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家動態 >> 正文

    曹景常:網絡時代青年報告文學作家寫作的幾點思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7月02日10:04 來源:中國作家網 曹景常
    青年作家曹景常青年作家曹景常

      人們都習慣把報告文學稱為文學的“輕騎兵”,而如今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網絡時代,報告文學這支“輕騎兵”的馬蹄,能否在生活的大道上凌云飛度,與鼠標的點擊和手機拇指輕動的發送速度一較高下呢?

      毋須諱言,網絡時代對傳統的報告文學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一大部分青年作家,尤其是80后、90后的青年作家,都被網絡小說所“招安”。傳統意義上的報告文學,在網絡時代顯得是那樣的落寞,人們在用手機閱讀各種穿越小說的時候,還有幾人能像當年爭相閱讀《哥德巴赫猜想》那樣去關注報告文學呢?報告文學能否像小說一樣躋身網絡閱讀之列呢?我想,如何在網絡時代讓報告文學重振雄風呢,這是青年報告文學作家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命題。

      對報告文學誕生原因,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有過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每一時代產生了他的特性的文學。‘報告’是我們這匆忙而多變化的時代產生的特殊的文學樣式。讀者大眾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變化,作家迫切地要將社會上最新發生的現象(而這差不多天天有的)解剖給讀者大眾看,刊物要有敏銳的時代感,——這就是‘報告’所由產生而且風靡的原因。”

      應該說,茅盾先生的這段論述是很精當的。

      是啊,“讀者大眾”,是要“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變化”,而我們的作家呢?當然是“迫切地要將社會上最新發生的現象(而這差不多天天有的)解剖給讀者大眾看”。

      而這段論述,放在當下,我想應該還應該有新的內涵和理解。試想,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多媒體的并存并高度繁榮發展,使得人們每天都在海量的信息裹挾之中。現代人不是缺少信息,而是要學會如何選擇信息。那么,我們的報告文學也就面臨如何創新,以適應時代發展與進步的嚴峻的挑戰。應對這樣的挑戰,應該也必須要突出報告文學與生俱來的三個特性中“新聞性、真實性、文學性”中的“新聞性”,以最快捷的反應,以最新穎的視角關注生活!

      我們知道,重大的突發事件,往往是新聞性最強最突出的,比如非典、汶川地震,這樣重大的題材,寫出來的作品成功幾率相對就會大的多。因此說,好的報告文學作品,首先是要題材選擇正確,是作品成功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當然,這里所說的題材選擇正確,并不是說非得要緊緊盯住重大的突發事件或者是社會熱點新聞,而是說選擇最能引起人們共鳴、也是自己最熟悉、最能把握好的題材,這樣的作品才能保證其真實性、新聞性和文學性三者并重。

      在正確選擇了寫作題材后,如何寫好報告文學作品,在網絡時代也是一個全新的命題。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用來閱讀的方式越來越多,而用來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這種情勢下,報告文學作品要想抓住讀者,就必須更新觀點,改變寫作方式,要在極短的篇幅內將傳遞的信息量,做到最大化;同時在寫作手法上也可以向那些網絡小說學習,在保證作品真實性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報告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和可讀性,不僅僅要在題材上選擇那些社會最關注、最能體現時代性的,而且在語言風格風格上,盡量貼近生活貼近讀者,這樣才能讓報告文學作品成為人們喜愛的作品。

      因此,我認為青年報告文學創作,應該極力突破傳統報告文學的窠臼,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讓報告文學真正擔當起為時代發展進步搖旗吶喊,乃至是大力的推動作用。

      我想,這也是青年報告文學寫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