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理論探討 >> 正文

    藝術品市場需集聚產業合力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8月12日09:30 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3春拍已近尾聲,從成交率和成交金額來看,持續低靡的國內藝術品市場似乎正在理性轉暖。在這種形勢下,隨著藝術品市場的日漸擴大,如何將市場中的各個環節有效結合起來,形成互補合力、集聚產業合力是眼下需要關注的問題。

      整合不力的藝術品產業鏈

      盡管中國藝術品市場近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但這個市場始終未形成產業鏈體系,僅僅處于單個群體的自由發展期。尤其是同藝術交易相關的衍生品、倉儲、物流、保險等一系列相關行業僅僅處于起步階段。

      以藝術品倉儲為例,隨著國內藝術品行業的發展,各類藝術品博覽會、藝術品展覽頻繁舉辦,藝術品行業對于作品倉儲的需求越來越大。在藝術機構、畫廊、美術館,以及私人藏家逐漸增多的情況下,國內卻缺乏與之配套的、專業的藝術品保管環境。“我們現在對于倉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國南北地區收藏條件不一樣,而一些藝術品對于控溫控濕的要求極高,一般的私人儲存已經很難達到要求。”北京德美藝嘉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董藝說。

      值得注意的是,藝術品倉儲的進入門檻非常高。由于需要特殊保管的藝術品的價值一般都非常高,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都很致命,在目前國內藝術品運輸行業保險相對缺失的情況下,就近保管成了最佳選擇。但是,與一般物品倉儲相比,藝術品倉儲對硬件要求非常高。藝術品保管庫不僅要注意溫度、濕度,還要防蟲防蛀,一些古董級別的藝術品還要防氧化。可見這個還處于初期的產業需要更多的探索。

      另外還有一個產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就是藝術衍生品。國家文物局的調查顯示,目前大陸衍生品產值超過500萬元的博物館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兩家,這和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年的衍生品營業額在6000萬元左右、英國TATE博物館商店年銷售額3億元至5億元、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商店年銷售額5億元至7億元相比差距甚遠,這說明大陸藝術衍生品市場處于初期階段,同時也表明擁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藝術衍生品市場目前還在起步階段且十分混亂,這個市場在慢慢往高端發展,但現在高端產品仍偏少。”雅昌文化集團華東運營中心總經理戴虎如是說。

      除此之外,國內藝術衍生品還沒有形成規范的體系和標準,更沒有品牌。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形態參差不齊,有著很強的隨機性。在國外,藝術衍生品的開發、生產、銷售是一個非常成熟的體系,比如紐約的MOMA,不僅吸引了大量來觀看展覽的人,同時在藝術品商店里面選擇衍生品的人也非常多,甚至此類藝術商店已經以連鎖的形式出現。在國外,藝術衍生品已經在公共美術審美的形成過程中擔當了重要角色,觀眾都非常重視版權、愿意為版權付費,這或許就是國外跟國內的差距。

      缺失部件的鏈條

      除了不完善的一二級市場與剛起步的領域,中國藝術品產業鏈還缺失了很多組件。

      藝術品保險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零件”。有業界專家曾經說過,中國藝術品保險市場有18億元蛋糕待開發,盡管市場如此巨大,但眼下中國的藝術品保險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就在2012年,全球最大保險集團安盛保險與中國天平汽車保險公司達成協議,以整體交易對價約為39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其50%的股份,未來以合資方式共同開拓中國市場。自此,安盛藝術品保險正式進入中國。隨后,安盛在中國做了幾個展覽項目,其中兩個最大的是奧賽美術館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開館展,以及大英博物館在國家博物館做的外銷瓷的展覽。但提出投保需求的還是國外展覽方。“國外保險概念比較強,買了藝術品還沒等送到家就會想到保險。而國內的情況是,只有出了事情才有人想到保險。可見,在國內,保險意識的養成還需要時間。”安盛保險公司亞洲區域經理孫貴珍表示。

      為什么需要藝術品保險?簡單來說,有助于減少藝術品出險后給個體造成的損失,有助于藝術品市場規范的鑒定體系的建立,以抵御贗品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藝術品保險市場發展得很成熟的西方國家或地區,都有著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從藝術品估值到拍賣、運輸、儲藏、保養、維修和修繕,每個環節都由專業的商業公司完成,保險公司需要做的工作很簡單。例如,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地歷史悠久的教堂,不僅整個教堂可以作為古董進行投保,內部的壁畫、玻璃等也都進行了投保,一旦出現問題,修繕由專業公司完成,并且具體金額可向保險公司理賠。

      反觀中國的贗品笑話已然鬧了不止一次,從“金縷玉衣”的驚天騙局,到“××造”的橫行都指向了一個問題,中國藝術品產業鏈在法律、法規方面的嚴重缺失,使得整個體系處于無序狀態,監管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成了空白。

      此外,如今藝術品金融的尷尬現狀,也正是藝術品產業鏈不健全所致。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到今天,一定會沿著商品化、資產化、金融化、證券化這么一條路走下去。正是由于在中國藝術品資產化這條路還沒有夯實的前提下過度金融化和證券化,才引發了藝術品市場各個層次的問題。

      政府+市場模式前行

      2012年是國內藝術品市場調整的一年,而今年春拍的回暖似乎又告訴人們這個市場的力量與前景。到底如何整合藝術品產業鏈系統?“我認為其中第一個要解決的是我們的政策導向。盡管這幾年國家對文化開始重視,但相比其他產業,文化產業政策還在摸索之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文化的意義和文化的力量可以從多種層面上顯現出來。如果沒有這個認識,文化的價值就不能充分體現。”北京畫廊協會會長程昕東表示。

      除了政策之外,要將產業鏈整合妥當,還需要產業鏈內各方的努力。而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加速發展,行業內在的發展動力,也促進了藝術品產業鏈各個部分的完善與國際化。如藝術品定制、藝術品典當的試水。今年獲得發改委支持的藝術品典當項目終于在上海開花——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與東方典當行聯合開展了藝術品典當的業務。與此同時,浙江溫州也啟動了古玩抵押貸款業務。為業界呼吁已久的藝術品估值體系改革正在深入,“政府+市場”兩條腿走路的模式日漸清晰,這將給整個藝術品市場帶來重大影響。

      此外,藝術品保稅區的出現也使得藝術品保稅服務登上舞臺。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就在年初開始為藝術品快速通關、保稅倉儲、保稅展示、外匯留存等提供服務,這也等于直接擊中當前國內外藝術展覽的軟肋。據了解,使用中心服務的藝術品展商,在引進海外藝術品展覽或參加海外藝術展時,可以不用繳納高額的藝術品押金;如果在海外展覽期間獲得了銷售意向,展商可以就地實現銷售,只需要事后回國向海關補報出口費用即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