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歲月深處的“喬廠長”
    來源:光明日報 | 黃桂元  2025年03月28日11:31

    仿佛倏忽間,當年正值盛年的蔣子龍已入黃昏晚景。還記得,他在天津重型機器廠當車間主任時,新時期文學尚未走出“傷痕”與“反思”的陣痛。那時,我正在南開大學中文系讀大二,真正是不知深淺的青澀學子。1979年盛夏,《人民文學》7月號熱氣騰騰出刊,《喬廠長上任記》問世,同學們爭相閱讀。我欲先睹為快,“厚顏”地加塞兒,理由堂而皇之:“本人認識作者。”有同學追問:“你真的認識蔣子龍?”我信誓旦旦:“那還能有假?”言罷,又補充一句:“也可能,他不認識我。”引來一陣哄笑。

    我沒有虛構事實。入學前,我曾在《天津文藝》(《天津文學》前身)詩歌組短暫實習,近水樓臺,數次見過蔣子龍,也只是遠觀,未敢趨近。蔣子龍曾因在復刊后的《人民文學》發表小說《機電局長的一天》而一舉成名。他每次來編輯部小樓,各室同事都會推門引頸,探頭探腦。面容冷峻的蔣子龍只是禮貌性地點頭,直奔小說組,并不落座,完事就走,虎步生風,留下高大挺拔的背影。

    那天讀罷《喬廠長上任記》,我心神不寧,仿佛總有個人物形象在眼前晃來晃去。這個人的名字是喬光樸。他毛遂自薦,雷厲風行,大刀闊斧,銳意改革。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蔣子龍的化身。一種不吐不快的情緒,促使我一氣呵成寫了一篇文章,題名《卓有成效的探索》,約2500字,現在看來,頂多算是閱讀心得。寄給天津的報紙,文章被采用了。令人意外的是,圍繞這篇小說,出現了褒貶分明的兩種對立觀點,我的“褒文”龜縮在右下角位置,持否定觀點的文章則洋洋灑灑,言辭激烈,篇幅占據了大半個版面。報紙還特意加了“編者按”。如此,我被動地成為一場風波中的小角色,且勢單力薄,茫然四顧,手足無措。接下來,這種版面形式每周一期,持續了一段時間。很快就有國內重要報刊參與進來,許多著名作家、評論家紛紛發聲,一面倒地為《喬廠長上任記》撐腰打氣。

    其間,我去編輯部辦事,偶爾見過蔣子龍。對于他,可以想象那是一段多么難熬的日子。他依然是神色冷峻,步履匆匆,勁拔的背影似乎有了幾許滄桑。也依然是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接下來,力挺小說的聲音在全國匯成浩蕩的主流。隨著塵埃落定,歲月延伸,蔣子龍被尊為新時期“改革文學”的領軍人物。蔣子龍注定會成為中國文壇的一條蛟龍,他擅長駕馭工業改革題材,小說氣象雄奇峭拔,行文硬朗酣暢,有一種縱橫捭闔、虎嘯龍吟的敘述吞吐風格,極具辨識度。其《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拜年》《開拓者》《赤橙黃綠青藍紫》《燕趙悲歌》等作品,以“開拓者”系列而自成一派。四十年后的2018年,蔣子龍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就我個人而言,當年一篇即興揮就的自投稿,竟成了我的評論“處子秀”,并左右了我的文學路向。大學畢業后,我曾在機關供職多年,與子龍老師的見面多在公眾場合,通常只是禮節性問候,并無更深的交集。在我心里,他始終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作為晚輩,我不敢輕易打擾。后來聚會的機會多了,對子龍老師幽默、曠達而又不失平易、親和的本色,有了深刻感受。

    本世紀初,我在某知名雜志讀到一篇回顧、梳理新時期文學歷程的長文。作者在現當代文學史領域的研究頗有建樹,文內的思考也不無價值,但對以《喬廠長上任記》為代表的“改革文學”頗多微詞。我對此實難茍同,于是發表了商榷文章,為“改革文學”辯護。事實上,無論“傷痕”“反思”,還是“改革”“尋根”,任何文學潮流的出現和消失,都是歷史的必然。“改革文學”的問世之所以牽動了整個社會的神經,乃因其為歷史和時勢的產物。評價一部作品在特定時期是起著促進抑或促退作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解釋,并不過時。喬廠長立軍令狀的年代,中國經濟正處于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的困境,悲憤、焦躁淤積在國人心頭,這時迫切需要一種革故鼎新的力量凝聚民心、提振士氣,我們都是過來人,不該健忘。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蔣子龍選擇了文學,而是文學選擇了蔣子龍。

    蔣子龍祖籍河北滄州,少年時即來天津求學、闖蕩,在海軍184部隊服過兵役,又在工廠基層摸爬滾打十幾載,形與神,人與文,兼有慷慨激昂的燕趙血性與敢說敢為的軍人作風。我們日常閑聊,話題廣泛,我羨慕耄耋之年的蔣子龍仍葆有一顆好奇心。好奇心源于不老的童心、初心,這使得他敏于觀察新事物,接受新東西。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他關注的是海量知識背后的意義,并樂于與朋友分享所見、所聞、所感。

    這些年,我與蔣子龍亦師亦友,說話也越發隨意。一次小范圍聚餐,他拄著手杖來了,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手杖固然增添了長者的儒雅風度,然而其昔日的挺拔身姿、英武風貌,也打了折扣。見我端詳著手杖,子龍老師看透了我的心思,一臉刀刻般的皺紋浮出笑意,說自己今年八十好幾了,走路用上這東西,很正常。又解釋,膝蓋關節開始老化,但游泳的習慣一直保持,幾天不游,渾身不舒服。他聽說我最近血糖高,對進餐這件事很在意,搖頭道:“大可不必,該吃吃,該喝喝,營養不能缺,注意鍛煉,同時對身體要有自信。”

    言罷轉移話題,他指著我向在座的朋友介紹:“當年《喬廠長上任記》出籠,天津第一篇正面評價的文章,就出自此君之手。”我不好意思地提示,在全國,或許也是第一篇。而后,我道出根由:當年《人民文學》7月號出爐,小說還冒著熱氣,同學“接龍”排隊,我加塞兒拜讀,三天里成文寄出,見報迅速,得天獨厚。那時的評論家都很深沉,滿腦子歲月往事,目光還聚焦在觀察、研判“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喬廠長”石破天驚,橫空出世,文壇需要一個反應過程,我是毛頭小子,初生牛犢,囫圇吞棗,不及消化,想到就說,時間差上就占了先機。子龍老師聽罷,沉吟著點頭。昔日圍繞“喬廠長”的那場激辯,驚動了中國文壇,也成了他一生中抹不掉的記憶。至于自己大半生的文學功過,子龍老師看得通透,他認為不必急于蓋棺論定。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誰說了都不算,一切交給歲月——這是最明智,也是最老實的態度。

    誠哉斯言,妙哉斯言。世間萬事萬物,最智慧、最公正,也最權威者,還是歷史老人。“喬廠長”誕生,屈指算來已四十有六,逝水汩汩流動中,新世紀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滄桑巨變,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迄今,幾代人仍在源源不斷地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紅利,對于“改革文學”,每一位見證歷史的過來人,理應感恩。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国产AV国片精品|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9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91成人精品视频|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ideossexohd|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区|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