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位網絡作家匯聚 浙江這個“村落”專門生產故事
在浙江杭州,有這樣一個“村落”,這里不生產稻谷,也沒有農田,只生產精神食糧,《羋月傳》《盜墓筆記》《慶余年》《斗羅大陸》等眾多大眾耳熟能詳的文學佳作在此誕生,這個“村落”就是坐落于高新區(濱江)的中國網絡作家村。
這幾天,#浙江一村有300多位網文作家#等話題頻頻登上熱搜,越來越多人對這個編織故事的“村落”感到好奇,臥虎藏龍的“村落”到底有何特別之處?記者來到實地進行了探訪。
從尋找機會到創造機會,為作者提供多方支持
走進中國網絡作家村,文藝氣息撲面而來。作為全國首個“國字號”網絡文學產業平臺,中國網絡作家村自2017年在杭州高新區(濱江)啟航以來,已匯聚唐家三少、南派三叔、蔣勝男、顧漫、匪我思存等325位頂尖作家,逐漸從幾十人的小村落發展成了“村民”眾多的大家庭。
“幫助大家更好得創作是我們的目標之一。”中國網絡作家村運營總經理沈榮說,因為文學創作需要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養分,為此,作家村會不定期舉行采風活動,讓作者在大好河山中獲得靈感。
這幾年,“村民們”走過不少地方,領略了多種風土人情。“比如在內蒙古采風時,我就穿上了當地的特色服飾,騎上了蒙古馬,這些‘沉浸式’體驗讓我對牧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度的了解,”一位正在創作的“村民”對記者表示,紙上得來終覺淺,采風活動的開展,讓他在創作中獲得了不少靈感。
為了幫助網絡作家更好成長,作家村還建立了“網絡文學IP直通車”服務,在作品創作、項目孵化、宣傳推廣、版權交易、作品改編、影視動漫游戲衍生開發等環節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作者與網文市場建立更深度的聯系,將創作成果更好轉化。
以最新一期的“IP直通車”活動為例,活動以競賽形式挖掘AIGC在動畫劇本、角色設計等領域的潛力,推動IP開發效率提升,并鼓勵企業與創作者探索AIGC技術在IP開發中的創新應用,多位企業代表及青年網絡作家參加活動。
“我們一直倡導‘讓作品變成產品、讓作家變成企業家’,所以經常有作家和企業在活動中達成合作意向。”沈榮說,“通過作家村這個平臺,網文作者不再只能被選擇,也可以主動創造機會,讓好的作品被看見、被挖掘。”
講好中國故事,網文從“村里”走向世界
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全球讀者顯著增加。以中國網絡文學、網絡影視劇、網絡游戲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樣”,在海外市場屢創佳績。
“村民”王譽蓉是一名“90”后的網絡作家,同時也是中國網絡作家村黨支部書記。這些年,她創作了《上元歡》《華妃墓》《愛情已到,請簽收》等多部佳作,獲得了良好的反響,還走出了國門。
“近幾年,傳統文化不僅在國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海外市場上也越來越受歡迎,我自己就有切身的體會。”王譽蓉說,她的作品就在去年被新加坡的出版社看中,對方希望能夠翻譯成英文版本,在新加坡、北美等地進行發行。
去年8月,作家村開展了“歐洲文化交流活動”,深入意大利、英國、法國等地,與海外學者、文學平臺展開合作。王譽蓉透露,“我們還搭建了‘數智作家村’,基于所有‘村民’的 IP 版權推進整體線上數字化‘出海’;今年杭州即將舉辦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我們也會邀請很多海外知名嘉賓參與到這場文化交流中來。”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網絡作家村打造的“東方故事”已吸引全球超1.6億讀者,Z世代等年輕群體是主力讀者。“今年,中國網絡作家村在對出海這個模塊非常看重。”王譽蓉說,對于作家來說,無論是作品,還是IP,能輸送到海外,就是良性的文化傳播。
為了幫助更多優秀作品出海,下一步,中國網絡作家村將進一步開拓國際網文市場,打造文化出海樣板,通過搭建文化出海平臺、打造網文出海聯盟等方式,完善對外交流的合作機制和平臺。
“最近,我正在寫一部以杭州為背景的作品,主角就是一位在杭州奮斗的算法工程師,希望通過文學這個載體,讓更多人了解這座城市,感受互聯網之都的風采。”王譽蓉說。
發揮引領效應,續寫網絡文學新篇章
從2017年成立至今,中國網絡作家村已經走過了七年時光,隨著傳播范圍的不斷拓展,網絡文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同時,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背景下,作家村將如何續寫新篇章?
此前,中國網絡作家村發布了《中國網絡作家村五年發展規劃(2023-2027)》,提出將深入實施構建“數智作家村”、加強人才引育創新、完善評價推優體系、深化融合互促發展、發揮文化賦能效應、開拓國際網文市場等六大重點任務,人才培養被多次提及。
“我們會每年遴選一批20人左右的新人作家,為其提供成長導師、定制化成長方案和專業培訓等,探索建設新人驛站,對符合條件的新人作家提供人才政策及補貼。”沈榮介紹說,作家村還將每年舉辦2期“好故事訓練營”,針對短劇等領域開展專項培訓,為網絡作家多元化發展提供支持。此外,作家村還將推動產學研基地建設,深化杭州師范大學網絡文學產學研基地、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網絡文學產學研基地建設,探索產學研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
今年2月,浙江省舉行加快建設高水平文化強省新聞發布會,提出“文化+科技”等改革創新舉措,實現文化與科技的“雙向奔赴”,中國網絡作家村也在“文化+科技”上發力,建設網絡文學產業園區就是舉措之一。
據悉,下一步,作家村將聚焦網絡文學產業發展前沿,引培“文化+科技”企業,重點發展人工智能、VR、AR、大數據等技術,建設特色雙創空間,完善孵化育成鏈條。“到2027年,我們將基本形成“一地三中心”,即全國網絡文學內容創作策源地和轉化交易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屆時,村民將達到600人,創作出500部高品質網文作品。”沈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