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發布
3月26日,《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在四川成都發布。當下,網絡視聽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推動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城鎮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7.88億人,網民使用率達99.1%。
《報告》顯示,網絡視聽用戶中,三、四、五線城市用戶占比達62.0%,地域層級越下沉,使用率越高。網絡視聽在地域層級的下沉亦為城鄉融合、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網絡視聽企業蓬勃發展。市場多樣需求、政府支持引導、行業規范發展,促進網絡視聽企業不斷涌現,《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現有網絡視聽行業從業企業共計約75.70萬家,其中2024年新成立網絡視聽企業12.57萬家,占總數比例約16.6%。網絡視聽“小微”企業亦充分吸納就業,支撐市場增長,形成雙向良性互動。
“長”“短”“直”“音”互融互動催生新增長。《報告》顯示,短視頻應用用戶規模、使用時長居第一。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40億人,使用率達93.8%,智能算法、碎片內容與低門檻準入的特點,高度契合當下社會的生活節奏。微短劇用戶迅速增長,已達6.62億人。微短劇內容創作生態愈加豐富健康、充滿活力,吸引了更多用戶觀看。長視頻回暖,大小屏融合互動,實現較大增幅。我國長視頻用戶規模達7.52億人,創2018年以來新高。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8.33億人,以打破空間局限的在場感成為用戶易達的“萬能窗口”。網絡音頻用戶規模達3.35億人,聲音經濟的增長潛能將進一步釋放。
大屏治理深化推動用戶規模擴大。“套娃”治理、內容精進、技術升級,助力電視“回歸”,與家庭“互構”屬性亦更加彰顯。《報告》顯示,全國直播頻道用戶月平均活躍率62.2%,較治理前上漲9.6%;大屏用戶規模以及硬件覆蓋、激活規模連續保持增長;超六成用戶增加了看大屏的時長或頻率,超五成用戶經常用大屏看電視直播。
生成式人工智能釋放新動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演進正重塑視聽內容生產體系,其多模態生成能力顯著降低了內容創作門檻。《報告》顯示,使用AI工具進行圖片、視頻制作的用戶占比在2024年6月至12月的半年內從25.6%上升到31%,技術普惠效應持續釋放,行業規范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