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告別手寫時代? 紙短情長,陜西作家手稿和那些珍貴的文學故事
    來源:西安新聞網 |  張靜  2025年03月21日08:05

    有人說“文如其人”,有人說“字如其人”,而無論是“文”還是“字”,這些都清晰地表現在手稿上。手稿是一個人創作的母本,文學作品的產生始于手稿,手稿自創作完成便具有唯一性,因其“唯一”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然而伴隨著電腦的廣泛應用,作家們的手稿也成了稀缺之物,對中青年作家來說更是如此。因而近日在西安圖書館舉行的“陜西中青年知名作家手稿作品展”就顯得頗為珍貴,這些作家中甚至還有“90后”。

    現在日子很快,但也有作家在稿紙上創作

    從前,日子過得很慢,在那個沒有電腦和網絡的年代,作家們在稿紙上一字一句寫下心中的文字,然后刪刪改改,涂涂抹抹,也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一部部經典而偉大的作品,紙短而情長。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似乎很難想象,當作家涂涂改改在稿紙上完成一部作品后,他們騎著自行車用信封裝著厚厚的文稿送往編輯部,而有時則是編輯騎著自行車在作家家中取回文稿,如今已經84歲的肖云儒就不止一次和記者談及,曾為編輯的他曾騎著自行車前往作家柳青家中取稿子的情形,那也成為兩代作家之間為數不多的交集。

    范墩子手稿

    然而伴隨著電腦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作家選擇在電腦上寫作,修改以及送稿都更為方便,但手稿從此也成為了稀罕之物。這次在西安圖書館舉行的“陜西中青年知名作家手稿作品展”中,展出了五位中青年作家的手稿,這其中就包括“90后”的范墩子。對一個“90后”作家而言,至今依然保持著在紙本上創作的習慣,顯然是不多見的。范墩子告訴記者:“我個性散淡,喜歡自然或者山居生活,特別喜歡在山里面游走,尤其喜歡在渭北這一帶的山里、溝里游走,游走時我經常帶個本子,有什么感受就記錄下來。雖然我也用電腦寫作,但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稿紙上完成的。”范墩子說:“尤其是坐在山里的石頭上,被綠樹環繞,耳畔是一聲聲鳥鳴,那一瞬間的感受,只有攤開稿紙的時候,才能把那一聲聲鳥鳴記在你的文字中,記在你的語言里。所以這么多年,我的很多散文都是手寫的,因為我一直認為手寫的東西才能把天地自然的靈氣融入語言當中,也從而讓自己的語言鍛造得更具靈氣,遠離快節奏的世俗生活。”

    張軍峰手稿

    與范墩子不同,“70后”的陜西作家張軍峰現在已經幾乎完全通過手機和電腦寫作了,而此次展覽的他的手稿也都是他之前的作品。不過張軍峰坦言,對他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經歷過一個艱難的過渡期。“在2000年之前,我們寫作都是在稿紙上,后來電腦逐漸普及,但依然覺得手寫比較順暢,這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一個特質吧。”他直言在2010年之前,他寫較長的作品大多要通過手寫,而現在大部分作品是在電腦或者手機上就完成了,偶爾會手寫一些文字,那是在靈感爆發之際,摸出一張紙片,一頁臺歷,一個信封就記錄了下來。雖然如今電腦和手機如此便宜,但看到他當年在自己釘的本子上寫下的文字,他還是感慨頗深,那個很慢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從前日子很慢,那些珍貴的手稿成了時間的證物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曾說:“手稿是時間的證物。字跡作為身體的延伸,清晰地標記著時間。不僅如此,一個重要作品的形成痕跡和個人氣息也是明明白白地留在紙上的,這與電腦打印稿完全不同。”我省著名文學評論家、柳青文學研究會會長邢小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其實手稿對于研究一個作家的創作來說,也有重要的意義。”在沒有電腦的年代,作家對于作品的刪改都能清晰地呈現在手稿上,于是在一遍遍的修改過程中,可以看到作家創作心理的變化,也能看出時代的印記,每一次修改到最后成稿,也許作家對人物的設定變了,也許作家的心態變了。邢小利說:“這是一門學問,很多學者通過手稿來研究作家的創作過程。比如柳青《創業史》的手稿,就呈現了作家的思想變化。”而范墩子也告訴記者,在稿紙上修改自己作品的過程中,其實可以看到自己思想的流變,這種流變甚至會讓他有一種快樂,忍不住會去寫下一頁,“這和電腦上寫完了刪除重新寫,那種感覺完全不一樣了,這樣似乎會更有成就感。”他不諱言地說,他甚至會把自己比較得意的手稿送給自己要好的朋友,“這讓我一直生發特別強烈的寫作欲望。”

    陜西作家中,賈平凹是為數不多堅持還在稿紙上創作的作家,但比他年輕一代的作家,更多地都在用電腦創作了。邢小利說自己是屬于較早接觸電腦的陜西作家評論家中的一員,不過他也特別珍視作家的手稿,不久前還購買了一套《魯迅手稿全集》,共計3.2萬余頁魯迅手稿影像,整整一箱子。而2024年出版的柳青佚作《在曠野里》,之所以能在作家去世四十多年后得以面世,也是因為柳青女兒劉可風悉心保存了父親的手稿,又有李建軍、邢小利、施戰軍等學者的傾力關注,幾經周折,最終讓讀者看到了這部未竟之作。邢小利告訴記者:“大約是2018年上半年,劉可風把這部手稿原稿交給我,讓我研究,同時也想聽聽我的讀后意見。為了仔細研究,我把柳青這部佚作手稿掃描了一份,又復印了一份,原稿送還劉可風。”后來因要發表,他將《在曠野里》電子版發給了《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秉持著認真的學術態度,施戰軍主編希望能看到柳青原稿,邢小利將影印版發給了施戰軍,確保該作品系柳青佚作。談及這段往事,他說:“手稿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能夠辨別真偽,杜絕偽作。”

    柳青《在曠野里》的手稿

    邢小利告訴記者,柳青的手稿多數都是鋼筆完成,而他的一些信件則是用毛筆完成。而到了陳忠實、賈平凹這一代作家,他們的手稿多是鋼筆手稿了,所以從作家手稿中,也可以看出時代的發展變遷。即使在今天,互聯網上依然能看到一些珍貴的作家手稿影印版,陜西的這些作家字體也都有著明顯的個人風格,所以雖然手稿在今天已經是稀罕物了,但作家的手稿卻彌足珍貴,依然能看到手稿背后的艱辛。

    圖/受訪者提供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2021|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 国产精品99精品视频网站|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精品99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老司机99精品99| 国产免费阿v精品视频网址|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