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非遺傳播的文學力量——兼論《撒葉兒嗬村莊》
    來源:《長江叢刊》 | 李莉  2025年03月28日10:10

    文學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簡稱非遺)自古就有。從《詩經(jīng)》到《紅樓夢》(曹雪芹),從《社戲》(魯迅)到《美食家》(陸文夫),各種非遺類民間文化都有表達。21世紀前,“非遺”常以“民間文化”“民俗文化”“傳統(tǒng)文化”等身份出現(xiàn)。直到21世紀初,“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作為世界文化通用標識語,得到各國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術語才被廣泛應用于文化領域,隨后傳播到旅游、文學等領域。作為文化傳播現(xiàn)象,非遺的保護、傳承與傳播活動中,人們非常重視其活態(tài)傳承與傳播,即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口傳或者身傳,卻忽視文學傳播的力量,即忽視文學生產(chǎn)、文學消費過程對非遺的保護、傳承、傳播作用。如果仔細閱讀近幾年的小說,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非遺文學集體亮相,文學作為一支非常重要的非遺傳播力量引發(fā)廣泛關注。

    2023年喬葉的《寶水》榮獲茅盾文學獎,其中很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對非遺類地方語言、地方民俗的書寫,在獲獎評語中有人稱其方言書寫是對“當代文學”的語言貢獻。方言,屬于非遺之一部分。《寶水》,不只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還有很多民俗文化,例如寶水的各種食品制作、社會交往禮數(shù)等,都屬于非遺。或者說,《寶水》能夠獲得巨大成功,除開其鄉(xiāng)村振興的宏大主題外,非遺類文化書寫起到了推波助瀾之作用。沒有那些地道的方言,沒有那些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特色食品(面食、酸菜等),作品就會失去許多生活色彩,缺乏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

    《寶水》之前后,文壇亦有系列非遺題材的作品出現(xiàn),有的就是用非遺事象作為小說標題:如陜西作家賈平凹的《秦腔》(同名散文和小說)、上海作家王安憶的《考工記》(2018)、江蘇作家王堯的《民謠》(2021)、北京作家吳仕民的《御窯重器》(2021)和《剽牛立碑》(2022)、湖北作家蔣彩虹的《花鼓》(2022)、河南作家劉慶邦的《花燈調》(2024)等,均以某種非遺事象作為書名。劉慶邦小說《花燈調》最初命名《淚為誰流》,出版社將它改名為《花燈調》,實際上小說內(nèi)容涉及花燈調的并不多,只有幾個地方關聯(lián)。這種修改意味著,以某種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遺”作為作品名稱,有多重含義。一是能夠應和時代發(fā)展需求,突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實社會的作用;二是標題更加精煉、含蓄,更能引起讀者關注。

    作為文學書寫的重要對象,“非遺”文學已從遮遮掩掩的后臺闊步走向當代文壇的前臺,成為一道亮麗的新時代文學景觀,并引發(fā)新的創(chuàng)作態(tài)勢——“非遺”書寫。文學書寫非遺,就意味著文學成為非遺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強大的傳播力量。

    恩施文學,特別是長篇小說,也特別重視非遺書寫。近幾年恩施長篇小說呈現(xiàn)興旺之勢態(tài),每年都有幾部長篇出版。2021年有鄧斌的《荒城》,2022年有田蘋的《花開如海》、花理樹皮的《美玉無瑕》,2023年有趙春峰的《金笛銀簫》、董祖斌的《撒葉兒嗬村莊》,等等。從“地方”入手的恩施文學,都沒有離開非遺書寫。

    長于散文創(chuàng)作的董祖斌,轉向長篇小說,可見長篇小說文體的吸引力。《撒葉兒嗬村莊》是董祖斌小說處女作,50萬字的厚度、磚頭一般的分量顯露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勤奮用功,以及寫作前的充分準備;透露出作者對本土非遺文化的熟稔,對書寫新時代山鄉(xiāng)巨變所作的情感努力與文化努力。小說通過系列人物群像及其各種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敘述交通閉塞的山村(百斗坪村)如何從貧窮落后的狀態(tài)轉變?yōu)轱L光奇絕的旅游風景區(qū),一些日常習見的民俗如何升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并得到保護、傳承和傳播的過程。小說所表達的鄉(xiāng)村振興主題切合時代需要,通過跳喪舞“撒葉兒嗬”展示村莊發(fā)展歷程與村民生命歷程的非物質文化選擇切合社會需要。就此而言,《撒葉兒嗬村莊》以文學藝術的方式踐履了恩施非遺傳播的另一渠道,為恩施乃至湖北非遺傳播貢獻了文學的力量,是湖北非遺文學的獨特風景。

