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深話梅郎 1956年梅蘭芳回泰州演出始末
藝術大師梅蘭芳是中國京劇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承前啟后的人物,他推動中國京劇走向世界,為京劇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和國際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1956年3月7日至14日,梅蘭芳也曾率領“梅劇團”回到故里江蘇泰州,登臺演出、認親祭祖、參觀訪問,傳為佳話。
南京演出 應邀回鄉(xiāng)
1894年,梅蘭芳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然而自幼遭際坎坷,4歲喪父,15歲亡母,在伯父和祖母的撫養(yǎng)下長大成人。祖母非常疼愛梅蘭芳,經常向他講述家世,激勵他刻苦學戲,敦厚做人,光宗耀祖。
1952年,梅蘭芳在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祖母的回憶”一節(jié)中,追敘了自己14歲那年的除夕,聆聽祖母給他講述梅家舊事:“你曾祖在泰州城里開了一個小鋪子,仿佛是賣木頭雕的各種人物和佛像的。他有3個兒子,你祖父是老大,8歲就賣給江家做義子……”據(jù)祖母記述,梅蘭芳的祖輩靠雕塑佛像為生,祖父梅巧玲(1842—1882)11歲時被輾轉賣至北京“福盛班”學藝,滿師出道后,自立門戶,曾派人去家鄉(xiāng)接父母北上,可是因為兵荒馬亂,始終沒有找到父母和兩個弟弟。梅巧玲后來成為北京“四喜班”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同光時期京城“名伶十三絕”之一。
祖母的話在少年梅蘭芳心頭留下了對故鄉(xiāng)的最初印記,他知道了自己的祖籍是江蘇泰州,“泰州”二字從此深深鐫刻在梅蘭芳的心中,回老家看看、尋親認親,成為他強烈而迫切的愿望。對此,梅蘭芳的幼子梅葆玖在回憶文章《故鄉(xiāng)情》中寫道:“小時候,父親就曾和我們提到老祖,說他是泰州的一個木雕手藝人,在城里開了一個木雕小作坊,勉強維持生計。”梅蘭芳的四子梅葆琛在《懷念父親梅蘭芳》書中也寫道:“在一次與父親的聊天中,他偶然提起我們的祖輩不是北京人,我們的祖籍是江蘇省泰縣(現(xiàn)在的江蘇省泰州市)……雖然在老家還沒有找到我們的本家親屬,但是我們的祖先是泰州人,這是無疑的。將來如有機會,我要親自去家鄉(xiāng)尋訪的?!被氐焦释翆じ鶈栕?,是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梅蘭芳揮之不去的思鄉(xiāng)情結和濃濃的鄉(xiāng)愁。
上世紀50年代初,梅蘭芳在接受《文匯報》采訪時,也滿懷深情地向讀者回憶了自己的身世。江蘇泰州各界人士聞訊后非常振奮,數(shù)次寫信誠摯邀請他適時回鄉(xiāng),這又勾起了梅蘭芳內心深處對故鄉(xiāng)的憧憬,尤其是在他年過花甲之后,他多次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站在家鄉(xiāng)的舞臺上為父老鄉(xiāng)親傾情獻演。
1955年,江蘇省戲劇規(guī)劃會在南京召開,梅蘭芳應邀出席。泰州市委、市人委獲悉后,通過江蘇省文化局,再次邀請梅蘭芳擇時安排一次返鄉(xiāng)之行,一則探親祭祖,二則為家鄉(xiāng)群眾演出,滿足故鄉(xiāng)人民欣賞藝術大師精湛表演的強烈愿望。梅蘭芳欣然允諾,并委托來人幫忙查找泰州的梅氏親人,完成自己許久以來回鄉(xiāng)尋根的心愿。然而,由于時間倉促,最終未能成行。
1956年2月,梅蘭芳率領“梅劇團”赴南京演出。匯演即將結束時,梅蘭芳突然收到一封來自泰州的信件,寫信人名叫“梅秀冬”,自稱是梅蘭芳的族兄,希望他趁此機會順道回鄉(xiāng)。梅蘭芳展讀后欣喜萬分:“幾十年來祖輩與家鄉(xiāng)泰州斷了的線,今天有了重新接連上的喜訊?!币驗樗监l(xiāng)心切,梅蘭芳毅然決定與夫人福芝芳和幼子梅葆玖及劇團演員,由南京轉道泰州,完成祖父母未了的尋根遺愿。
