啊,要不扭秧歌呢。我就跟著他們扭秧歌,大半夜才回去,首長說,你怎么才回來?你領的鞋呢?我才記得光看扭秧歌,把鞋給忘了。首長說,鬼子投降了,你以后也長大了,要好好地做革命工作。我對那天日本投降的印象就是這樣子的。我記得我寫了篇文章在哪里發表了,那是一個記者跟我要稿子,說我覺得你的發言挺好,你寫出來我給你發表。我說可以,但我有很多字不會寫。他說,那你說吧,我給你寫。后來發表了,他來找我,帶了二斤白薯,還拿了一個小西瓜,他說這是稿費。我說,你寫的,我說的,咱倆一人一半吧。他說我不要。
抗戰勝利的意義給我的感覺是多重的,70年前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只是打敗了日本,更重要的是結束了中國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小時候在天津,那里有很多租界,法租界、英租界,占著中國的地方,每一個租界都掛人家國旗,那時候我還不懂,后來年齡大了,覺得在中國的地方掛人家的國旗,這是一個民族的恥辱。所以,八年抗戰結束了一百多年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侮辱。
延安整風以后,精兵簡政,我這樣十四五歲的孩子都讓回家了,家里人不讓我在家里待著,怕被日本鬼子抓去。我就去天津舅舅家,人家也沒法養活我,我就到處找活干。正好一個礦場在招工,當時招工就有飯吃,人家嫌我小,不要我,我求人家才收了我。我們坐一艘拉礦石的船從青島到日本培訓,同船的有當時日本人抓的勞工,日本人在船外掛一個東西,中國人在那里上廁所,掉下去就死了。有一天我上廁所遇到一個老頭跟我說,我年紀大了,回不去了,你回去跟我家里人說,“我是郵差,給人送信的時候日本鬼子把我抓來了,我給人家送了一輩子信,現在我自己被抓了,沒人給我家里送信了,你要是能回去,就給我家里送一個信,告訴他們我被抓了”。
我們在電影里看的都是大規模的侵略,像這種小的對個體的傷害是無法想象的。所以當一個國家被人家侵略,老百姓所受的傷害是沒法想象的。因此,抗戰時中國老百姓的抗戰決心、勇于殺敵的決心在世界上都是數得著的。抗戰歷史的經驗和黨的教育使我成長為一個比較有用的人,但我沒有做出多少貢獻,我覺得遺憾。今天,我希望那種堅決抗敵的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不要被磨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