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步伐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段丹潔 孫美娟 王廣祿  2025年03月11日09:27

    過去一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日益凸顯,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國兩會期間,來自社科學界的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界優勢,圍繞深化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扎實推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等議題展開交流探討,為建設文化強國、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

    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作出部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和檔案等事業,加強智庫建設。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發展階段重大戰略部署和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任務提出的重大命題。2024年12月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以“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為主題,發布了22項重大成果,包括《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概念體系及其基本特征》《中國式現代化的開放政治經濟學邏輯》等。這些成果緊密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展現了加快繁榮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實踐,為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

    “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一直以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中西方哲學社會科學的最本質區別,是我們‘自主性’的突出體現,也是我們在‘三大體系’建設上成績斐然的根本保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夏春濤表示,以中國近代史學科來說,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和敘述框架是依據黨的創新理論而確立的,以反帝反封建為主線,具有鮮明的原創性、主體性。進入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各學科繁榮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既要看到差距和不足,有緊迫感,又要有學術自信、理論自信,堅定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定期舉辦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發布會,展示哲學社會科學界一系列創新性、探索性的成果,致力于推動自主知識體系建設。兩會前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系列·經濟學”首本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正式出版發行,是以教材建設推動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表示,經濟學與實踐聯系緊密,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必須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提煉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新特點新規律,加快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

    “今年兩會討論進一步明確了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緊迫性,并要求通過多領域協同創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撐。”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尹志超談到,從定位來看,哲學社會科學被視為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其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是強國建設與民族復興的基礎支撐。從實踐路徑來看,要立足中國實踐,從歷史傳統與當代變革中提煉理論創新,尤其注重中國史學等學科的自主性發展。從學科融合來看,應打破學科固有邊界,推動交叉融合成為趨勢。從價值導向來看,強調本土化實踐,倡導基于中國國情和文化傳統的研究范式。學術界要通過深化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更好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我們一路走來有哪些歷史經驗和內在邏輯?面對世界變局如何更好謀劃未來?在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看來,這些思考構成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的歷史維度和現代視域,而中國式現代化正是對這些問題的系統探索和精準作答。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兩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成果。它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傳承著中華文明,融匯了世界文明,彰顯出鮮明的中國特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基點。在理論發展上,中國式現代化傳承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探索出一條貧窮落后國家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實現現代化的獨特道路,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的學習、傳承、運用與重大創新。同時,中國式現代化博采眾長,綜合創新,最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國式現代化模式。這一模式不僅回應了現代化領域的諸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也回答了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實現現代化的問題,是一個高度綜合性和自主創新性的理論體系、制度體系與實踐體系,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加快形成新的學術增長點

    今年兩會開幕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團組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強調了教育、科技與人才的重要性。受訪學者們一致認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作用、深度融合,共同構成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整體。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才的創新能力是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關鍵。完善的教育機制,鼓勵人才大膽創新,能夠為自主知識體系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6G、AI等數字技術處于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前沿,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動力。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后,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郵電大學校長葉美蘭動力倍增,她表示,當前全球6G標準化工作已進入實質階段,6G創新鏈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以6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構建一個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全新世界,加速推動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給社會帶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人才培養方面,葉美蘭認為,應從國家層面制定高端技術人才發展的專項規劃,推動人工智能與學科專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評價評估改革,培養“AI+學科貫通”的復合型人才。要強化自主知識產權保護與成果轉化激勵,激發高端技術人才創新活力。

    面對ChatGPT、DeepSeek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我們是否還需要邏輯學這一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底層運算依然離不開現代邏輯,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加關注現代數理邏輯、知識推理、人文關懷、價值指導,不要讓AI失控。她還談到,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提高邏輯思維水平和運用能力,要加深對邏輯學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邏輯學科建設和邏輯訓練,提升國民的邏輯能力,從而推動科技創新、構建知識體系、助力國際傳播、和諧社會生活。陳霞認為,從基礎概念到基本原理的擴展,是邏輯的推演和推理過程,而理論體系的構建,則是一個符合邏輯規則與規律的論證過程。邏輯學作為論證科學,是知識體系的基礎,也是所有科學知識體系得以建立和完善的論證工具。

    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教授張凌寒向記者介紹了我國人工智能自主知識體系建設的情況。她說,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法治已經形成了以“發展”與“治理”為支點的自主知識體系,既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風險治理、人工智能訓練數據語料庫建設、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版權問題等研究熱點提出獨有觀點,又針對具體應用場景的治理痛點進行相關立法研究并提出諸多規制建議,向全球呈現中國人工智能法治的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中國民族學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并進入了從有到強的階段。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張繼焦承擔了“民族學與文化學名詞審定”工作,經過反復打磨,字斟句酌,保證了詞條的準確性與權威性。在他看來,這對于構建中國民族學自主知識體系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將進一步推動民族學和文化學發展。張繼焦表示,當前,中國已經發生了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等現代化巨變,出現了各種新興經濟社會文化現象,國內外學術界都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中國民族地區現代化進程中經濟社會文化轉型有巨大的研究需求,中國民族學亟須形成新的研究范式。經過幾代學人前赴后繼的努力,中國民族學已經成為世界民族學的第五種研究范式,形成了新的學術增長點。

    為社會發展貢獻學理支撐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工作任務。受訪學者們進一步表示,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各項任務,通過理論創新、政策研究、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工作,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貢獻學理支撐。

    2025年全國兩會圍繞構建自主知識體系,從學科建設、教育支撐、產業轉型等多維度提出政策方向,為學術界未來的創新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和思路。尹志超表示,在學科建設方面,哲學社會科學需要立足中國實踐,從歷史傳統和當代變革中提煉理論創新,尤其注重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結合,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在教育支撐方面,兩會提出“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要求高校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培養支撐自主知識體系的高端人才。在產業轉型方面,明確將“人工智能+”行動納入重點任務,加速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要求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降碳、減污與經濟增長,制定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計劃,強化新污染物風險管控,為綠色產業提供政策與市場“雙驅動”,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要著力回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夏春濤認為,我們既要堅定信心和決心,深刻認識其緊迫性和戰略意義,又要認識到這是一項浩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看到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又要看到我們自主性不夠強、不夠鮮明,理論總結和學理分析不夠深刻、不夠系統,距離構建自主知識體系仍有不小差距。他提出,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堅持好、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自覺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同時嚴格區分政治原則、思想認識、學術觀點三類不同性質的問題。同時,繼續以開放胸懷進行對外學術交流和合作,避免自說自話、各說各話現象,在堅持原則立場的同時,要看到一般學者與西方政客之間的區別,努力通過對話交流對西方學術界實施影響,求同存異,努力增進了解、擴大共識。

    在張凌寒看來,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應以“三大體系”建設為理論基礎和支撐,“三大體系”建設應以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為中心內容。她具體闡述到,一方面,應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實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注重總結提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成就“中國學問”。另一方面,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科學回答時代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豐富理論內涵、拓展理論視野。要不斷加強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學理化和系統化建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進一步豐富、發展、完善各個學科的范疇、概念、理論體系,通過量的不斷擴展和質的不斷提升,將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成就及時進行學術化提煉、學理化闡釋和學科化把握。

    創新引領時代,自主改變未來。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是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必然要求,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支撐。在全國兩會精神的指引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正在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和理論自覺,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探求扎根中國的學理支撐和創新表達,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妞WWW精品免费视频|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国产精品99亚发布|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美女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