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主辦的全國校園文學工作會議暨常務理事會日前在京召開。會議圍繞在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的背景下語文課程中的文學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等問題,以及校園文學工作如何加大力度、開拓深度、提升高度進行了探究和交流。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認為,當下在青少年閱讀中存在著文學經典不被重視的現象,應該加強文學經典的閱讀指導,特別要關注當代文學的作品。閱讀關乎民生,關乎國民素質的提升,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校園文學活動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積極開展富有活力的文學教育活動。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顧之川談到,語文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教育改革要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包括文學素養。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國內外高考語文考試改革有著類似的趨勢,比如強調批判性思維能力、實用性閱讀寫作能力,倡導跨學科跨領域的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多讀多寫,讀懂寫活,是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因而校園文學要發揮它的獨特作用,不一定人人都要當作家,但是每個人都需要文學的素養。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吳思敬表示,今后的工作既要積極為學校開展校園文學活動搭建平臺,又要發現典型,推廣經驗,以此推動、引領、指導學校的文學教育或者語文教育、學校文化建設等,同時做好理論總結。
據校園文學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王世龍介紹,2014年將重點開展三項重要活動。一是舉辦第四屆全國校園文學高峰論壇和校園文學成果展覽會。二是首次舉辦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文學課堂”展評活動。三是開展共建“文學校園與文化強校建設示范基地”活動,建設一批校園文學課題研究示范學校、文學教學示范學校、文學新苗培養基地、校園文學名師工作室等,為落實教育根本任務作出新的貢獻。 (欣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