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新作《秘密關系》:真相是愛,也是人性
《秘密關系》,何常在著,花城出版社,2025年1月
讀何常在的長篇新作《秘密關系》,一直被情節里的謎團牽著走:公司小職員簡小群為何在同一個早晨卷入兩起自殺案?喜歡看書、看電影,頗有文藝情懷的史笛為何走上絕路?過著平淡、樸素、低調生活的她,又如何制定縝密的計劃,在自己死后將巨額財富留給愛的人……這些問題對于喜歡在小說中找尋快樂的人而言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隨著故事的推進,看似荒誕的生活逐一獲得了合理的解釋,謀奪資產的陰謀在愛情和友情的熏染下成為一場人性的實驗。盡管現實的荒誕、冷漠和愛與信任的溫暖糾纏不清,但當秘密像剝洋蔥一般逐漸揭開時,愛與死亡的反差不僅沖擊著讀者的淚腺,同時我們也不得不在作者精巧的敘述中確認一個頗具骨感的事實:真相是愛,也是幽暗而復雜的人性。
《秘密關系》緊扣“秘密”“關系”這兩個關鍵詞展開,“秘密”構成了小說推進情節的動力,而“關系”則決定了其結構方式。由于“設密”“解密”的過程是小說的主線,懸疑推理類型敘事因此成為這部作品最主要的表現手法。小說正文開篇第一句就設置了誘人的謎面:“3月15日,這一天,簡小群經歷的荒誕事件超過了前三十年人生所有荒誕的總和。”讀者讀到這句話,自然會想那究竟是怎樣的“荒誕事件”?后來我們得知,簡小群先是頭天晚上夢見了離婚半年的前妻史笛,而后早晨上班途中接到兩個派出所的電話,要求配合調查死亡案件,死去的是兩個不同的人:他的前妻和頂頭上司畢大邱——一場充滿懸念而又光怪陸離的生活大案由此拉開帷幕。此后的故事鏈一方面沿著探尋史笛和畢大邱死亡的真相推進,另一方面又不斷裹挾著新的突發事件,副線不斷增多。例如白衣老婦被撞身亡、胡金友之死、林天涯與楊涵涼之間的詭異關系等,線索之間的交叉令故事愈加繁復。對于出現的每個新事件,簡小群與莫宜、羅藝等人都對可能性進行了縝密的邏輯推演,將讀者帶入過去和現實中,使整個故事充滿懸念和張力。作者的高明之處還在于采用了“蓄勢”的手法,即并不隨時將謎團一一解開,而是將全部線索匯集到結尾,真相大白后所有疑問順理成章地得到解決,從而為小說積蓄驚人的沖擊力。
在以推理手法展開的懸疑故事中,《秘密關系》看似利用生活中的荒誕現象構筑人物的活動空間,但其背后卻有著隱秘的合理性。簡小群的人生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操控,他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遭遇不幸,而他自己也仿佛被卷入一個無法逃脫的漩渦中。醉倒路邊、夢見前妻史笛的詭異場景不僅預示著他即將陷入的離奇事件,也隱喻了現實生活的不可預知與荒誕不經。隨后,簡小群接連遭遇公司倒閉、朋友意外等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看似毫無關聯,實則環環相扣,共同編織出一張荒誕的人生之網。通過與他人的關系將不同人的命運關聯起來,使這部小說獲得了獨特的結構方式。史笛雖未正面出場,但她仿佛揮著一雙“看不見的手”,指揮著所有人的行動。她生前深陷與林天涯、楊涵涼、胡金友等人的利益糾葛中:林天涯是史笛的初戀,而楊涵涼則是林天涯的妻子,但史笛與林天涯之間似乎仍有未了的情愫。胡金友作為史笛的前上司,他的死也與史笛的離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作為功能性角色,房東莫宜、警察張備和程東遠、律師蔣天和安華等都在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在這張人際關系網中,簡小群逐漸意識到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并非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背后往往隱藏著復雜的動機與利益糾葛,并最終揭開了史笛留下的秘密——一筆巨額遺產和她精心布下的局,他也因此開始了新的人生。
與大部分追求消遣娛樂的暢銷小說不同,《秘密關系》進入生活內部,深刻揭示了人性之復雜。史笛之死表面上是因為抑郁服藥過量,但真正的原因讓人震驚:出于嫉妒和不甘,林天涯和楊涵涼打算謀奪史笛留下的財產,二人聯手蔣天、安華組成“利益共同體”,在簡小群的繼承權和遺囑上尋找漏洞。出于信任,史笛在得知自己患上了另一種絕癥后服用了楊涵涼的實驗藥物,從而使抑郁癥加重。而生性要強的史笛之所以患上抑郁癥,在于經營從父母那里繼承下來的公司時對人產生的絕望:“善良的史笛原本以為人和人的關系是一種簡單的關系,而商業社會的人際關系遠超她的想象,在利益相關時,每個人都表現出了人性中最貪婪、丑惡和不擇手段的一面。”史笛的自殺不僅是對自己命運的絕望抗爭,也是對人性冷漠與虛偽的深刻控訴。在史笛的預先安排下,簡小群逐漸明白了人性的復雜與多面性,也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荒誕與無奈。與之相對的,是史笛與簡小群之間純樸而澄澈的愛,以及莫宜、羅藝等人值得朋友托付的忠誠與信義。正因為厭倦了世俗的史笛在簡小群身上看到了感情的簡單和純粹,她才想方設法將資產留給已經在法律上毫無關系的愛人;而在史笛身邊的眾多人中,唯有簡小群才是最能理解她的那一個。在愛與恨、利與義之間,簡小群找到了自己的堅守和信念。這正是小說要傳遞給讀者的重要主題。
從“問鼎”系列到“正道”系列,再到《浩蕩》《三萬里河東入海》《向上》,無論是暢銷書市場上的“長銷之作”還是現實題材網絡小說,何常在的創作都有著鮮明的個人辨識度,例如擅長塑造人物群像、善于講述多線程的故事、能夠穿透表象直抵生活的真相等,這在《秘密關系》中都有所體現。此外,以“金句”的方式總結提煉生活和生命經驗中的規律性認識也是何常在的常用手法。在這部作品中,“人生沒有無用功,經歷的都是財富”“千萬不要為人性畫一個框架,沒有人可以過關”“對于已經發生的現實,平靜地面對是唯一的選擇”等“格言警句”層出不窮,可謂書中的一大看點。“金句”不僅反映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把握,也在某些方面起到勸喻人生的作用。
(作者系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委員、河北作協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