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小記
春天來了。又可以喝到新鮮的綠茶了。
我喝茶沒什么講究,什么品類的茶都喝。有的朋友胃寒,不能喝綠茶。有的朋友則比較敏感,喝普洱生茶之類的,就會睡不著覺。我則沒有任何講究。紅綠白青黑,什么茶都可以喝,什么茶都能喝出感覺。也沒有因為喝茶失眠過。
我的故鄉在大河之北。小時候,北方沒有什么茶,有點印象的就是花茶。那時也沒有“有效期”一說,家中的茶一藏就是數年,所以也喝不出個好賴來。說實在的,那時的經濟條件也不行,哪有閑錢買茶,哪有閑時喝茶呢。
直到大學畢業后有了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才有了喝茶的基本條件。我1995年大學畢業后,被選調到香港工作。在1997年之前,工作地點一直在深圳。深圳是個講究喝茶的地方,印象中一些有些名頭的茶,都是在深圳喝到的。
廣東人管吃早點叫喝早茶,講究“一盅三件”,就是喝早茶時泡一壺茶,再搭配上三種點心。吸茶的壺一般都是銅壺或鋁壺,把一些常見的茶泡入其中,熱氣騰騰地端上桌來。早點比較常見的有腸粉、蝦餃、叉燒包等,做得比較精致。早茶一般早上八九點鐘開始,一邊吃,一邊喝,一邊聊,有時就到了中午。
深圳經濟特區是一個非常包容外來人的創新城市,生活在那里的,本省的潮汕人,外省的客家人等,都保留著喝茶的傳統。很多公司或個人家里都有茶海。一般都是紅木制作的,工藝精美,雕刻精良,不僅是喝茶的茶臺,更可以作為一件工藝品來欣賞。
朋友中有潮汕人,更是把喝茶提高到了一種人生境界的高度。潮汕人崇尚工夫茶,讓喝茶這種生活里的技術活兒有了儀式感,融進了精神的元素。所以工夫茶既是茶藝,亦是民俗,更是境界,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坐在茶海邊,看主人表演泡茶的技藝,確實也是一種享受。什么“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之類的動作,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眼界大開。
喝過幾次好茶。
一次是在福州。那大概是2010年前后,我去福州參加海峽兩岸的文學筆會。一位來自臺灣的作家來到某出版社會友,我也正好在出版社談事,于是大家便坐下來喝茶聊天。這位臺灣作家神秘地說,我這兒有存了30多年的鐵觀音,請大家品一品。我心中暗想,這不是過期的陳茶嗎?只見這位作家神秘地從挎包里掏出一包裝潢并不精美的茶葉,小心翼翼地捧起來,生怕掉在地上似的。沒承想,開水一沖泡,室內立刻茶香四溢,當真是有了進入仙境的感覺。那種滋味比陳年老酒更令人難忘,至今回想起來還唇齒留香。
還有一次,去首都機場附近一個朋友那里做客。這位朋友是退伍軍人,性格豪爽,待客熱情,非要拿出最好的茶來招待我們。我們有三個人,都是作家。朋友說,這泡茶的茶葉一斤上萬元。作家朋友則回答:茶無價,人有情。品過之后,后背微微出汗,仿佛有了一種超凡脫俗的輕盈感。
第三次是和朋友到他的一位友人家中探訪。主人以普洱待客,并聲稱這一款普洱是清代光緒年間的。說著,便從一個古色古香的盒子里拿出一粒黑乎乎的茶膏。奇怪的是,這不大的一粒茶膏確實茶力很足,茶湯也很濃,并且沖泡多次也未見改變。或許,這就是時間之力吧。
其實在我看來,泡茶最重要的并不是茶,而是水。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我的一次出差經歷。那是2017年8月前后,我去江西于都出差,后來又去了附近的大余縣。大余縣有一座丫山,山上和山腳下均有清泉。午飯時分,我們來到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飯店。服務員端上一壺清茶。初時并未在意。喝了一口,頓感清冽可口,茶香沁人心脾。問服務員:什么茶?服務員答,就是普通的本地產的綠茶,只不過泡茶的水是取自山腳下的清泉水。或許是酷暑天氣口渴之時忽飲甘泉的緣故,這壺茶令我終生難忘,于是,我得出了正如好馬配好鞍一樣,好茶也要配好水的結論。
有一次,我和同事到內蒙古蘇尼特右旗出差。住下之后,得知幾十里地之外有一座神奇的泉眼。
知道了這件事,就動了取泉水泡茶的念頭。我們專門驅車幾十里,在茫茫大漠之間去尋找泉眼。大漠無垠。是時,正是五月天氣,四周全是茫茫的戈壁,荒草還很矮小枯黃,并沒有草原的風貌。越野吉普車在大漠之中,顯得格外孤獨。驅車幾十里后,忽見遠方有一處神奇的地方,這里竟然有一片樹林,周圍水草豐美,水鳥翻飛,綠油油的顏色與周邊的枯黃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
來到近處,只見大漠之上竟然神奇地出現了一個水塘。水塘顯然是神奇的泉水造成的。只見水塘中,人們修建了一座蓮花造型的寶座,泉水從蓮花的正中間汩汩流出。這個蓮花寶座離岸大概有兩米多遠,也就是說,在岸上想取到泉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群眾永遠是有智慧的。我們尋來一根長的樹枝,在樹枝的頂部插上塑料礦泉水瓶。于是就解決了距離與取水的最大難題。我們三個人扶著樹枝,準確地對準蓮花寶座上的泉眼,讓泉水流入礦泉水瓶中,再小心翼翼地收回樹枝,將礦泉水瓶中的一點點泉水,倒入事先準備好的塑料桶中。
取到泉水后,我們便返回住處。層層過濾之后,將泉水燒開,泡上紅茶、綠茶細品之。遺憾的是,感覺水質還是比較硬,沒有南方泉水的清純甘洌。
“驅車幾十里,裝回半桶水。濾之再泡茶,清香存心里。”現在想來,喝茶與生活水平密切相關。試想許多年之前,人們吃不飽飯的時候,哪有什么心思喝茶?茶事雖小,也折射出時代的變遷。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讓感恩的心,像春茶一樣,散發出陣陣幽香。
【劉笑偉,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出版有《強軍 強軍》《家·國:“人民楷模”王繼才》等20余部著作,曾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第七、第九屆全軍文藝新作品獎,第十一屆全軍文藝優秀作品獎,第八屆徐遲報告文學優秀作品獎,被評為首屆“中國十佳軍旅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