踏上故土 萬人空巷
3月初,正是冬春交替時節(jié),萬物復蘇,春意怡人?!懊诽m芳回來了!”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回祖籍地演出的消息,在泰州不脛而走,人們激動地奔走相告。
3月7日,梅蘭芳與梅劇團成員及江蘇省京劇團部分演員分乘6輛車前往泰州。傍晚5時許,泰州城街頭巷尾人潮涌動,人們競相爭睹大師風采?!皻g迎梅蘭芳先生返鄉(xiāng)訪問演出”的巨大橫幅下,人頭攢動,雖然天氣有些寒意,但等候多時的家鄉(xiāng)人民早已擠滿道路兩旁,每張臉上都洋溢著暢懷的笑容,夾道歡迎梅蘭芳歸來。當梅蘭芳乘坐的汽車駛入泰州城區(qū),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聲鼎沸,平靜的泰州城頓時沸騰起來,歡呼聲和鼓掌聲震耳欲聾,此起彼伏,人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交織成“萬人空巷看梅郎”的壯觀景象。
沿途維持秩序的公安干警和保衛(wèi)人員目睹高度興奮的人群,擔心發(fā)生意外,催促司機將車開快點,梅蘭芳卻說:“這是家鄉(xiāng)人民對我的厚愛,我應該和大家見見面,感謝家鄉(xiāng)父老兄弟?!彼疽馑緳C減速緩行,盡量開慢點,又將身子探出車外,頻頻點頭,同時伸出右手不停地向夾道歡迎的群眾揮手致意……
踏上魂牽夢縈的故土,梅蘭芳感慨萬千:“我是非常樂意回來的。一方面可以悼念祖輩,另一方面,作為人民的演員,應該為人民多演出。家鄉(xiāng)雖說是小城市,但能為鄉(xiāng)親們演出是我最大的心愿?!薄胺掂l(xiāng)是我多少年來的愿望,今天終于能夠實現(xiàn),怎能不高興呢!在這次回鄉(xiāng)以前,南京的一位領導對我說,泰州是老解放區(qū),在抗日戰(zhàn)爭中,泰州人民英勇艱苦的斗爭,曾立下汗馬功勞。我聽了這話,感到驕傲和光榮!”
尋根謁祖 不忘鄉(xiāng)情
梅蘭芳返鄉(xiāng)8天,除計劃進行5場演出外,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尋根謁祖。
3月8日當晚,泰州人民劇場隆重舉行“梅蘭芳返鄉(xiāng)訪問大會”,泰州市委領導致歡迎詞,梅蘭芳在接受少先隊員獻花后致詞答謝。
晚上10點多,時年63歲的梅蘭芳和夫人及幼子則專程來到陳家橋西街36號堂兄梅秀冬家。梅蘭芳身穿灰色短大衣,神采奕奕,一進門就拉住梅秀冬的手,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高聲說道:“大哥,我回來了!我回來看你們了!”集結在胸中多年的鄉(xiāng)思噴薄而出,兩人緊緊相擁,喜極而泣。
梅蘭芳隨后仔細翻閱了《梅氏家譜》,當他找到曾祖父梅天才、祖父梅巧玲的名字時,禁不住內心的欣喜:“我終于認祖歸宗了!”
梅蘭芳又來到堂屋,在供奉梅氏列代祖宗的牌位下,恭恭敬敬地點上三支香,向祖先牌位行三鞠躬。行完禮儀,梅秀冬把一尊黃楊木雕塑的觀世音菩薩全身像贈送給梅蘭芳。半個多小時后,梅蘭芳離開堂兄家時一再表示:“我以后有時間還會回家?!?/p>
9日下午,梅蘭芳一家三口參觀完鮑家壩農業(yè)高級生產合作社后,即前往泰州東郊馬家汪(俗稱六十畝凹子,現(xiàn)泰州師范學院迎春校區(qū)外操場西南側)的梅氏祖塋地祭掃。郊外春風和煦,墳地綠草青青,梅蘭芳身穿半長黑呢大衣,恭敬地為祖墳添土,敬獻花圈,鞠躬行禮……祭掃完畢,梅蘭芳主動同那些扶老攜幼過來的當?shù)剞r民打招呼:“鄉(xiāng)親們好!鄉(xiāng)親們好!”一一握手致意,還合影留念,流露出難以割舍故鄉(xiāng)故土故人的熾熱情懷。
連演六場 盛況空前
當梅蘭芳回鄉(xiāng)訪問演出的消息傳出,泰州城男女老幼都以能目睹梅蘭芳的表演為一大快事。當?shù)匚幕^為烘托演出、營造氛圍,還特意在露天畫廊精心布置了梅蘭芳舞臺生涯的展覽,參觀群眾每天絡繹不絕。
