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家動態 >> 正文

    周鴻:記錄平凡人生的精彩瞬間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7月02日10:02 來源:中國作家網 周 鴻
    青年作家周鴻發言青年作家周鴻發言

      農民種地,工人做工,世上三百六十行,每個職業都是為其他人服務的,作家也是這樣,通過文學創作服務社會的同時也體現出自身價值。與詩歌、散文和小說相比,報告文學更直接地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作為一名記者和作家,寫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報告文學作品是份內事。近年來,我一直在記錄平凡人生的精彩瞬間。

      報告文學不是表揚,也不是批評,而是真實地記錄。寫一個人,需要關注其心靈曾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我們身邊的人大多是平凡的人,這些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做的一些司空見慣的平常事,有時卻能讓我們深深的感動。

      能夠感動常人的,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件,而是細微小事,這些小事像山野里的花兒散落于生活之中,隨時進入視線,讓人感到溫暖。今年新年前,領導要求下基層采訪新年安全生產,我去了消防支隊,想看看在舉國上下歡度新年的時候廣大消防官兵是怎樣過年的。我推開值班室的門,竟然看到一位粗壯的漢子手戴頂針兒捏著針、翹著蘭花指飛針走線縫補消防戰士穿破的訓練服。現實永遠比小說更精彩,更在意料之外。我當即決定采訪他,連題目都自動跳出來了,就叫《縫縫補補過新年》。當時《中央八條規定》剛出臺,其中有厲行勤儉節約的內容,這篇稿子應該是編輯需要的。開始這位班長不愿接受采訪,說給戰士們補衣服是常事,隊里每個人都會,戰訓服1400元一套,縫縫補補能給企業節省經費,沒啥新鮮的,不值得寫。我就換個角度問他為啥翹蘭花指,是假裝東方不敗嗎?他同事看他嘴笨,就替他說:他的手在救火時受了傷,筋腱斷了,小指伸不直。我一聽,趕緊看他手心,兩寸長的一道疤,觸目驚心。這就更得寫了,這人樸素、本分、直爽,不光會補衣裳,還是英雄!果然不出所料,這篇稿子在《中國石化報》很快發表了,還配了圖片,反響較為強烈。

      近年來,利用八小時以外時間,我還曾寫過《老八路甘當“破爛王”》,說的是一位78歲的老八路從孤兒變成戰士,發誓要用一生的時間報答黨的恩情,用誠實勞動回報社會的故事;寫過畢業于清華大學,年過七十卻像孩子一直純真的王義豹退休后翻譯出版了十幾本科技類圖書的故事《譯者王義豹》;寫過《小巷總理王金琴》,一位看著別人有難處不伸手幫忙就心里難受的社區工作人員;寫過《活寶周建政》,現代化特大型國企中的普通員工;寫過《鄉土文化的守望者辛惠然》,鄉鎮文化站站長;寫過身家過億卻布衣素食悄悄為鄉村鋪路、修建小學校的企業家……采訪、寫作,在不斷的采寫過程中也看到了人世間的真善美,讓我感動,讓我受教育、受鼓舞。

      作為中青年作家,寫作過程中自然會產生一些困惑。曾經長期關注一位年過七旬、學了五十年雷鋒的的志愿者。五十年來,她曾失去愛子、失去愛人、身患白血病,但是,在理想和信念的支撐下,她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向雷鋒學習,她說,這輩子就干這個。而我最大的困惑在于:我怎樣去記錄下這平凡人的偉大壯舉,才能讓八零后、九零后以及零零后的青年人看了能夠感動,而不是覺得在看一個現代紅色神話傳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