    《撒葉兒嗬村莊》,可以說是應和著“非遺書寫”潮流而出現(xiàn),成為非遺傳播,特別是恩施非遺傳播的一股力量。小說標題就昭示了文化選擇的視角,昭示了非遺進入文學傳播的積極姿態(tài)與獨特路徑。

    回顧近二十年來恩施文學的寫作情況,很多恩施作家(含恩施籍)都書寫過恩施非遺。李傳鋒小說《定風草》《煙姐兒》《白虎寨》、葉梅小說《黑蓼竹》《撒憂的龍船河》《歌棒》、陳步松小說《包谷酒人家》,以及徐曉華散文《那條叫清江的河》、周良彪散文《野闊月涌》等,都有特定的非遺內(nèi)容與鮮明的“地方”特色。但是,恩施非遺傳播研究中,很少有人關注恩施文學對非遺傳播所作的貢獻。基于此,下文重點分析非遺傳播的文學力量。

    文學傳播非遺產(chǎn)生的力量,突出表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作家的傳播力量。作家生產(chǎn)作品過程,即文學創(chuàng)造過程中,為何選擇非遺,選擇哪些非遺,與作家的生長環(huán)境、童年經(jīng)驗、工作閱歷、審美趣味、文化認同密切相關。作家的非遺素材選擇反映出作家的“地方”情結與文本的“地方”特征,折射著作家的文化觀念、審美觀念與倫理觀念,也決定著文本的敘事方式。寫自己熟悉的素材,是作家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即使“不熟悉”,也要想辦法“熟悉”,去調查采風,讓“陌生”變成“熟悉”。董祖斌是地道的恩施人,生于斯長于斯,對恩施本土文化特別是民間文化非常熟悉,如婚喪喜慶等禮儀文化、日常飲食文化、消費娛樂文化、農(nóng)耕生產(chǎn)文化等,從小耳濡目染,甚至身處其中。《撒葉兒嗬村莊》中,這些文化都有涉及。小說以地處武陵山腹地的百斗坪山村為背景,講述鄉(xiāng)村振興進程中發(fā)生的種種故事。三十多年來,因為各種原因村里死去不少人,有壽終正寢的,有因病醫(yī)治無效的,有意外傷亡的,按照村里習俗,都會為亡者舉辦一場喪禮——跳撒葉兒嗬。于是,跳喪文化——撒葉兒嗬歌舞,作為主線貫穿于整部小說。文本有多個章節(jié)大段引用撒葉兒嗬唱詞,例如,開篇的“引子”就用了近兩個頁面的篇幅引述撒葉兒嗬唱詞,結尾章(第二十章)以汪二哥的活喪演變?yōu)樗绬氏破鸶叱保源謇锏摹霸鷳B(tài)演出節(jié)目”為落幕。演出節(jié)目是當?shù)胤俏镔|文化遺產(chǎn)的“拼盤”,通過“喜花鼓、采蓮船、哭嫁歌、燈戲、撒葉兒嗬”演繹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禮儀。當其中一部分作為非遺進入保護、傳承、傳播領域,作家的知識儲備、文化選擇均為非遺傳播提供了創(chuàng)作力量,作品就滲透了非遺特色。作家選擇非遺材料,讓非遺故事進入文學語境,就是傳播非遺信息。

    二是作品的傳播力量。非遺作為素材進入文學,以語言文字的方式,伴隨著文本人物及其行動過程呈現(xiàn)出來,顯示非遺文學的存在。小說《撒葉兒嗬村莊》,就標題而言,內(nèi)蘊幾層含義。首先,“撒葉兒嗬”是一個音譯的土家語,跳喪之意。正因為是音譯,這個詞有多種寫法——撒爾嗬、撒憂爾嗬、撒葉兒嗬、撒喲爾吙等,不同的表達,說明語音存在地域差異,或者是音譯文化的差異,說明作家出生地(工作地)的不同與經(jīng)歷的不同。同樣寫跳喪,出生于巴東的葉梅,其小說《撒憂的龍船河》用的是“撒憂爾嗬”,寓意這種舞蹈可以把各種憂愁撒出去,讓人的精神負擔減輕,有慰藉、愉悅作用。董祖斌是恩施人,用的是“撒葉兒嗬”,意味著恩施市與巴東縣兩地跳喪舞的發(fā)音與書寫存在差異。跳喪作為民間喪禮舞蹈,是土家族人代代傳承的產(chǎn)物,其中的跳喪歌謠、跳喪舞蹈、跳喪環(huán)境以及跳喪禮儀都構成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只要作家選擇之、書寫之,作品就成為非遺傳播的重要載體,就具有重要的傳播潛能。

