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25年第4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何不重提“新浪漫主義”寫作呢?
一位作家朋友推薦讀徐訏的小說《鬼戀》。讀罷詫異,這篇作于90年前的小說不僅沒有陳舊過時的跡象,反而歷久彌新,從句子到對話到人物形象,如此現代和時尚。如果要為20世紀選100部中篇小說,《鬼戀》應赫然在列。遺憾的是,對于當年與沈從文、廢名等齊名的徐訏我們今日卻很陌生,還好,只要是經典總有重新“出土”的那一刻。五四時期,徐訏被稱為“新浪漫主義”寫作的代表人物,其浪漫主義既有精巧的現代包裝,又滲有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成分,是對中國傳統浪漫主義的超越。讀《鬼戀》,會想起電影《人鬼情未了》,會想起《聊齋志異》,終究發現,《鬼戀》似乎比它們更純粹、更高級。《鬼戀》探討了一個關于愛情的永恒問題:我們如此深沉的愛究竟在愛什么?小說中的徐先生給出了答案:“我感到你是超人世的,沒有煙火氣;你動的時候有仙一般的活躍與飄逸,靜的時候有佛一般的莊嚴。”無疑,沒有世俗主宰的愛情是浪漫和純凈的,這種浪漫和純凈動人千年。當然,《鬼戀》的卓越之處在于,它為純凈而熾烈的愛唱響一曲悲情挽歌。
學者吳義勤認為,徐訏的小說真正為我們拆除了“雅”“俗”對峙的樊籬,突破了“雅”“俗”的壁壘,完成了“大雅”與“大俗”的轉化與融合。正因為徐訏《鬼戀》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和征服力,在嚴肅小說與通俗小說涇渭分明且發展前景未明的今天,我們似乎有必要重提這種“新浪漫主義”寫作的策略,在雅與俗之間找到一條偉大的中間道路,重新開辟讓讀者沉迷的小說的道路。“新浪漫主義”寫作既是一種寫作思維,也是一種寫作方法;它既突破某種題材邊界和想象邊界(現代性),也忠實于現實邏輯和現實細節(現實性),就如《鬼戀》那樣。
本期“重點推介”推出知名小說家禹風的中篇《見過龍魚的男女》。這篇小說或許也可以稱作“新浪漫主義”。小說寫了都市里一個時刻擔心災難發生的“怪人”經歷了一場城市內澇災害的荒誕故事。小說雅俗融合,故事的荒誕浪漫和現實意義讓這篇小說有了別樣味道。本期還有一些出色的作家如陳倉、楊慶祥、白慶國等亮相,值得期待。
目 錄
小 說
重點推介
禹 風 見過龍魚的男女(中篇)
禹 風 無實體的信物(創作談)
短 篇
張君怡 電器使用手冊
趙 勤 吉祥號碼
楊不易 苦夏
楊鳳喜 藍色老宅
張秋寒 瀑布誄
詩 歌
頭 題
白慶國 大海與空鳥窩
現 場
龐 培 切好的蘿卜
渡小好 旺草鎮的傍晚
尹繼雄 歲月之外(組詩)
九 兒 一只籃子就可以裝滿的二月
李昌海 鏡像(組詩)
北 喬 高處的人間(外一首)
何光輝 岸上的花頭巾
散 文
實 力
陳 倉 喂養石頭
八方文采
米 蘭 田野之上
楊慶祥 清明有所憶
許謀清 10號車的空間
向 北 黃花嶺往事
鐘懷堯 脊背上的溫馨
羅戈銳 茶道武夷
新大眾文藝之窗
許海欽、沈美惜等 東山島澳角村詩選
文藝探索
練 韜 我們終會重逢,在夢的盡頭——讀李秋沅《謎境 ? 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