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化晨鐘中的個體生命震顫 ——淺談劉仁前短篇小說《喊工》的生存寓言與時代鏡像
在里下河平原的薄霧晨光中,那聲穿透時空的“各家各戶起床啰”的喊工聲,不僅是劉仁前《喊工》這部作品最具象的敘事載體,更是解剖中國鄉土社會肌理的手術刀。在這部承載著集體記憶的文學標本里,作家以“芝麻粉”阿根伙們充滿生命張力的日常實踐為經緯,編織出一幅既具歷史縱深感又富人性溫度的時代圖景。當權力話語與生存本能在此間碰撞,當集體意志與個體欲望在晨霧中交織,那些看似平凡的農事號子,已然升華為解讀特定歷史時期中國人精神密碼的密鑰。
一、集體化時代的日常敘事詩學
劉仁前深諳“一粒米中藏世界”的創作真諦,在《喊工》的開篇便以極具儀式感的清晨“一嗓子”構建起文本的敘事磁場。“天剛麻花亮”這個精確到生理節律的時間刻度,暗示著集體生活對個體生物鐘的強制性重塑。阿根伙穿越街巷的腳步聲與別具特色的嗓音,構成了權力機器最初的齒輪轉動,這種充滿張力的日常書寫,消弭了宏大敘事的抽象性,將政治話語轉化為可觸摸的生活肌理。
生產隊長祥大少與助喊阿根伙的權力更迭,恰似一面棱鏡,折射出集體化體制下權力運作的微妙機制。前者用粗獷的嗓音構筑威權,后者借靈巧的身段經營人情,這種差異化的權力實踐策略,暴露了農村基層政權的脆弱性。當祥大少在譚駝子家的牌局中沉溺于“寸符兒”的賭博游戲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個人道德的墮落,更是整個權力體系在制度空隙中的自我瓦解。
集體勞動場景的蒙太奇式拼貼極具藝術張力:水樁碼頭邊淘米洗漱的婦女群像,田間地頭揮汗如雨的勞作剪影,大隊部屋檐下吞云吐霧的干部們。這些充滿生活質感的細節堆砌,構成了一座立體化的時代紀念碑,銘刻著集體化農業文明的所有褶皺與紋路。
二、權力結構的隱喻系統
“喊工”這一日常行為被賦予了多重象征意涵。表面上看是組織生產的行政手段,實則是權力滲透鄉村社會的毛細血管。阿根伙從“助喊”到“芝麻粉”(生產隊長)的身份轉變,揭示了權力獲取的非常規路徑——那些在街頭巷尾積累的人情資本,往往比正式的行政程序更具實效性。這種非制度化的權力運作方式,成為理解中國傳統鄉土社會治理邏輯的重要維度。
祥大少與啞巴妻子的畸形關系,構成了權力異化的經典隱喻。施暴者與受害者的身份錯位,暴露出體制性暴力對人性本真的扭曲。當這個“革命現代京劇”的忠實聽眾最終選擇自縊時,他的半導體收音機里循環播放的《秦香蓮》,形成了極具反諷意味的聽覺景觀:戲文里的忠孝倫理與現實中的偷情悲劇形成尖銳對峙。
村莊公共空間的權力博弈始終暗流涌動。譚駝子家“據點”式所在(打紙牌、吃碰頭)如同當代的“咖啡館政治”,成為單身漢們進行非正式權力磋商的灰色地帶。香玉這個被多個男人覬覦的女性符號,在權力游戲中扮演著危險的平衡器角色。她的每一次“出軌”都在重構著村莊的權力版圖。
三、性別政治的另類書寫
女性群體在《喊工》中被解構為多重文化符號。水樁碼頭上的淘米女人們,既是傳統農耕文明的傳承者,又是潛在的權力反抗者。她們在勞作間隙的嬉笑打鬧,實則是被壓抑的生命力的短暫迸發。那些夾雜著葷話的勞動號子,構成了對男性權威的隱性挑戰。
阿根伙與香玉的私通事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當權力體系允許男性通過暴力與欺騙實現欲望滿足時,底層女性則借助身體資本進行有限度的反抗。香玉在墑溝中的“溪流”,既是生理需求的自然宣泄,更是對體制性壓迫的詩意抵抗。
祥大少幻想自己能生個“平頂頭”的億想設計頗具匠心。當他在龍巷上不止一次撫摸下學的孩子,并毫不吝嗇地給孩子們掏出隨身帶著的糖果時,他多么希望“平頂頭”如愿來到自己家中?這可是承載著這個破碎家庭的救贖希望。當祥大少最終選擇在集體化的大隊部自縊時,他懸掛的麻繩不僅終結了個體的生命軌跡,也切斷了權力血脈的延續可能。
四、生存哲學的當代啟示
阿根伙哼唱的小淮調,是苦難生活中綻放的生命之花。那些夾雜著俚語的民間小調,用戲謔的歌詞包裹著生存智慧。《香河紀事》中的勞動者們,即便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詩性想象。這種“苦中作樂”的生存哲學,構成了抵御時代荒誕的精神鎧甲。
村莊時空中的儀式化生存具有深刻的文化隱喻。從清明祭祖到春節拜年,從生產隊會議到深夜牌局,這些儀式建構了農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當現代化浪潮沖刷著傳統農耕文明時,《喊工》中的儀式場景愈發顯現出文化標本的價值。
個體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沉浮軌跡,構成了最動人的生存寓言。祥大少與阿根伙的命運分野,揭示了制度與人性的復雜博弈。當權力光環褪去后,留在村莊記憶中的,不僅是個人的功過是非,更是整個時代的精神胎記。
在全球化浪潮沖擊鄉土中國的今天,《喊工》這部作品的價值早已超越單純的懷舊敘事。它以文學的方式保存了集體化農業文明最后的體溫,為理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陣痛提供了珍貴的文本樣本。那些在晨霧中回蕩的喊工聲,既是歷史的回響,也是對未來的叩問。當我們在城市文明的喧囂中重讀這些故事時,或許能更深刻地理解:每個時代都需要屬于自己的“喊工者”,來喚醒沉睡的生命意識,來守護文明的精神根脈。
注:短篇小說《喊工》刊發《大家》2019年第一期。入選《小說選刊》2019年第三期。收入2019年10月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集《香河紀事》。收入2025年1月,作家出版社新版短篇小說集《香河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