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叩問河山的文學遠征,阿來非虛構新作《大河源》首發
“我要去個無人的空曠地帶,叩問河山!”3月12日晚,著名作家阿來帶著他的最新長篇非虛構作品《大河源》亮相東方甄選直播間,用非常輕松的即興演講方式宣告這部新作正式上市。
《大河源》(青海人民出版社供圖)
《大河源》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歷時三年精心打造,是一部以黃河源區時代變遷為敘事主線,融合了歷史、生態與人文的優秀現實主義精品力作。阿來以獨特的文學視角,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從巴顏喀拉山脈的源頭出發,沿著黃河的脈絡與紋理,探尋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源,其文字不僅是對黃河源區自然景觀的深情描繪,更是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深刻思考。
阿來回憶,三年前,應了青海人民出版社邀請,去走三江源區,為寫一部三江源傳。“黃河源,長江源,瀾滄江源。”2022年7月啟程,半個多月的行程因疫情中止。8月再去,阿來先走通天河,去瀾滄江,再上黃河源,“兩段合起來,就將黃河上游李家峽以上段,基本走完。”2023年6月再次出發,阿來上到了長江源和瀾滄江源,但行程比走黃河,艱難許多。“等到動筆時,覺得將三江源合寫成一本書,一部傳,有困難。”阿來直言,實地考察后發現,黃河源區的人文多樣性遠超其他兩江,“黃河上游的支流與主流上,多民族雜居共居,發展出獨特的灌溉農業與豐富文化,而長江與瀾滄江源區則相對封閉單一。”最終,阿來沒有和出版社商量,“擅作主張”只為黃河源立傳,“為黃河源立傳,這事以前沒有人做過。我寫此傳,地理層面的自然變遷要寫,而民族互動,文化演進,更是書寫重點。地理與人文,兩相輝映,才是一部真正的黃河源傳。”
阿來坦言,今年剛開始就把這本書獻給讀者,只有一個愿望:“讀了這本書,更好地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更真實地擁抱生命之美。”在他看來,認識土地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理解我們如何被自然選擇。當人們真正讀懂每株草木的進化史詩,才能獲得與萬物共生的智慧。
最后,阿來透露,等人文材料掌握更多,或者再次或多次親身游歷,有更多觀察、更深體驗,他將再來為長江源和瀾滄江源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