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骕的資料收藏
網絡時代人們便利,點點鼠標,選書、買書的動作就能在線上快捷地完成。借此便利,過往十年間我沒少光顧中國最大的舊書交易網站孔夫子舊書網,也陸續收藏了不少,其中相對最完整最珍貴的即是與中國植物學奠基人、教育家、民國時期的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胡先骕相關的資料。
跟胡先骕的首次邂逅純屬因緣際會,2016年初的一個深夜,無意間關注到一組民國學人的政論手稿,殘破無款,孔網上從來不缺類似的東西,但是一旦查證出作者是誰,不禁為其深厚的學養、高貴的人品、曲折的經歷所打動,歷經四小時苦戰,終于僥幸勝出。幾年后方知其中一整個章節還是未刊稿。二次相遇就簡單很多,胡先骕校閱的一本盧開運所著《高等植物分類學》書里,批校修改多達七百處,平均每頁兩處,另有刪節一百二十處、質疑十五處、修正圖注八幅。胡先骕提攜后學,默默付出。再之后甚至還買到了胡先骕與秉志親手創建的位于北京石駙馬大街83號、中國早期生物學重要的研究機構靜生生物調查所的平面圖,雖然史料破碎,卻多少彌補了所址不存、缺少影像資料的缺憾。一本書、一頁稿、一通信、一幅圖,皆有史料價值。
2018年胡先骕逝世五十周年之際,我發表了紀念文章,隨后與胡先骕孫女、《胡先骕全集》主編胡曉江教授取得聯系,未刊稿得以收入全集,并邀請收藏同好們將私藏的胡先骕書信、手稿資料、照片等悉數提供給全集,我們希望能幫助全集更全一些。更神奇的事情隨即發生,在胡先骕125周年誕辰即2019年,北京的收藏大家朋友提供了回流自日本的靜生生物調查所銅印,失散多年且從未見有資料記載的珍貴印信終于得以回家,在中國近現代科學史上唯一能與地質調查所媲美的靜生所文物重現人間。
因為喜愛而收藏實物資料,因為敬仰而開始學習。2020年我和我的團隊成員南開大學李東元、上海圖書館祝淳翔一起,歷時2年搞清楚了1948年胡適題記《皆兄弟也》里的合影人物究竟是誰;2021年底得知南京大學沈衛威教授的博士楊煬于第二檔案館發現了胡先骕與戴芳瀾、王家楫聯署的設立國家公園提案,驚喜的同時還注意到書信記載里揭示提案共有三份,隨后楊煬在浩如煙海的檔案里果真找全了,其中胡先骕與戴、王共同倡議“中央植物園”(即今日的國家植物園)的提案“將建立‘國家植物園’的起點提前了整整60年”。
胡先骕為人熱心,為無數年輕學人提供幫助的故事不應被湮沒。胡先骕的著作文章、人生境遇更是座富礦,今人可從中汲取無窮的養分,就像海明威所言“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倒”。胡先骕曾幾次跌落至人生谷底,但又一次次地重新站起,愈挫愈勇。舊書新知,胡先骕其人生大書值得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