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作協首屆小說高研班結業十九周年座談會暨“學員重回家、文學再出發”主題創作分享活動舉行
3月1日至2日,由廣東省作協創研部、廣東省作協首屆小說高研班共同主辦的廣東省作協首屆小說高研班結業十九周年座談會暨“學員重回家、文學再出發”主題創作分享活動在廣州舉行。廣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郭松延出席并講話。廣東省作協副秘書長、創研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首屆小說高研班班主任林世斌,作家、首屆小說高研班老師艾云、徐肖楠、鮑十以及周承強、胡鴻、秦錦屏、張啟雄、唐小桃等來自全省各地市30余名學員代表參加。
3月1日下午,廣東省作協首屆小說高研班結業十九周年座談會暨“學員重回家、文學再出發”主題創作分享會在廣東文學藝術中心嶺南文學空間舉行。會議分為上下兩場,上半場由首屆小說高研班班長周承強主持。
郭松延對各位老師和學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廣東省作協作為專業性的人民團體,是作家的溫馨家園,歡迎學員們常回家看看,常懷學習不止、文學不息的銳意進取精神,多提寶貴意見。生活需要文學,長期以來,大家在不同崗位上堅定文學初心、堅守文學情懷、堅持文學創作,殊為不易,難能可貴。前不久,省作協十代會圓滿召開,廣東文學事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前景與機遇,希望大家積極響應大會號召,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共同推動實施新時代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1+2+3+N”工作體系和六大文學工程,書寫新時代廣東文學繁榮發展新篇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貢獻文學智慧與力量。
林世斌表示,文學是求道、求真的過程,寫作就是不斷探討生命的意義、社會的意義,因而,生命的可能也構成文學的可能,這種不斷探討的激情滋養著我們,也激勵著我們在文學的道路上溫暖相伴、砥礪前行。希望大家保持創作的激情和熱情,以更優異的成績、更優秀的作品推動新時代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
期間,艾云、徐肖楠、鮑十等分別發言,深情寄語學員要不斷學習、勤奮創作,扎根嶺南大地,講好廣東故事,創作更多新時代廣東文學精品力作。周承強代表高研班匯報了文學創作成績。學員代表胡鴻、秦錦屏、張啟雄圍繞“文學再出發、為嶺南文化再立新功”依次發言。
會議下半場為胡鴻散文集《我的南方?我的夢》和周承強長篇小說《碧水凈土》分享會,由林世斌主持。大家圍繞作品的文學價值、藝術特色等展開熱烈討論,一致認為《我的南方?我的夢》筆法清新、筆觸細膩,充滿哲思、溫情和正能量。長篇小說《碧水凈土》別出心裁地描繪了一幅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奮斗圖,閃耀著人性光輝和昂揚的精神風采,讀來扣人心弦、引人深思,是環保題材小說的精品力作。
3月2日上午,學員代表集體參觀了廣東文學館。
據悉,廣東省作協首屆小說高研班于2006年12月11日至25日舉辦,全省共58名學員參加。19年來,學員共出版文學專著230多部,獲省級以上各種文學獎項1100多次,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學作品10000多篇。其中3人職稱為文學創作一級,20多人職稱為文學創作二、三級。先后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第三屆冰心散文獎、第十二屆全軍文藝獎、中國戲劇文學獎、中國人口文化獎、《人民文學》全國征文一等獎、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廣東省首屆香市杯青年文學獎等獎項,部分學員在各級作協團體中擔任領導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