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家動態 >> 抗戰勝利70周年 >> 正文
我們“80后”,生長在和平富足的年代。我們的世界里沒有饑餓、沒有戰爭。對戰爭的殘酷,對民族被侵略的憤怒,我們沒有真切地體會過。只是從書本里,從一組組的數據里,得知日軍侵華時的情況,得知當時的慘狀。
我知道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我知道“九·一八”事變中,日軍殘忍地殺害了大量無辜百姓; 我知道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血腥與殘暴;我知道平型關戰役中,我們犧牲了多少人;我也知道臺兒莊大戰打得多激烈,我們付出了多少代價,才換來戰爭的勝利,換來日本無條件投降。
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從書本上了解再多,也沒有親歷現場來得震撼、來得直接。70年前的戰爭現場我無法親歷,但現在的我,可以去那片記錄了日軍侵華罪證的土地,祭奠革命烈士的英魂,祭奠遇難的同胞。
在我知道“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事件時,我就很想去沈陽、南京; 去“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用腳步丈量那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用雙眼去記錄被日軍殘忍殺害、血腥虐待的同胞們。
可是,我卻一直不曾行動,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每每想到要踏上那片土地,內心深處便會涌出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傷與痛苦。
并不是想要遺忘那段恥辱的歷史,只是還沒有做好直接面對的準備。
我時常在問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做好準備?可卻一直無法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直到中國作協組織網絡作家“走進抗戰歷史”,我才知道我一直都準備好了,只是需要有人推我一把。
2015年6月23日,從盧溝橋開始,我走進了那段我想了解卻又不敢去碰觸的歷史。
列隊滄桑古橋邊,穿越時空見烽煙。站在盧溝橋上,看著那些形態各異的獅子,我在想這些獅子經歷了多少炮火?染了多少鮮血?看到了多少死去同胞憤怒而痛苦的神情?是不是也像現在的我們一樣痛恨?痛恨自己無法阻止日軍入侵,無法挽救死去的同胞?
站在盧溝橋上,我痛恨?勺哌M“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我卻連痛恨的力氣都沒有了。從看到第一幅遇難同胞的照片開始,我的眼睛就開始泛紅,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沒有親自走進紀念館,沒有親眼看到那些照片,沒有親耳聽到解說員解說當時的歷史,你就永遠無法體會那種沉重的悲傷。
從盧溝橋開始,一路走過“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平型關大捷遺址、臺兒莊大戰遺址、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我看到太多,也聽到太多,日軍侵華的暴行、死去同胞的慘狀,奮力抗爭的英雄烈士……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我看到的、聽到的用筆寫出來,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知道日軍的殘暴,知道那些為國捐軀的愛國人士,知道那些死在戰場上的烈士英雄!
只有用文字將這一行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讓更多人知道這一段歷史,才能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