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著名劇作家阿索爾·富加德去世
著名的南非劇作家和小說家阿索爾·富加德(Athol Fugard)3月8日在西開普省斯泰倫博斯的家中去世,享耆壽92歲。
納爾遜·曼德拉大學在3月10日發表的訃聞中提到,富加德生前就確定了自己的墓志銘。
“有一天在卡魯,在膝蓋還撐得住的時候,我去跑步,努力爬上一處山坡,一群黑人小孩看著我。我從他們身邊跑過時,其中一個喊道:‘加油啊老爺子——你是第一名!’(Hou so aan, Oubaas– jy kom eerste!)這就是我想刻在墓碑上的話。”他說。
2015年秋天,陳文聰國際戲劇工作室曾在上海和北京引進并演出了富加德的三部劇作《我的孩子們! 我的非洲!》《孤島》和《火車司機》。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20世紀非洲名家名著導論》收入了許秋紅的文章《阿索爾·富加德:南非反種族主義的斗士》。文中介紹:“在各方面的影響和鼓勵下,富加德于1961年10月將他第一部具有真正國際影響力的作品《血結》(The Blood Knot,1963年發表)搬上了舞臺。在約翰內斯堡演出時,富加德不顧當局的禁令,啟用了黑人演員與自己演對手戲,而且熱烈歡迎黑人觀眾到場觀賞,這些舉動得到了廣大黑人群眾的極大鼓勵和肯定,但卻招致了南非當局對他的警惕和封殺,此后他的劇本無法進入正規劇院演出。之后,他和家人搬回到伊麗莎白港居住,并在那成立了自己的劇團巨蛇劇團,深入黑人社區演出。1967年,對富加德極為欣賞的英國廣播公司將《血結》拍成了電影,轟動一時。但由于其鮮明的政治立場,富加德招致南非當局的全面封殺。他的護照被沒收(直到1971年才歸還于他),劇團被查封,作品嚴禁在國內發行和上演。然而來自南非當局的警告和封殺反而堅定了富加德為黑人吶喊的決心。繼《血結》后,富加德又創作完成了兩部有名的劇本——《哈羅和再見》(Hello and Goodbye,1965年首演,1966年發表)和《博斯曼與列娜》(Boesman and Lena,1969年首演并發表)。它們和《血結》合稱為‘伊麗莎白港三部曲’或‘家庭三部曲’。”
1980年,富加德出版了他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潑皮》(Tsotsi,許秋紅譯《救贖》,梁永安譯《大仔》),后于2005年由南非導演加文·胡德搬上大銀幕,并于次年贏得了美國電影學院獎(奧斯卡獎)的最佳外語片獎。
高長榮編、外國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非洲戲劇選》收入了富加德的作品《希茲尉·班西死了》。梁永安漢譯富著小說《大仔》2007年由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