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科幻大會石景山青少年科幻大師課在京舉行
3月30日下午,2025中國科幻大會石景山青少年科幻大師課在北京石景山區四高爐舉行。論壇旨在激發青少年對科幻的熱愛,提升其科幻創作水平,為中國科幻事業儲備新生力量。活動吸引了來自石景山區乃至全國的300名青少年科幻愛好者參與,共同見證這一科幻盛宴。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尹傳紅、北京市石景山區教委主任孟馳致開幕辭。論壇由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陳柳岐主持。
尹傳紅致辭
尹傳紅在致辭中強調,科幻文化在培養青少年科學素養與創新思維方面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科幻事業的未來與希望,通過大師課的形式,能夠讓青少年與科幻大師面對面交流,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提升創作水平。
孟馳致辭
孟馳在致辭中介紹了石景山區在科幻教育領域的積極探索與成果。她指出,本次論壇將為青少年搭建與科幻大師深度對話的橋梁,激發他們對科技創新的熱情。
主持人陳柳岐
在主旨論壇環節,三位重量級嘉賓分別進行了精彩分享。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以“科學的遠方”為主題,從宇宙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科學探索的無限可能。他指出,盡管人類在宇宙中顯得渺小,但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力卻賦予了我們獨特的價值。武院士還提到,盡管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猛,但自然科學的基本理論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他鼓勵青少年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
武向平主旨發言
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副院長陳廷勇則圍繞“量子與量子計算”展開分享。他詳細介紹了量子力學的發展歷程、量子比特的特性以及量子計算機的原理與應用前景。陳廷勇指出,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將極大地提升計算速度,對密碼破解、新材料設計、人工智能等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他還展示了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激發了青少年對前沿科技的興趣。
陳廷勇主旨發言
科幻作家江波則從人工智能的幻覺出發,探討了科幻文學的本質與價值。他認為,科幻是科技與文藝的綜合,是人類在科技時代的終極夢想。江波指出,科幻作品不僅能夠提供消遣娛樂,還能指向科技革新帶來的未來可能性,激發人們對未來的思考。他還分享了自己對科幻創作的看法,鼓勵青少年保持想象力,關注科技發展,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科幻作品。
江波主旨發言
在互動環節中,現場青少年積極提問,與嘉賓們展開了熱烈的交流。武向平院士回答了關于暗物質研究的問題,指出目前對暗物質的了解還非常有限,但科學家們仍在不斷探索。陳廷勇院長則解答了量子技術在未來生活中的應用問題,展望了量子科技對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潛在影響。江波則針對科幻創作中的科學與想象平衡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鼓勵青少年在創作中大膽想象,同時也要注重科學基礎。
現場學生互動提問
此外,本次論壇還舉行了石景山區科普科幻創作培育活動的頒獎典禮。該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生踴躍投稿,經過三輪嚴格評審,最終評選出科普文章、科學童話、科普科幻畫、科幻小說四個類別的獲獎作品。科幻作家劉慈欣、王晉康、何夕,北京市石景山區教委副主任劉永奇,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普文化產業專委會主任及中國科技大學科普產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周建強親自為獲獎學生頒獎,鼓勵他們繼續在科普科幻領域探索與創作,獲獎學生代表厲海川發表了獲獎感言。
劉慈欣、王晉康與獲獎學生合影
隨后舉行了圓桌論壇。科幻作家劉慈欣、超俠,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語文教研室主任紀秋香、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周炳紅、科幻畫家金霖輝等嘉賓圍繞圓桌論壇主題“青少年科幻創作與未來發展”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劉慈欣對青少年科幻創作充滿期待,認為青少年的活力與好奇心是科幻文學的未來希望。紀秋香則從語文教育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科幻元素,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周炳紅分享了科學研究與科幻創作之間的聯系,強調科學實踐對科幻作品的重要性。金霖輝和超俠則分別從科幻繪畫和科幻寫作的角度,為青少年提供了創作建議。他們結合自身經歷,分享科幻創作的寶貴經驗,給青少年在心田撒下科幻種子,這些將在未來生根發芽。
圓桌論壇:青少年科幻創作與未來發展
本次青少年科幻大師課搭建了一個青少年與科幻作家交流互動的優質平臺,助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幻創作水平,激發孩子們對科技創新的興趣,播下國家創新科技發展希望的種子。
活動結束后嘉賓與現場觀眾合影
本次論壇由石景山園管委會區科委、石景山區教育委員會、石景山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承辦,全國少兒科幻聯盟、《天天愛科學》雜志社、北京書香文雅圖書文化有限公司協辦。論壇的成功舉辦,標志著石景山區在科幻教育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石景山區將繼續致力于青少年科幻創作與教育的推廣和發展,為中國科幻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