當時,泰州僅一個人民劇場,并且剛剛搬遷新址,臺面狹窄,設備粗糙,且只有1000個座位,根本不能滿足梅劇團的演出和熱情觀眾的紛至沓來。為確保演出順利進行,又能容納更多觀眾,文化部門組織力量,日夜施工修整劇院。首先是把舞臺臺門提高一米,把觀眾席邊排的長條木椅改為翻板木椅,并在舞臺上場門旁用木花板搭建了一個臨時化妝室,借來兩張小桌,安裝了一個小火爐……雖然場地條件簡陋,但梅蘭芳毫不計較。
3月9日晚上7點,泰州市人民劇場落成后的第一場演出正式拉開帷幕。首場演出的是梅派經典代表劇目《貴妃醉酒》。舞臺上,梅蘭芳以爐火純青的眼神表情、身段做派、唱腔念白,把楊貴妃的悲憤哀怨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舞臺下,觀眾全神貫注欣賞著演員們的一招一式,場內叫好聲、擊掌聲經久不息,一浪高過一浪。演出結束后,梅劇團又加演了《英雄義》《捉放曹》,觀眾喝彩連連。
此后4天,梅蘭芳又分別獻演了梅派精品《奇雙會》《宇宙鋒》《鳳還巢》《霸王別姬》,場場座無虛席。
演出期間,戲迷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甚至江都、東臺、海安、揚州、興化、高郵、泰興、鹽城、南通等地的觀眾也紛紛涌向泰州。戲迷們?yōu)榱四苜I到一張票,吃過晚飯,帶著鋪蓋,冒著春寒,來到劇場售票處連夜排起長龍;為防插隊,每人背后都用粉筆寫上了序號。第二天,買到票的欣喜若狂,沒買到的則懊惱不已。
每晚開演前,劇場門口更是人頭攢動,許多沒買到票的戲迷心存僥幸地等在戲院外,希望等到一張退票?;顒咏M織部門也特意委托市廣播站在劇場外安裝上高音喇叭,“現(xiàn)場直播”演出實況,讓戲迷們一飽耳福、一過戲癮。劇場門前、坡子街天福布店的高音喇叭下,一時成為開放的劇場,群眾在夜幕下,或站或席地而坐,聚精會神地收聽來自劇場內的曼妙演唱……梅蘭芳知道這一情況后,決定在3月14日下午,由兒子梅葆玖加演一場《玉堂春》,晚上自己再加演一場《霸王別姬》。許多年后,泰州觀眾每每提起此事,仍交口稱贊梅蘭芳的藝品和人品。
德藝雙馨 風范長留
當時,梅蘭芳演出的票價分為四等,最高的一等票售價2元、二等票1.6元、三等票1.2元、四等票0.8元,遠低于南京等地五六元的票價。但是,對于普通觀眾而言,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梅蘭芳體恤家鄉(xiāng)百姓,為酬答故鄉(xiāng)的盛情,一再囑咐必須“照顧家鄉(xiāng)老百姓”,他不僅主動放棄自己的演出報酬,還說服參加演出的江蘇省京劇團降低一半票價,并且改變以往劇團與劇場的分成比例,最大化地讓利給劇場。當梅蘭芳得知一位老太太一連幾天都沒能買到戲票,失落至極,梅蘭芳便請劇場為她臨時加座,滿足了她的心愿。
梅蘭芳對參加接待工作的每一位后勤人員,包括送水到后臺的挑夫、做飯菜的師傅,都要道一聲“辛苦了”、“謝謝你”,甚至在當?shù)卣M織的送別宴上,連敬三杯白蘭地酒,感謝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和藹可親的形象、平易近人的品質,讓人們?yōu)橹畤K嘖稱贊。
梅蘭芳外出訪問和參觀的時間大都安排在每天上午,而一到下午,他將自己關在招待所的房間內,一個人把當晚演出的臺詞、唱段、一招一式,從頭到尾默讀一遍,這是他多年養(yǎng)成的“悟戲”習慣,凡是即將開演的劇目,他都要集中精力先在心里頭準備一遍。
3月15日,梅蘭芳返鄉(xiāng)演出結束,離開泰州。汽車徐徐開動,梅蘭芳從車窗內向路邊歡送的人群頻頻揮手,依依惜別。回到北京后,梅蘭芳依舊心潮澎湃:“這次回到家鄉(xiāng),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活動。我爭取在有生之年,再作第二次返鄉(xiāng)演出?!笨上?,天不假年,此一去便是永別。5年后的1961年8月,梅蘭芳在北京因病去世,未能如愿再次回到他念茲在茲的故土。