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桐華如何用“癲劇”撬動2025現偶市場?
2025年2月,國內現偶劇市場迎來激烈競爭,《難哄》《愛你》等劇集同期熱播,而《濾鏡》憑借其獨特的敘事風格與創新設定,成為當月現象級作品。
該劇自2月24日開播后,首日即斬獲劇集熱度日榜亞軍,并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值穩步攀升至單日峰值26000,創下開年現偶劇熱度新高。貓眼數據顯示,《濾鏡》以壓倒性優勢登頂2月偶像劇熱度榜冠軍。檀健次飾演的男主“唐奇”連續多日占據V榜、酷云角色熱度榜榜首,新媒體指數峰值達9.22;李蘭迪塑造的女主“蘇橙橙”亦躋身角色熱度前十。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通過切片視頻與自來水安利持續引流,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10億。
這部由桐華、羅小葶編劇的都市奇幻愛情喜劇,甫一開播便以#濾鏡癲劇#的標簽引爆社交平臺,被觀眾稱為“內娛首部癲劇”。事實上,作為網絡文學著名作者桐華繼《長相思》熱播后的首部原創劇作,《濾鏡》自開拍起便引發高度關注。
作家桐華以“發刀一絕"著稱,曾將《步步驚心》的若曦、《長相思》的相柳等角色推向虐心巔峰。而這次,她將以“相柳”角色虐哭觀眾的檀健次從“苦情男二”晉升為“甜寵男主”,引發了觀眾的高度期待。
當高中時期滿臉痘痘的蘇橙橙(李蘭迪飾),成年后依然困在“毛孔放大鏡”的社會凝視中,戴上那枚能隨意切換容貌、身份甚至物種的智能手鐲,她不僅打破了傳統“被動異變”的套路——既能化身美艷萬人迷應對職場新手期,又能變成針灸銅人躲避不速之客,甚至能瞬間召喚羊駝形態消除身份暴露的證據——更重要的是,這種變形能力始終掌握在她手中,成為女性對抗容貌焦慮、職場霸凌的武器。
相較于韓劇《內在美》,或是古偶《顏心記》中主角被迫接受隨機外貌的荒誕感,《濾鏡》通過“可控變身”賦予角色強烈的主體意識。讓這場有關濾鏡的“變形”不再是逃避現實的戲法,而是一場矯正認知的實驗。
劇集以容貌議題為敘事支點。在全民P圖的社交禮儀已成“第二本能“的時代,《濾鏡》通過女主蘇橙橙從“濾鏡依賴者”到“濾鏡掌控者”的蛻變,抨擊了“顏值即正義”的畸形價值觀。當蘇橙橙與唐奇在多重身份切換中確認靈魂共振,劇集始終在強調:真正的情感聯結永遠建立在對真實自我的接納之上。正如唐奇用彩虹階梯引導蘇橙橙看見自身光芒的隱喻,這部被贊為“兼具喜劇張力與正劇內核”的作品,最終在“抽象”設定包裹的糖衣下,建構了一條關于認同自我價值的思維線索。
《濾鏡》不僅有社會思考深度,更具有超前的商業敏銳度,展現出精準的市場嗅覺。劇中女主蘇橙橙與唐奇“女A男O”的設定堪稱當代流行性情感關系的進化樣本——這個武力值爆表,能徒手掰蘋果、輕松扛起雙層啤酒箱的“夜路安全員”女主,與“柔弱易挨打”的男主唐奇的互動,解構了觀眾對于現偶男女主的刻板想象。當笨拙的直球式表白碰撞細膩的情感暗流,觀眾看到的不僅是荷爾蒙迸發的戲劇張力,更是對傳統性別敘事的溫柔顛覆。
劇集也通過女主被中學時期男主誤認為“野蠻校霸”的過往經歷,巧妙揭示了社會對女性力量的隱性規訓,而這種錯位的偏見正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矛盾。
在流行性的細節設定之外,更重要的是,《濾鏡》證明了長劇革變期“類型融合”的巨大市場潛力。在現偶框架下,融合換臉腦洞、超現實色彩、動作元素的《濾鏡》兼具喜劇與悲劇敘事。
既是男主視角的虐文:唐奇深陷“見異思遷”的道德困境,一邊被不同人格的女主吸引,一邊因對方不斷銷毀角色而陷入自我懷疑,懷疑自己是見一個愛一個的絕世花心大渣男,而且在“反復愛上”中,“反復失去”。
