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家動態 >> 文藝工作座談會 >> 正文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系列談
在中華民族最接近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關鍵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藝事業的 高度重視,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殷切關懷和信任。習總書記的講話在親切樸實話語里,蘊含了對當前文藝事業現狀極為明晰的了解和睿智清醒的洞察,牽涉到當前文 藝發展的各個方面。這次講話和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樣,對當下和未來中國文藝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習總書記特別 就文藝和市場經濟的關系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當市場的奴隸。確實,如何正確處理文藝和市場的關系,已經困擾我們十幾年了。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國家一時還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文藝的發展,許多文藝機構和單位不得不破墻開店,以商 養文。面對市場經濟的突然來襲,文藝有點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對。最近十來年倡導文藝市場化、產業化的呼聲不絕于耳。文藝的屬性,究竟是提升我們品格的精 神產品,還是一味追求盈利的一般商品,究竟是點亮我們心頭光明給人溫暖的火把,還是麻痹污染甚至毒化我們心靈的精神毒品,是不是文藝走市場就一定要以犧牲 文藝的真善美為代價。文藝確實存在著“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的可能和危險。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澄清了困擾在我們心中的疑慮,說出了長期積壓在我們 心頭的心里話。
長期以來,我們的藝術從屬于政治,給藝術的發展造成了許多悲劇性、災難性的后果。并且在時過境遷以后,大量的藝術作品淪為時代淘汰的廢品,無人 問津。鄧小平在總結中國文藝發展歷史經驗教訓的時候明確提出,不再提文藝從屬于政治的口號。市場的出現,為藝術掙脫政治的奴仆、從屬的依附關系提供了巨大 的動力,為藝術自身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生長空間,使藝術煥發了嶄新的活力和生機。一是市場帶來了多元多樣的藝術需求,使藝術創作變得更加多彩多姿,極大地改 變了以前藝術題材藝術風格相對單一化的貧乏局面。二是市場藝術興趣的不斷轉移,市場審美潮流的多變,迫使藝術家不能再躲在象牙塔里自命清高地孤芳自賞,藝 術變得更貼近大眾和市場。這在電視劇創作領域最為突出。三是大量資金涌進市場,適應市場的藝術獲利巨大。一部電影幾億、十幾億票房的收入,在今天已經不是 當年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好萊塢神話,而成了中國電影市場期盼已久的活生生現實。一部黃金時段播出的通俗電視劇可以讓萬民空巷,讓主角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眾情 人。美術市場異軍突起,已經使得中國畫家的藝術品價位進入了世界拍賣市場的翹楚。僅以2011年而言,全世界45萬個藝術家中,張大千、齊白石領頭。藝術 如此十幾倍、幾十倍的增值空間,一方面吸納了大量社會游資,更重要的是,極大地刺激了藝術家的創作積極性。據不完全統計,近來每年新出版實體長篇小說 3000部,新創作電影500部、電視劇15萬集、舞臺劇4000臺。可以說,與藝術題材風格多樣化相伴,藝術創作的數量進入了一個空前增量期。藝術市場 很快越過了饑渴的年代,跨進了小康,乃至過剩時代。
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了過度市場化給藝術帶來了巨大傷害。文藝當然要走市場,要盡可能引進一些產業要素,但市場不能“化”,產業也不能“化”。 資本生來追逐利潤,具有為了利潤不惜一切的天性。市場和作為精神產品的藝術,并不總是那么協調的,甚至會產生激烈的沖突。特別是市場經濟利益驅動的原則, 處理不當,就會異化藝術特有的精神和品格。所謂的藝術“三俗”,就是過度的藝術市場化、商品化,瘋狂無度追求利潤導致的必然惡果。市場目標的利益最大化, 決定了其整個過程的利益驅動,充滿激情的追求投入與產出比例的最大化,而不會去關注市場以外的人的靈魂、精神建設,也不會去同情幫助失敗的弱者。市場不相 信不同情弱者的眼淚。正是這種目標和追求,埋沒、葬送了我們不少有才華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年輕藝人,為了表演的激情狀態,不惜吸食毒品;某些電影為了高票 房,不惜以色情、血腥的暴力去媚俗。習總書記還在講話中明確要求“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在文藝不恰當、無節制的市場化過程中,藝術 家自身欲望瘋狂膨脹,金錢的欲望成了有些藝術家創作的希望所在。藝術的目的不再是對靈魂和精神的積極作用,變成了不擇手段的斂財、分錢,很少顧及文藝作品 最后質量的精粗優劣。2008年我向《文匯報》提供了文化包工頭現象的一些材料和想法。事后于同年12月29日《文匯報》刊發了《文化包工頭壟斷舞臺劇制 作》的重要新聞。在新聞中,我直言不諱地批評了某些大導演已經成了文化包工頭,帶著御用團隊,以壟斷的群體編織利潤的流水線,把新戲成本節節推高的現象。 其實在其他文藝創作里,這樣的現象同樣存在。少數明星、大牌一次掠走創作成本的60%至70﹪;中國作曲家稿酬普遍遠高于國外同行;電視節目、電視劇不得 不為收視率取消高品質的專欄和作品;電影領域,劣幣驅逐良幣,已經見怪不怪……時至今日,文化領域劣質市場的負面殺傷力,已經顯露無疑。
藝術要有一定的市場意識,但更要有自主意識,強化藝術的自身規律。尤為重要的是,要按照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要求,強化文藝和人民的血肉聯系, “文藝要反映好人民的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把真正浸透著我們才華、心血和智慧的,充滿時代精神的優秀藝術作品,獻給我 們偉大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