    三是讀者的傳播力量。文學作品要發(fā)揮傳播功能,必須公開發(fā)表,并且通過各種傳播渠道讓讀者閱讀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品)成為傳播媒介,連結讀者與作者,一旦作者的思想觀念能被讀者理解、喜歡、闡釋甚至進一步傳播,作品的傳播力量和讀者的傳播力量隨之產(chǎn)生。小說《撒葉兒嗬村莊》,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讀者,讓非恩施人(外地讀者)讀到這部作品,知道“撒葉兒嗬”這個術語,認識恩施土家族跳喪文化,并通過文本內(nèi)容了解到恩施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于是小說第一重傳播效應產(chǎn)生。如果這批讀者將自己的觀點寫成文章,在各種刊物公開發(fā)表,閱讀到評論文章的人又認識到《撒葉兒嗬村莊》這部小說,進一步了解到撒葉兒嗬這類非遺活動,甚至為了解土家人的跳喪民俗作更深入的考察、調查與研究,甚至因為考察跳喪而深入了解恩施其他非遺項目,于是第二重、第三重,甚至更多重傳播效應產(chǎn)生。

    讀者的傳播力量不是簡單的幾何級數(shù)疊加,而是能產(chǎn)生一呼百應、星火燎原的傳播效果。從這個層面說,文學作品是傳播非遺的巨大推手,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對非遺傳播的功能則更加長久、深遠。

    作家選擇非遺素材進入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的非遺信息進入讀者視野,為讀者所接受,甚至進一步傳播,于是文學作品完成一個階段的非遺傳播,非遺傳播得到文學力量支持。

    總體看,《撒葉兒嗬村莊》不僅對土家族跳喪文化有較為全面、充分的書寫,同時觀照了其他非遺文化。作品將作者、讀者以及相關媒介構成恩施非遺的傳播者和傳播載體,不僅應和了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需求,為地方文學如何書寫地方文化,地方文化如何進入時代主流、適應新時代發(fā)展提供了參照。

    當然,如果用更嚴苛的眼光視之,這篇小說還存在可以說道之處。

    一是作品突出標題的特色文化時,可以將這種特色文化積極融入時代新文化獲得新發(fā)展。《××村莊》這類格式的書名在恩施就已生產(chǎn)多部,全國范圍就更多。“撒葉兒嗬”一般是在跳喪儀式中表演,即便現(xiàn)在有改寫,有創(chuàng)新,民間仍然存有禁忌。正如小說結尾處寫到,郝副市長看完表演后提出建議:“不要在最后‘搞死了’,也不要‘剎鼓’。要給以希望,給以新生……”這個說法頗有道理。從生命發(fā)展看,死亡是為了新生,應該有新的生長,新的力量誕生。作為小說標題,表述為“撒葉兒嗬村莊”,不太符合中國人追求吉祥寓意的審美習慣與文化心理。優(yōu)秀作品通常使用思想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的標題,例如沈從文的《邊城》《長河》,路遙的《人生》,梁曉聲的《人世間》,以及前面提到的《秦腔》《寶水》等小說,都有寓意深遠的、非常漂亮的書名。即便描寫死亡,也要寓意有新生,如魯迅的《起死》《傷逝》都很經(jīng)典。

    二是作品語言若能進一步錘煉,閱讀感覺會更好。全書文字可以大幅精簡,表述會更精致。比如,作品的引子、第十二章,等等,每個句子單獨看沒有問題,也通順,但是連貫閱讀,會造成敘述過于繁密之感,很多字詞句可以進一步錘煉。另外,有些情節(jié)推進速度可以加快,過于迂緩的節(jié)奏以及節(jié)外生枝的部分容易產(chǎn)生冗贅感,如果用力砍掉一些枝蔓,情節(jié)更精練、更精彩。

    語言的空靈源于作家的虛幻思維。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虛實結合,即便是現(xiàn)實主義小說,也要追求空靈。美國作家海明威提出的“冰山理論”,指出了語言表達的高超技巧。他認為,留在水面上的冰山只能看到它形體的1/8,還有絕大部分留在水面之下,靠人們?nèi)ハ胂蟆N膶W創(chuàng)作同樣如此,寫得太滿、太實會給人緊迫感;留有空白給讀者想象,會召喚讀者各種潛能,引發(fā)讀者期待視野,審美效果更理想。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国产视频精品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尤物|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