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各地文訊 >> 正文

    在大地上書寫 在人民中放歌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1月20日09:12 來源:光明日報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正在經歷市場大潮和社會改革雙重洗禮的文學藝術創作,指明了方向。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促進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文藝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電視電話會議于11月19日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會議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握中國精神這個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扎實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提升思想和藝術境界,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近日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國文藝戰線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尋找帶著泥土氣息的文藝道路,探索符合時代精神的創作方向。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無一不是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創造;無一不是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筆端。正是對人民的熾熱感情和真誠敬意,賦予了經典作品穿越歷史的能量和動人心魄的偉力。

      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回歸生活、深入基層永遠是優秀文藝作品的基本前提和共同規律。正如詩人陸游所說,“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基層生活有最鮮活的實踐成果、有最震撼的發展變化、有最淳樸的民風民情、有最生動的社會場景,有最接地氣兒的語言和最動人的故事,有最樸素的真理和最豐沛的情感。這里見微知著、滴水藏海,只要認真捕捉,就能聽到改革旌旗獵獵、文化細語喁喁,就能聽到時代的濤聲和歷史的回響。能否捕捉到這一切,決定著一部文藝作品的視野、筋骨與內涵。

      人民群眾的情感與訴求,需要文藝工作者觸摸和感知;隱藏在廣闊社會實踐中的素材與靈感,等待著文藝工作者的挖掘與發現。因此,對作家與藝術家而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既是一次學習、一次檢驗,又是一次探尋藝術創新規律、汲取豐厚創作營養的機會,一種重新打量藝術、重新打量生活、重新發現自我的可能性。文學藝術工作者應借這樣的機會,投身基層一線,在大地上書寫,在人民中放歌,對社會現實進行密切的跟蹤與記錄,對文化潮流進行敏銳的把握和捕捉,對社情民情進行深入了解和集中反映,對時代風貌、民族精神進行揭示和弘揚,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不斷開創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嶄新局面。(相關報道見4版、7版) (本報評論員)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