也是一部被評為“抽象”的喜劇:女主幾乎每集一場“陰間變身”,年畫、羊駝、針灸銅人、乃至二次元的孫悟空,觸發一種“全員拿錯劇本”的詭譎幽默。
蘇橙橙為消除多余角色只能假裝被雷劈、化身羊駝銷毀物證;唐奇表白時,蘇橙橙因濾鏡系統失靈而倉皇跳湖;不茍言笑的博士唐奇在女神面前身穿熒光服大跳反差舞蹈;唐奇打開柜子,赫然發現一模一樣的女主,而對方給出的解釋竟只是“蠟像”。
整部劇時時刻刻在穿幫的邊緣徘徊,各個角色不斷錯位、互相打掩護,制造出層出不窮的笑點。而這種“穿幫美學”與當下觀眾對解壓內容的需求正精準契合。
劇集將虐戀與喜劇結合,既保留了桐華式的虐戀基因,又通過“身份錯位”的喜劇架構拓寬了受眾群體。
值得玩味的是,該劇還悄然開辟了“仙俠”的“賽博變體”的新路徑。唐奇公司的事業線頻頻觸發“輪回情劫”的副本,而每次蘇橙橙對于多余角色的消除都是一場對于兩人是否靈魂契合的“證道”。
劇集將傳統仙俠的“歷情劫”模式移植至賽博語境。“濾鏡手鐲”不再依托仙術,而是通過電子數據界面實現一鍵換裝的奇跡——這既是《奇跡暖暖》的科技升級版,也是傳統仙俠設定“七十二變”的賽博變奏。劇集通過“控制面板”取代“咒語”、用“三維復印”替代“分身術”,用熒光屏上的代碼跳動與全息投影,構建起一個虛實交織的數字奇幻世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改換并非簡單的概念翻譯,而是真正將類型元素變為增添創新性的敘事工具。
作為桐華“長相思宇宙”的衍生作品,《濾鏡》以極具創意的互文策略,將網絡文學IP的延展性推向新高度。
劇中不僅通過購買飲品贈送《長相思》周邊娃娃、女二砸金蛋時插入創作吐槽等細節,構建起與原作的“情感羈絆”,更以檀健次飾演的唐奇(“相柳轉世”)為核心,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觀眾狂歡。這種IP聯動并非簡單的素材復用,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情感共振。
觀眾自發組成的“神鏡兵”社群,通過刷彈幕玩梗、制作“濾鏡殺唐局”二創視頻、線下cosplay打卡等活動,將劇集熱度推向社交裂變。當《長相思》的BGM成為《濾鏡》的情感密碼,當相柳的“深海孤獨”與唐奇的“實驗室偏執”形成鏡像對照,桐華成功地在都市奇幻外殼下,為老粉打造了一個“平行時空的相柳救贖”夢。
這種以IP情感為紐帶、以年輕化社群運營為載體的模式,不僅驗證了“長相思宇宙”的持久生命力,更為行業提供了IP價值延展的范本——正如鮮橙《陽光之下》與《不期而至》的系列化嘗試,《濾鏡》通過“情感符號+年輕化表達”的雙重策略,在Z世代語境中重構了經典IP的破圈可能。
在微短劇以“碎片化敘事”重構觀看習慣、壓縮長劇生存空間的2025年,《濾鏡》如同一劑強心針,證明了優質長劇仍能通過創新完成逆勢突圍。
該劇的成功,本質上是網絡文學IP與影視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范本。桐華以《長相思》宇宙為基底,卻未陷入“IP依賴癥”的窠臼,而是以“高概念設定”為支點,揭示了一個關鍵趨勢——在Z世代主導的內容消費市場中,IP價值的延續不再依賴簡單的“情懷復刻”,而是需要通過類型創新與社群運營構建新的文化場域。
當其他劇集仍在“注水”與“懸浮”間掙扎時,《濾鏡》以極具先鋒性的創作姿態,完成了一場橫跨科幻、喜劇與情感療愈的類型融合實驗,印證了復合類型敘事的新藍海,為陷入同質化困境的現偶市場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破局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