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文學界紀念楊憲益百年誕辰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5年02月11日09:09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曉晨

      位于北京小金絲胡同的外文局宿舍,是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專家、詩人楊憲益最后居住的地方。在這里,他與夫人戴乃迭度過了相濡以沫的時光,與登門拜訪的朋友、學生談天說地;也是在這里,他手不釋卷,譯著無數,甘做人類文化的使者,直到生命盡頭。2月9日,楊憲益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主持紀念座談會。來自各地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及楊憲益親屬與會。

      楊憲益是我國著名翻譯家,他自翻譯之初就立志于通過翻譯彰顯中國文學偉大經典的世界性意義,并為此付出畢生精力。他與戴乃迭一起,將《離騷》《史記》《漢魏六朝詩文選》《長生殿》《聊齋志異》《紅樓夢》等古典文學譯成英語,同時翻譯了《魯迅選集》(四卷本)和《白毛女》《青春之歌》等現當代文學作品。此外,他還將《荷馬史詩》《羅蘭之歌》《蕭伯納戲劇選》等外文作品譯成中文。其中,《紅樓夢》英譯三卷本,可以說是楊憲益翻譯生涯的一座豐碑,這個譯本直到現在仍是《紅樓夢》最受信賴的英譯全本。

      鐵凝在致辭中談到,當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顧楊憲益先生的成就,不得不感嘆先行者篳路藍縷的孤寂和堅定,不得不感嘆一個人竟有如此的力量和才華,跨越文化和語言的千山萬水,將一個古老民族最為深長微妙的思緒和情感傳達到遙遠的異域。一個杰出的文學翻譯家必是一個博雅的文化學者,必定對他出發和抵達的語言有著深湛、精確的理解力、感受力和運用能力。

      翻譯對于楊憲益來說,不僅是興趣、職業,更是使命和理想。鐵凝說,楊憲益一生翻譯了一千多萬字的中國古典文學和現當代文學作品,這些譯作使世界各國特別是英語國家讀者,有機會欣賞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學。除此之外,他還將大量外國文學名著翻成中文,拓展了中國讀者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語言,從不同層面不同程度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發展進步。他的業績、他的精神都啟示我們,越是要走向世界,就越需要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當今時代,我們要高揚中華文化的主體性,滿懷自尊和自信地加入到世界文化對話中去,以精彩的中國故事和美好的中國精神充分體現中國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

      座談會上,屠岸、葉廷芳、文潔若、謝飛、黃喬生、范瑋麗等人先后發言,他們回顧了與楊憲益交往的舊事瑣憶,尤其提出他的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堪為一代知識分子的典范。楊憲益以一顆赤子之心面對祖國和人民,葆有不滅的信念和理想,被稱為“翻譯了整個中國的人”,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楊憲益與戴乃迭的愛情如夢幻詩歌般美好,而在學術研究、文學翻譯領域,他們又是珠聯璧合的伙伴,他們的琴瑟合鳴已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傳奇。紀念楊憲益百年誕辰,不止于回望他的生平和成就,更重要的是引起更多更深入的思考: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發展翻譯事業,后人又該如何紀念和傳承老一輩學人留下來的優良傳統和文化精神。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